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撿漏,涉嫌詐騙
問:上個月,我上大二的兒子去銀行取生活費時,發(fā)現ATM機里插著別人的信用卡,而且顯示屏還停留在取款界面,也就是說,當時取款不需要輸入密碼。我兒子起了貪心,從卡中取走了3000元,將該卡仍留在ATM機上。后來,該卡的主人報案,警方通過監(jiān)控錄像找到了我兒子,說我兒子的行為屬于盜竊。請問,這種撿漏行為真的構成犯罪嗎?
萬聿松(廣西玉林)
律師意見:您兒子拾得他人遺留在ATM機里的信用卡并使用,符合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修改〈關于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決定》中“拾得他人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其行為符合信用卡詐騙罪的犯罪構成要件,構成信用卡詐騙罪,而不是盜竊罪。
信用卡具有身份性,行為人拾得他人遺留在ATM機里的信用卡后,在未取得卡主授權或者同意的情況下取款,實質上是一種“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欺詐行為。具體到本案中,您兒子在辦理業(yè)務時發(fā)現他人將銀行卡遺忘在ATM機里,在沒有取得卡主授權或者委托的情況下,冒用卡主身份輸入取款指令,致使銀行誤認為是有權持卡人在繼續(xù)交易從而指令ATM機處分了財產。即您兒子冒用他人的信用卡取款時,銀行基于您兒子冒充卡主的欺騙行為而陷入錯誤的認識,認為是有權取款人而向其交付了財產。因此,您兒子最終獲取涉案財產采取的是欺詐手段而非竊取手段。
需要說明的是,無論被告人取款時是否需要輸入密碼均符合冒用他人信用卡的特征,此類行為均應認定為信用卡詐騙罪。
微信賭博,難逃法網
問:我丈夫有賭博惡習,屢教不改。最近半年,他好像收斂了許多,還賺了不少錢。我正歡喜,不承想警察找上門來拘留了我丈夫,說他聚眾賭博,參賭人數過百,非法營利20多萬元。我這才得知,半年來我丈夫利用微信吸納賭友,聚眾賭博,抽頭漁利。請問,利用虛擬空間賭博也犯法嗎?罪名是什么?會受到怎樣的懲罰?
馮玉芳(河北唐山)
律師意見:我國《刑法》第303條規(guī)定:“以營利為目的,聚眾賭博或者以賭博為業(yè)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開設賭場的,構成開設賭場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我國《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賭博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規(guī)定,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于刑法第三百零三條規(guī)定的“聚眾賭博”:(一)組織3人以上賭博,抽頭漁利數額累計達到5000元以上的;(二)組織3人以上賭博,賭資數額累計達到5萬元以上的;(三)組織3人以上賭博,參賭人數累計達到20人以上的;(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10人以上赴境外賭博,從中收取回扣、介紹費的。
本案中,您丈夫以營利為目的,在微信平臺上聚眾賭博并抽頭漁利,組織人數及漁利數額均已滿足聚眾賭博的成立條件,其行為已經構成賭博罪,應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隨著科技發(fā)展,人們的娛樂方式逐漸多樣化、網絡化,但虛擬的網絡空間并非“法外之地”,不容無序運行。若試圖通過線上社交平臺從事組織賭博等違法犯罪,并從中漁利的,將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高價擇校,并非義務
問:11年前,我與丈夫因性格不合而離婚,當時年僅5歲的女兒隨我一起生活,她爸爸每月支付800元生活費,直到孩子滿18歲為止。今年我女兒參加中考,成績不理想,想進重點高中需要交3萬元擇校費。為了孩子的前途,我支付了擇校費,隨后要求前夫負擔1.5萬元,沒想到被他拒絕,說擇校費不屬于撫養(yǎng)費。我準備起訴他,請問法院會支持我嗎?
關晴雨(山東濰坊)
律師說法:我國《婚姻法》第37條規(guī)定:“離婚后,一方撫養(yǎng)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關于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該條款明確了子女撫養(yǎng)費的支付要堅持必要、合理的原則,即撫養(yǎng)費應為子女接受教育必不可少。
盡管我國各地相關主管部門出臺多種措施禁止學校收取擇校費,但該現象并未全面禁絕?;诋斍拔覈鴥?yōu)質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現象仍將長期存在的事實,從保障父母對子女接受教育的選擇權以及未成年人利益最大原則出發(fā),如果父母雙方明確表示愿意承擔,司法實踐中也會予以尊重,但是,不應當將支付擇校費理解為父母的強制性義務。
本案中,您要求前夫支付擇校費1.5萬元的主張,超出了必要的教育費的范圍,如果您前夫明確表示不同意負擔,法院不會支持您的主張。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