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衍濛,劉業(yè)成,朱華棟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 北京 100730
隨著生活方式及生活條件的改善,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 acute pancreatitis, HLAP)愈發(fā)多見,僅次于膽源性胰腺炎[1]。一項覆蓋2006至2010年間北京地區(qū)2461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調查顯示,HLAP占10.36%[2]。HLAP有自身臨床特點,重度急性胰腺炎發(fā)生率高,易反復發(fā)作[3- 6]。
根據(jù)病情嚴重程度,急性胰腺炎分輕、中、重度3型,目前臨床常用的評分系統(tǒng),如Ranson評分系統(tǒng),只能區(qū)分輕度和中重度急性胰腺炎,尚無法區(qū)分中度和重度急性胰腺炎。本研究通過回顧性分析,探討Ranson評分系統(tǒng)對中度和重度HLAP的分型及預測價值。
回顧性選取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急診科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HLAP患者臨床資料。
入選標準參照《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7]關于中、重度急性胰腺炎的診斷標準:(1)具備急性胰腺炎的臨床表現(xiàn)與生化改變;(2)Ranson評分≥3,或CT分級為D或E級,或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狀況評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評分≥8;(3)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11.3 mmol/L,或TG 5.65~11.3 mmoL/L但血清呈乳狀。
排除標準:(1)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其他因素,如膽道結石、微結石、Oddi括約肌功能障礙、細菌病毒感染等;(2)臨床資料不全者;(3)輕度HLAP。
急性胰腺炎分型參照修訂版亞特蘭大分類系統(tǒng)[8- 9]:(1)輕度,無器官衰竭且無局部或全身并發(fā)癥;(2)中度,短暫性器官衰竭(48 h內(nèi)消退)和/或局部或全身并發(fā)癥,但無持續(xù)性器官衰竭 (>48 h);(3)重度,可能累及1個或多個器官的持續(xù)性器官衰竭,時間超過48 h,最常受累的是呼吸、心血管或腎臟系統(tǒng)[10]。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發(fā)癥包括急性胰周積液、胰腺假性囊腫、急性壞死性積聚和包裹性壞死。
收集并整理中、重度HLAP患者的臨床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血脂水平、血糖、白細胞、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以及入院48 h后的血細胞比容(hematocrit,Hct)、尿素氮、血鈣、液體丟失量等。
Ranson評分標準是最早用于預測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的評分系統(tǒng)[11- 13],由11項評價指標組成,其中5項在入院時評估[年齡 >55歲、血糖 >11 mmol/L、白細胞 >16×109/L、谷草轉氨酶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250 U/L、LDH>350 U/L],其余6項指標在入院48 h后評估(Hct下降 >10%、尿素氮上升 >1.8 mmol/L、PaO2<60 mm Hg、血鈣 <2 mmol/L、堿缺乏>4 mmol/L、液體丟失量 >6 L)。每項指標均選擇最異常的數(shù)據(jù)進行評分[11- 13],總分越高,病情越嚴重。
采用SPSS 25.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差異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運用受試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分析得出最佳臨界值、敏感度、特異度及曲線下面積(area under the cure,AUC)。以卡方檢驗驗證Ranson評分對中度及重度HLAP預測的準確性。P<0.01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共納入99例符合入選和排除條件的中度和重度HLAP患者,其中女性54例(54.5%,54/99),男性45例(45.5%,45/99),年齡(41.2±12.4)歲;中度HLAP 45例(45.5%,45/99),重度HLAP 54例(54.5%,54/99)。
重度急性胰腺炎組的白細胞、血糖、LDH、液體需要量升高例數(shù)和Ranson評分較中度組顯著升高,而Hct和血鈣則顯著降低(P均<0.01),兩組間的血脂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表1)。
HLAP重度組的Ranson評分顯著高于中度組(5.19±1.33比3.09±1.35,t=8.414,P<0.001)(表1)。
表 1 中度和重度HLAP患者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
HLAP: 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 LDH:乳酸脫氫酶; Hct:血細胞比容
通過ROC曲線分析得出最佳臨界值為4,其敏感度為75.9%,特異度為84.4%,AUC為0.877(圖1)。
圖 1 Ranson評分用于評估中度和重度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的曲線下面積
卡方檢驗顯示,Ranson評分>4分時患者臨床表現(xiàn)符合重度HLAP,3~4分時表現(xiàn)符合中度HLAP,使用兩組評分的患者分型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1)(表2)。
表 2 中度和重度HLAP患者的Ranson評分結果
HLAP: 同表1
本研究顯示,當Ranson評分為3~4分時提示中度HLAP可能性大,而>4分則提示重度HLAP可能性大。
高脂血癥引起的急性胰腺炎越來越多,早期識別和判斷HLAP的分型對臨床治療幫助極大。初始評估可通過早期液體丟失情況、有無器官功能衰竭(尤其是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或腎臟受損)以及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評分[14- 16]綜合判斷。
臨床上常用的急性胰腺炎評分系統(tǒng)有BISAP、Ranson、APACHEⅡ和MCTSI。1974年Ranson等[11]通過篩選43項臨床及生化指標,發(fā)現(xiàn)其中11項指標與急性胰腺炎的嚴重程度相關:如48 h后Hct下降>10%,提示患者液體丟失過多;血壓<90/60 mm Hg且尿素氮>1.79 mmol/L,提示患者出現(xiàn)腎功能受損;PaO2<60 mm Hg提示患者出現(xiàn)呼吸衰竭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液體需要量>6 L及堿缺乏反應液體丟失嚴重,需大量補液;血鈣降低可能與胰腺周圍的脂肪壞死產(chǎn)生的脂肪酸結合,產(chǎn)生“皂化作用”有關,提示胰腺壞死嚴重。符合上述標準越多,Ranson評分越高,提示患者臟器(循環(huán)、呼吸、腎臟等)衰竭持續(xù)超過48 h的可能越大,發(fā)生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可能也越大。
Ranson評分≥3分時提示中、重度急性胰腺炎[11- 13],但不能區(qū)分中度和重度胰腺炎。本研究提示,當Ranson評分為3~4分時,患者臨床表現(xiàn)符合中度急性胰腺炎,臟器功能衰竭大多數(shù)可在48 h內(nèi)恢復,后期并發(fā)癥和合并癥出現(xiàn)幾率小,總體預后良好;當Ranson評分>4分時,患者臨床表現(xiàn)符合重度急性胰腺炎,臟器衰竭一般持續(xù)超過48 h,后期并發(fā)癥和感染出現(xiàn)機會增加,預后較中度急性胰腺炎差。ROC曲線分析顯示,Ranson評分對預測中、重度HLAP具有較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衡性較好。
雖然CT及磁共振成像等臨床影像技術的發(fā)展,可以幫助臨床醫(yī)生更方便迅速地掌握胰腺炎分型[17- 19],而以臨床生化指標為基礎的Ranson評分系統(tǒng)似乎在準確性和敏感度方面略遜一籌。但本研究顯示,Ranson評分系統(tǒng)中的11項臨床生化指標,可以提示患者臟器衰竭是否會持續(xù)超過48 h,對病情判斷仍具有重要意義。與中度HLAP相比,重度HLAP患者48 h后的Hct、PaO2及血鈣的下降值更明顯,而尿素氮和液體需要量均顯著升高,可以預測患者仍需呼吸機和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的支持以及繼續(xù)補液、糾正電解質和酸堿紊亂等[20- 21],對指導臨床治療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預測重癥患者預后差。
本文為回顧性研究,在收集數(shù)據(jù)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少部分數(shù)據(jù)丟失,尤其是48 h后某些數(shù)據(jù),如液體丟失量、堿缺乏等,可能對研究結論有部分影響。尚不能推論本結論是否適用于其他病因引起的急性胰腺炎,如膽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未來需開展更多臨床研究進行分析。Ranson評分可用于中、重度HLAP的分型預測,3~4分提示中度HLAP,患者臟器功能衰竭(呼吸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或腎臟受損等)為一過性,48 h內(nèi)可恢復正常,預后良好;當Ranson評分>4分時提示為重度HLAP,患者部分臟器功能衰竭超過48 h,程度較重,需繼續(xù)臟器功能支持治療,并發(fā)癥增多,預后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