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輝 于玲瑤 蔣蓉
【摘?要】 目的:研究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患者中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的檢測意義。方法: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40例塵肺患者、40例結核患者、40例塵肺合并結核患者及40例同期接受體檢的健康人員作為研究對象,均接受血清IL-6指標檢測,后對血清IL-6指標水平進行觀察,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比分析組間數據。結果:塵肺組、結核組及塵肺合并結核組血清IL-6均高于正常組,且結核組高于塵肺合并結核組,塵肺合并結核組高于塵肺組,組間對比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患者中血清IL-6的檢測意義顯著,針對塵肺合并結合患者中能夠準確判斷其是否處于活動期,可為臨床后續(xù)治療及診斷提供重要參考。
【關鍵詞】
塵肺;結核;血清白細胞介素-6
塵肺是臨床呼吸內科常見疾病,主要由機體長期吸入生產性粉塵或灰塵導致,并引起肺內潴留引起肺組織出現彌漫性纖維化損傷[1]。肺結核是臨床塵肺患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由塵肺及結合病變相互促進形成,病情具有復雜及嚴重等特點,如臨床針對其未能施以有效治療措施,便會對其肺功能及生命造成威脅[2]。因此針對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患者應盡早實施診斷,明確疾病后及時開展治療,從而確保其健康。本院圍繞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患者中血清IL-6的檢測意義開展研究,整理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7月本院收治的40例塵肺患者、40例結核患者、40例塵肺合并結核患者及40例同期接受體檢的健康人員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3]:1)患者均經病理學及胸片、CT等綜合診斷確診;2)均符合《衛(wèi)生部GBZ70-2015塵肺診斷標準》;3)明確并自愿參與研究;4)塵肺合并結核患者均在塵肺疾病基礎上出現結核感染;5)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2)合并惡性腫瘤者;3)合并長期吸煙飲酒,且不配合戒除者;4)抗拒或抵觸研究開展者;5)參與其他研究者。研究對象均為男性,年齡44~76歲,平均(60.4±1.5)歲。
1.2?方法
所有研究人員均接受血清IL-6指標檢測,具體內容如下:指導患者清晨空腹,取靜脈血4mL。在5℃條件下實施離心處理,以3500r/min離心15min分離血清,取1~2mL血清置于-80℃的低溫冰柜中保存待測;檢測當天將待檢標本室內常溫狀態(tài)下放置30min,對于有沉淀物標本可再次實施離心處理,于2h內完成檢測工作。檢測儀器及試劑均采用羅氏電化學發(fā)光分析儀E602及相應的IL-6配套試劑,詳細記錄檢測結果。
1.3?研究指標
對血清IL-6指標水平進行觀察,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比分析組間數據。
1.4?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研究相關數據,計數數據采取χ2檢驗,計量數據采取獨立配對t檢驗;當P<0.05時,說明數據比較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塵肺組、結核組及塵肺合并結核組血清IL-6均高于正常組,且結核組高于塵肺合并結核組,塵肺合并結核組高于塵肺組,組間對比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是臨床呼吸內科常見疾病,患者多為長期接觸粉塵職業(yè)人員。病發(fā)后,患者可出現反復性咳嗽、咳痰、胸痛及呼吸困難等臨床癥狀,部分嚴重者可出現咳血、支氣管炎癥及肺部感染等,對其肺功能及呼吸功能造成嚴重損傷[4]。目前臨床針對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患者實施治療均于對癥及預防并發(fā)癥為主,部分患者可考慮接受手術治療,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延緩塵肺進展,但是并不能準確對其進行治愈,故而對于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患者有必要開展早期預防,通過有效診斷及盡早實施治療以對其健康提供保障。IL-6是一種促炎細胞因子,作用及生物效應極其廣泛,包括調節(jié)B細胞生長分化、刺激造血干細胞的增生分化、增強CTL、NK細胞的殺傷效應及促進肝細胞合成急性相蛋白等,在機體中有維持生理平衡的重要作用。而且,臨床將IL-6定義為活化的T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直接參與細胞分裂及重組過程,能夠通過促進B細胞前體成為產生抗體的細胞,進一步促進原始骨髓原細胞的成長及分化過程,使機體自然殺傷細胞的裂解功能得到增強,對于機體有極其重要作用。在塵肺病患者中,由于患者自身抵抗能力及免疫能力下降,加上粉塵對于肺部組織巨噬細胞的毒里作用,使其出現大量壞死和崩解;而對塵肺合并結核患者而言,由于其細胞免疫占主導地位,肺巨噬細胞被激活并吞噬粉塵,并釋放各種細胞因子,作用于T淋巴細胞及成纖維細胞后導致其分泌IL-6等細胞因子,使其指標水平直線升高,故而臨床可針對其升高趨勢及情況作為評定疾病進展的指標[5]。
本研究結果表明,塵肺、結核及塵肺合并結核組患者血清IL-6指標要高于正常水平,且組間差異呈上升趨勢,對比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IL-6指標在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患者中的診斷價值,并協助臨床醫(yī)師對患者病情進行正確評估。通過觀察臨床其他學者圍繞IL-6指標在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患者中診斷開展研究結果顯示,其研究選取46例塵肺患者及46例塵肺合并結核患者,均接受IL-6指標檢測,其研究結果顯示大致與本研究結果等同,認為IL-6指標在檢測中具有重要價值,可作為評估塵肺疾病發(fā)展的重要指標。
綜上所述,在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患者中針對血清IL-6指標實施檢測診斷價值較高,能夠對活動期塵肺患者病情變化提供有效參考。
參考文獻
[1] 溫玉萍,柳美欣,郝翠英.合理情緒護理干預在改善塵肺患者遵醫(yī)行為及肺功能中的效果觀察[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19):2384-2386.
[2] 廖江榮,張丹,姜蓬.T-SPOT在塵肺合并肺結核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9(05):547-549.
[3] 馬寶全.使用低劑量螺旋CT技術和X線胸片技術診斷肺結核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07):32-33.
[4] 李羅,孔德會.探討應用X線診斷肺結核與塵肺病的臨床鑒別與影像學表現[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09):1134-1136.
[5] 姜慧英,黃利華,李偉等.血清IL-6在塵肺及塵肺合并結核患者中的檢測意義[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8,35(06):1136-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