辛宇 寧磊
摘 要:為探討適宜虎耳草種植的土壤類型和水分條件,測定了在3種不同土壤類型及不同干旱條件下虎耳草的產(chǎn)量,并通過紫外分光光度法,對虎耳草黃酮類化合物含量進行了測定。可知,輕度干旱條件下,黑色腐殖土最有利于虎耳草的種植,如在山東種植,產(chǎn)量及藥效均不及南方。
關鍵詞:虎耳草;土壤類型;黑色腐殖土;黃酮類化合物
文章編號:1004-7026(2019)06-0129-01?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67.239? ? ? ? 文獻標志碼:A
1? 試驗材料
虎耳草取自青島實驗高中生物實驗室。3種土壤類型分別為黑色腐殖土(南方混交林下腐殖土壤)、棕色黏土(山東主要種植土壤)和棕黃色黏性土(南方常見山地土),于2017年3月收集。
2? 試驗方法
2.1? 種植方法
將土壤去表層后,取土深0~20 cm左右,曬干去雜質(zhì)。選取生長健壯、長勢一致的虎耳草幼苗為材料,在每個盆栽上各種植3株,澆透清水后,放置實驗室光照處,開窗通風保持與室外同樣溫度、濕度。定植成活后,施用尿素、復合肥,直接將將尿素、復合肥在虎耳草根際附近施入尿素和復合肥各2 g,每月1次。
2.2? 測產(chǎn)與采收
種植6個月后采收。采收時,徒手將苗連根拔起,盡可能抖去基質(zhì),立即稱鮮重,填寫記錄表。
2.3? 黃酮類化合物含量比較
將采集的12份虎耳草全草洗凈干燥,粉碎并通過100目篩過濾。各份虎耳草干樣取10 g,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黃酮含量。
3? 結(jié)果與分析
3.1? 虎耳草產(chǎn)量比較
不同水分條件下虎皮草產(chǎn)量和黃酮類化合物含量見表1、表2。
如表1所示,各種土壤中虎耳草產(chǎn)量在30%水分條件下最高,并隨著水分條件降低而降低。其中,30%水分下黑色腐殖土中種植的虎耳草產(chǎn)量最高,9株虎耳草重量為141 g,明顯高于其他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2? 黃酮類化合物的含量比較
如表2所示,各種土壤中虎耳草黃酮類化合物含量在20%水分條件下最高。其中,20%水分下黑色腐殖土中黃酮類含量最高,為36.98 mg/g,明顯高于其他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3? 結(jié)果分析
植物產(chǎn)量是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在植物上的積累,土壤水分狀況影響到干物質(zhì)積累和植物產(chǎn)量。植物水分接近飽和時,光合作用最強;水分降低時,光合作用明顯降低,極低時甚至停止。4組虎耳草產(chǎn)量,在30%水分時產(chǎn)量最高,并隨水分降低而降低。
當面臨水分缺失時,植物生長和光合作用受限,黃酮類化合物在體內(nèi)積累。試驗中發(fā)現(xiàn),虎耳草在干旱處理后,產(chǎn)量下降顯著,但輕中度干旱可引起黃酮類化合物含量的顯著升高。因此,在20%的水分時各種土壤中黃酮類成分含量最高。
參考文獻:
[1]盧玉棟,范敏,覃貝妮,等.虎耳草有效成分的提取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4(4):6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