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 目的 探討精細化管理在普外科引流管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2017年1~6月35例留置引流管道治療的住院患者作為對照組, 給予基礎護理管理;選擇2017年7~12月41例留置引流管道治療的住院患者作為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精細化管理。對比兩組護理質量相關指標、意外事件發(fā)生情況、護理滿意度。結果 研究組護理文件書寫合格率、護理合格率分別為92.68%、97.56%, 高于對照組的74.29%、82.8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意外事件發(fā)生率為4.88%, 低于對照組的2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12%, 高于對照組的77.1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普外科引流管護理中實施精細化管理, 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及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值得應用。
【關鍵詞】 精細化管理;普外科;引流管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5.100
普外科是外科系統(tǒng)中最大的??祁愋?, 泛指以手術為主要方法, 用于治療胃腸、血管疾病、肝臟或者外傷等其他疾病的臨床學科[1]。普外科工作強度相對較大并且急危重癥手術相對較多, 導致普外科護理工作相對于其他科室更加繁重, 對于護理人員專業(yè)技術和專業(yè)素質的要求更高。引流管是外科治療中常用的一種輔助治療工具, 其種類繁多、操作程序復雜, 如果操作不當很容易誘發(fā)感染、滑脫甚至其他的醫(yī)療事故[2]。為此, 如何提高引流管護理管理質量, 對于降低醫(yī)療風險, 改善患者預后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诖?, 本次研究在普外科引流管護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 并分析其應用效果,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7~12月本院普外科留置引流管道治療的住院患者41例作為研究組, 男17例, 女24例;年齡19~84歲, 平均年齡(48.35±12.28)歲;引流管道共68根, 其中胃腸減壓管13根, T管5根, 腹腔引流管25根, 手術切口皮下引流管21根, 肛管3根, 盆腔引流管1根。選擇2017年1~6月本院普外科留置引流管道治療的住院患者35例作為對照組, 男15例, 女20例;年齡22~81歲, 平均年齡(48.21±11.31)歲;引流管道共60根, 其中胃腸減壓管17根, T管3根, 腹腔引流管31根, 手術切口皮下引流管8根, 肝臟下引流管1根。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基礎護理管理, 即遵守無菌操作原則、固定管道、保持引流通暢、評估管道滑脫風險、落實預防管道滑脫措施、加強巡視, 定時檢查患者引流管情況, 對患者實施健康宣教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精細化管理, 具體如下。
1. 2. 1 技術職能管理精細化 根據(jù)各護理人員崗位和能力情況, 制定詳細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術訓練學習計劃, 培訓內容包括:不同引流管的放置部位、目的、意義、正常及異常情況的臨床表現(xiàn)、觀察要點、脫管危害、多種管道固定方法和適用范圍、多種管道擠壓手法和適用范圍, 進行定期培訓考核, 同時護士個人建立管道護理臨床工作手冊, 記錄患者留置管道的種類、目的、意義、護理措施落實情況、管道滑脫情況, 護士長對各護士管道護理臨床工作手冊進行監(jiān)督檢查,
2次/周, 并解決其中的問題, 以此達到持續(xù)質量改進。
1. 2. 2 護理工作程序精細化 依據(jù)普外科疾病特點, 制定管道護理作業(yè)規(guī)范, 包括患者術前1 d、手術當日、留置管道住院日、出院以及隨訪等5個時間段, 制定每個時間段管道護理的精細化管理流程和標準, 達到準備到位、健康宣教到位、日常護理到位、具體落實到位、日常巡視到位以及隨訪跟蹤到位等, 根據(jù)患者各時間段, 責任護士嚴格執(zhí)行精細化管理流程和標準, 按照以上“五階段六位一體”方案進行合理、針對性的護理[3];同時制定新的標準化工作流程, 包括更換鼻胃管固定膠布流程、擠壓管道流程、管道二次固定流程、留置管道患者翻身流程、留置管道患者下床活動流程等, 在各個環(huán)節(jié)落實精細化護理措施。留置管道期間仔細觀察記錄, 應用引流液顏色對比卡, 注意患者引流液顏色的變化, 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師進行處理, 以此避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
1. 2. 3 特殊患者管理精細化 普外科疾病種類相對較多, 患者年齡跨度大, 而不同疾病種類、不同年齡階段患者術后康復治療方式以及手段存在很大差異。為此, 臨床針對不同的患者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例如, 老年患者記憶力下降、情緒變化較大、且多有固執(zhí)己見, 床位護士通過聊家常或者問答的方式, 了解患者對管道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配合程度以及心理變化, 并根據(jù)具體情況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 此外增加巡視次數(shù), 做好患者的舒適護理, 以提高依從性, 以此減少管道不良事件發(fā)生[4];留置管道時間較長的患者, 往往不重視管道護理, 床位護士要班班講解留置管道的重要性及管道滑脫的危害, 并定時對管道進行檢查, 以此降低滑脫風險;不配合的患者, 由責任心強或溝通技巧較強的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心理疏導, 降低患者心理壓力, 緩解其負面情緒, 及時給予舒適護理減少刺激, 必要時適當約束 。
1. 2. 4 風險管理精細化 針對普外科患者的相關特點, 施行兩種風險管理措施同時落實, 一種是進行管道滑脫風險評分, 根據(jù)標準落實措施;另外一種則是再對管道進行精細化分類, 進行風險管理:凡滑脫后或再次置管時會增加患者風險的、有可能影響病情恢復的均列為重點關注管道, 并在留置此類管道引流的患者床頭標注紅色星形圖案, 提醒護士和患者重點關注, 防止引流不通暢和滑脫, 床頭帶有此種標識的患者, 至少每小時觀察一次該管道, 維持有效引流, 落實防滑脫措施。另外加強對科室護理人員的風險教育, 樹立風險管理意識, 定期舉行護理探討會, 總結既往管道類護理不良事件, 并對其誘發(fā)原因和相應的問題進行討論分析, 提出相應的護理措施, 由高年資護士對其中不足進行相應的補充, 以此讓每個護士都能切實了解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和相應的處理方式, 以及不良事件對患者和醫(yī)院造成的影響等[5]。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采用臨床工作抽查或筆試方式, 觀察記錄并比較兩組護理質量相關指標, 包括護理文書書寫合格率、護理合格率等;②觀察記錄并比較兩組意外事件發(fā)生情況, 包括引流管脫落、引流管堵塞、引流不暢、引流管扭曲受壓等;③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 采用護理滿意度量表[6]對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進行評分, 分值為0~50分, 其中, >40分為滿意, 20~40分為一般滿意, <2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護理質量相關指標對比 研究組護理文件書寫合格率、護理合格率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意外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 研究組意外事件發(fā)生率為4.88%, 低于對照組的2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12%, 高于對照組的77.1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新型的管理理念和文化, 利用科學技術作為實施基礎, 以精細化操作為主要特點, 通過充分運用資源、強化協(xié)作能力, 以提高效率和效益。將精細化管理應用于臨床醫(yī)學中更符合現(xiàn)代護理管理的相關要求。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文件書寫合格率、護理合格率分別為92.68%、97.56%, 高于對照組的74.29%、82.86%,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意外事件發(fā)生率為4.88%, 低于對照組的20.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為95.12%, 高于對照組的77.14%,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發(fā)現(xiàn), 應用精細化護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 提高患者的滿意程度。其中, 技術職能管理精細化即不斷強化護理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和知識, 定期對其進行培訓和考核, 可以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個人素質和能力, 同時記錄工作手冊, 有利于臨床護理工作質量持續(xù)改進;護理工作程序精細化即不斷完善護理工作程序, 根據(jù) “五階段六位一體”方案, 按照標準化工作流程落實護理措施, 可以提高護理質量;特殊患者管理精細化即根據(jù)不同患者情況采用不同的護理措施, 例如了解老年患者對管道護理知識的掌握情況、配合程度以及心理變化, 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 增加巡視次數(shù), 增強舒適感, 提高護理質量;對留置管道不重視的患者講解管道的重要性, 并列舉既往失敗案例, 提高其警惕性;對于不配合的患者, 進行心理疏導, 通過緩解其情緒, 提高依從性;風險管理精細化即依據(jù)患者具體病情對其風險程度進行評估, 并在其病床或者其他地方加上標識, 以增強護理人風險意識和患者配合程度, 大大減少護理風險的發(fā)生。此外, 定期舉行護理風險探討會, 可以不斷尋找問題并完善相關護理措施, 對于保證護理質量有很大幫助。張穎[7]在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術后對其實施優(yōu)質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后發(fā)現(xiàn), 對患者采用優(yōu)質護理包括, 加強巡視和檢查, 針對患者情況實施心理護理以及加強對患者生活和飲食的護理, 可以降低術后管道滑脫幾率以及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而周艷等[8]將優(yōu)質護理應用于肝膽外科引流管護理中發(fā)現(xiàn), 對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 其并發(fā)癥發(fā)生率4.00%顯著低于傳統(tǒng)護理的26.00%, 患者滿意度94.00%高于常規(guī)護理的84.00%, 說明加強護理干預, 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 可促進患者進一步恢復。而精細化護理管理是在優(yōu)質護理基礎上將護理內容進行分步精細化而得出的護理措施, 本次研究中納入精細化護理管理后患者滿意度95.12%相較于傳統(tǒng)護理77.14%更高, 和以上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 將精細化管理應用于普外科引流管護理中可有效的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 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靜, 李維娜, 宋丹丹, 等. 綜合護理干預在膽道疾病術后T型引流管有效護理中的應用.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6, 35(5):
612-614.
[2] 丁洗, 馬惠泉. 肝膽外科手術140例引流管護理. 河南醫(yī)學研究, 2017, 26(1):174-175.
[3] 冼燕君. 顱腦術后常用引流管的護理. 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 2016, 26(9):154-155.
[4] 馬虹穎, 楊存美, 余小英, 等. 精細化溝通在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6, 22(25):3609-3612.
[5] 于利利, 劉鑫, 姜淑華. 胸腔手術后胸腔閉式引流管的護理.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6, 7(12):191-193.
[6] 谷波, 成翼娟, 張駿. 住院病人護理滿意度量表的研制. 中國護理管理, 2006, 6(10):17-19.
[7] 張穎. 復雜性肝內膽結石患者術后的引流管管道護理與追蹤. 廣東醫(yī)學, 2017, 38(2):329-331.
[8] 周艷, 卜劍, 陶慧. 優(yōu)質護理在肝膽外科引流管護理中的效果分析.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7, 8(1):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