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富
摘 要:桉樹屬于一種外來樹種,于19世紀末從澳洲國家引入到我國,我國的廣西、廣東、海南、云南等省區(qū)為主要種植區(qū)域。桉樹具有生長速度快、喜光熱和適應性強等特點,是很好的短輪伐期用材林樹種,在我國林業(yè)種植中具有重要地位。對于桉樹的種植,我們就從桉樹的生長環(huán)境和種植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管理進行詳細分析。
關鍵詞:桉樹;環(huán)境概述;種植管理技術
桉樹為促進我國林業(yè)發(fā)展和區(qū)域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只有加強對桉樹種植、管理等問題的重視,才能充分發(fā)揮桉樹生長速度快的特性。在種植過程中,要科學做好造林地規(guī)劃、整地、施肥等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工作,加強對桉樹林的撫育管理,重視桉樹病蟲害防治,不斷探索桉樹種植技術,提升桉樹的木材產出,積極提高桉樹的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桉樹種植在我國林業(yè)中的健康發(fā)展。
一、桉樹種植的自然環(huán)境概述
桉樹雖然具有很強的適應性且生長速度快,但是,大部分桉樹品種只適合在年平均氣溫較高、降水較充足的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省區(qū)種植。在北方區(qū)域,由于冬季氣溫較低、年降水量相對不足,不利于桉樹的生長。桉樹的適應性強只是相對而言,桉樹只有在水分充足和光熱條件適合的環(huán)境中才能生長良好,因而廣東、廣西、海南、云南等省區(qū)是桉樹最為理想的種植區(qū)域。
在桉樹的土壤條件上,桉樹屬于一種亞熱帶的植物,比較適合在丘陵、平原和低山地區(qū)種植,一般情況下滿足土層深厚、土質疏松、排水良好、肥力高等這些條件即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桉樹生長氣溫的要求上,有一個特殊的條件,桉樹的生長環(huán)境盡量不要低于零下5℃,零下5℃的氣溫很容易給桉樹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在桉樹種植的地形地貌要求上,坡度盡量不要超過25°。
二、桉樹種植技術分析
1.科學合理選擇種植區(qū)域。基于上述桉樹生長的環(huán)境分析,種植桉樹要按照適地適樹原則,除了選取土層深厚、土質疏松、坡度較小的低山丘陵作為主要的種植區(qū)外,還要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選擇種植區(qū)域和具體的種植地點。桉樹種植應嚴格執(zhí)行政府相關規(guī)劃,不在一些禁種區(qū)域種植桉樹,如重要水源保護區(qū)、生態(tài)公益林區(qū)、自然保護區(qū)、基本農田保護區(qū)等。
2.桉樹種植造林地環(huán)境清理。在種植前,要對造林地做最基本的林地清理,對雜草灌叢進行適當清除,以保障桉樹的生長不會受到那些生長茂盛的灌叢影響,在清理時間上,以種植桉樹前一年的秋冬季進行為好。做好最基本的防蟻措施,以保障桉樹的生長不受蟻類的蠶食。
3.栽植技術措施。主要包括整地、施放基肥、種苗選擇、栽植等。整地有全墾、帶墾、穴墾等幾種方式,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護原生植被,建議盡量不要全墾,多采用沿等高線環(huán)山水平帶狀墾地,按照帶寬1.2-1.5米、垂直深度20厘米以上的規(guī)格開墾種植帶,并在種植帶的中間位置挖出栽植穴。栽植穴規(guī)格一般為長40厘米、寬30厘米、深30厘米?;式ㄗh使用桉樹專用復合肥,每個栽植穴先回一半的表土,施入0.5千克桉樹復合肥后和穴內的表土充分拌勻后再回填剩余心土。整地和施放基肥應在栽植前1個月完成。造林種苗為扦插苗或組培苗,注意選擇優(yōu)良種源。在春季雨天后栽植,要求苗正根舒,扶正踏實,種植時苗木要澆足定根水并除去容器。
4.合理分配種植密度。任何植物的生長必須要有一定的生長獨立空間,也就是所說的植物生長的間隙密度。合理的種植密度,既有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還有利于植株對于土壤養(yǎng)分的吸收,過大的種植密度很容易使得桉樹在養(yǎng)分吸收等方面受到限制,嚴重影響其生長,甚至是造成植株干枯死亡。按照桉樹的強陽性和競爭性等生長特性,桉樹種植密度一般情況下每公頃1666株左右為宜,株行距2米*3米、1.5米*4米、1.2米*5米等,如培育大徑材,每公頃種植密度還應適當降低。
5.提倡種植混交林。近年來,由于大規(guī)模發(fā)展桉樹種植,出現了人工種植桉樹純林連片面積過大的問題,導致桉樹病蟲害頻發(fā)、受災程度日趨嚴重。病蟲害嚴重破壞了桉樹的正常生長,致使采伐周期延長、經濟效益下降,更影響了生態(tài)效益的發(fā)揮。因此,提倡種植桉樹混交林,以降低人工種植桉樹純林比例?;旖涣挚刹捎脡K狀混交、帶狀混交、點狀混交等方式,并合理選擇混交樹種。
6.中幼林撫育管理。桉樹生長速度快,種植1年后即可成林,2-3年為中齡林,4-5年進入成熟林階段后即可采伐利用,因此,加強桉樹中幼林撫育管理非常重要,正所謂“三分造,七分管”。種植后要及時清理影響桉樹生長的雜草、雜灌木,第二、第三年春季各追肥一次,每株施放桉樹復合肥0.5千克,并結合除草作業(yè)進行。采用挖溝施肥,肥料溝挖在樹的上方,距離樹40厘米左右,肥料溝深20厘米、長50厘米,施入肥料后回填泥土即可。除草、清理雜灌木建議采用人工或機械作業(yè),盡量不要大面積使用除草劑,因為使用除草劑不利于保護原生植被,桉樹吸收除草劑后影響生長,除草劑殘留也會污染環(huán)境。
7.病蟲害防治。桉樹的種植過程中與其他植物的種植所面臨的問題也是相差無幾,也會容易受病蟲害的影響。桉樹的害蟲有白蟻、蟋蟀、地老虎、袋蛾、天牛等,病害有枯梢病、焦枯病、青枯病等。如何對桉樹的生長進行合理的病蟲害防治成為影響其生長的重要因素。一般都是將有效的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結合,輔以科學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的方法,但是要嚴格把握使用農藥的適宜濃度,嚴禁使用毒性、殘留性高的農藥。在進行藥劑防治時要抓住防治病蟲害的用藥關鍵期,對發(fā)病后的植株或病葉、病果等要及時清除、集中燒毀。
8.萌芽更新。桉樹采伐跡地采用人工促進萌芽方式進行更新。萌芽條高1.5--2米時進行除萌作業(yè),按照去弱留強原則,每伐樁留1條強壯的萌芽條。除萌后及時追肥,每株施0.5千克桉樹復合肥。采用挖溝施肥,肥料溝挖在樹的上方,距離樹40厘米左右,肥料溝深20厘米、長50厘米,施入肥料后回填泥土。除萌后第二、第三年春季各追肥一次,每株施放桉樹復合肥0.5千克,并結合除草松土作業(yè)進行。
三、結語
本文通過深入分析桉樹的生長環(huán)境和基本種植管理技術,旨在為桉樹種植管理提供相關建議和參考。對桉樹的種植管理要從技術上積極創(chuàng)新,推動提升桉樹種植的現代化管理,不斷提高桉樹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
參考文獻:
[1]王禮明.桉樹的生長特性與種植管理技術研究[J].綠色科技,2017,(1):23-24.
[2]蒙作彪.桉樹病蟲害防治方法與管理技術分析[J].南方農業(yè),2018,(3):78-79.
[3]陳珂卿.桉樹的生長特性及種植管理技術研究[J].新農業(yè),2018,880(19):27.
[4]梁乘瑋,李沛霖.桉樹的生長特性與種植管理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yè),2018, 12(12):101-102.
[5]黃肖春. 試析桉樹栽培管理及病蟲害防治技術[J]. 南方農業(yè), 2018, 12(9):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