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莎莎 圖/楊艦
“以前造日月,舉錘打金銀,銀花濺滿地,顆顆亮晶晶,大的變大星,小的變小星。”在苗族古歌中,有很多關于銀的記述,反映出苗族很早就掌握了金銀冶煉技術。
在貴州,就有一個以銀飾鍛制聞名的銀匠村——黔東南州雷山縣西江鎮(zhèn)控拜村。
控拜村離大名鼎鼎的西江千戶苗寨不遠,歷史上家家有銀匠,戶戶都打銀。
楊光賓、李正云、龍?zhí)?,都是控拜村的銀匠。他們從小耳濡目染父輩的銀飾鍛制技藝,也目睹了控拜村鼎盛時的輝煌。
然而,受上世紀90年打工潮的影響及機械化生產的沖擊,祖?zhèn)鞯氖炙囸B(yǎng)不了家。面對生活的重擔,他們遠走異鄉(xiāng)外出打工。但因心中對銀飾鍛制手藝的熱愛,在外數(shù)十載后,他們又回到家鄉(xiāng)。
楊光賓苗族銀飾傳承工作室坐落在雷山縣銀飾刺繡博物館1樓。來到工作室時,正好見到楊光賓的兒子楊昌杰拿著相機在給銀飾作品拍照。楊光賓和兒子近年來一直積累素材、深入研究,準備出版一本關于貴州銀飾鍛造技藝的書,一方面展示銀飾傳統(tǒng)鍛制技藝,一方面供愛好者參考學習。
56歲的楊光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傳承人,自13歲跟隨父親學習銀飾傳統(tǒng)鍛制技藝,敲打、雕刻銀飾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分。“坐在砧板前面,我的眼里就只有銀飾。別人跟我說什么,我都聽不見,手里的銀飾就是我的全部”。身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楊光賓將自身的責任看的很重,一直致力于更好的傳承苗族銀飾鍛制技藝,出書只是完成他理想的一部分。
觀看楊光賓的銀飾作品,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苗族傳統(tǒng)元素更明顯。嫻熟的鍛制技藝,使得他有十幾個作品被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館、蘇州工藝博物館等多家展館收藏。
在楊光賓工作室有一個苗族少女頭上佩戴的銀冠,人們習慣將它成為牛角。楊光賓極力為我們解釋,這是羽翼不是牛角。你看它的兩端點綴有羽毛,你可以稱它們?yōu)殂y角但絕不是牛角。
身為傳承人,楊光賓每年要花大量時間外出宣傳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甚至受邀去高校授課。余下的時間,楊光賓則會沉浸在自己的工作臺上,創(chuàng)作銀飾作品或者教授徒弟、傳承后人。
48歲的李正云被業(yè)界譽為“銀飾教頭”,他很早就摒棄了銀飾鍛制技藝傳男不傳女、傳內不傳外的舊習俗,擔任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凱里學院等諸多高校的客座教授,教授過的學生不下1000人。
如今,他在凱里開設有自己的公司兼工作室,除加工制作售賣銀飾品外,還是北京工業(yè)大學、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美術學院等學校的教學基地。
作為家中銀飾制作的第九代傳人,李正云結合時代,不斷推陳出新。他不斷創(chuàng)新控拜銀飾圖樣與功能,將銀飾打造的更適合現(xiàn)代審美需求,并曾遠赴法國、英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多國展示、交流苗銀鍛制技藝。
在四處講學,傳播苗族文化及銀飾鍛制技藝中,李正云不停思考控拜銀飾文化的發(fā)展之路,積極在期刊上發(fā)表論文,表達觀點,分析苗族銀飾當下的不利境遇,思考苗族銀飾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之路。
李正云認為,銀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辟邪祈福的寓意,在西方文化中,也有神圣莊嚴的象征意義,銀器具有全球性的文化認同感。應更好的利用銀文化的世界屬性,傳承創(chuàng)新,以“民族風,時尚感”為定位,開拓國內及國外市場。
如今,身兼中國工美行業(yè)藝術大師、貴州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理事,貴州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副會長等多重身份的李正云,正以自身為支點,自己的工作室為平臺,不斷對外宣傳苗族文化及苗族銀飾鍛制技藝?!爸灰敢鈦韺W,我都愿意毫無保留的教授?!?/p>
與前兩位銀匠選擇從控拜走出去不同,龍?zhí)柺浅D炅羰卦诳匕荽逯校⒐ぷ魇?、家與開設的民宿合而為一。
龍?zhí)柕募液芎帽孀R,在控拜村的最高處。與鱗次櫛比的吊腳樓不同,它是一座頗有都市意味的深藍色玻璃結構的高層建筑。不過走進去才發(fā)現(xiàn),里面還是典型的吊腳樓建筑。龍?zhí)礻柦忉?,因為他的家建在山頂,坐北朝南,北面容易受到雨雪侵襲,為了減少氣候損害建筑壽命,所以想到了在建筑物外加裝玻璃墻的主意?!罢麄€玻璃花了我十萬元?!饼?zhí)栒f。
43歲的龍?zhí)柲贻p時曾在外打工7年,31歲回到控拜,重新拾起銀飾加工手藝。一枚銀質的胸罩,是龍?zhí)柕某擅?,也是通過這個作品,打開了龍?zhí)柾黄瞥R?guī),標新立異的銀飾制作大門。
銀制的奔馳商標帶車牌號、栩栩如生的鷹、比基尼造型的吊墜,山水畫造型的銀質手鐲、蜂之戀胸針,龍?zhí)柕淖髌房傆幸豢钔黄颇愕南胂蟆?/p>
藝術來源于生活,做個有故事的手工藝人是龍?zhí)柕睦砟?。他的很多作品背后都有故事。如蜻蜓胸針。一日窗外偶然飛進來的蜻蜓落在女兒胸前,嚇哭了小女兒。龍?zhí)柲慷眠@一場景,萌生了制作蜻蜓胸針的想法。
隨著貴州旅游市場的熱鬧,2013年建立的龍?zhí)柟ぷ魇业慕哟繌淖铋_始的每年兩千多人,發(fā)展成現(xiàn)在的上萬人。九米長的銀飾工作臺時長爆滿。
龍?zhí)礻柶谕ㄟ^自己的努力,帶動更多在外的銀匠回家,讓銀匠村重回往昔的熱鬧。
離開控拜,車行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麻料村,貴州知名的另一座銀匠村。這里已于去年建立了全國第一所銀匠免費培訓學?!榱香y飾刺繡傳習館。
傳習館分兩層,大門的牌匾上寫著“為民傳承 為生活創(chuàng)新”九個字。一樓左間是培訓工作室,布置有20多個工作臺。村中的銀匠師傅會輪流免費為前來學習銀飾鍛造技藝的人授課。二樓是博物館及銀飾品展覽售賣室。
寒暑假間,越來越多的游客到麻料村體驗田園生活和打銀技藝。麻料村內的銀匠們,有的忙著重新裝修房子,準備擴大經營,有的開起了農家樂,對麻料村的未來充滿信心
如今依托銀飾鍛制的非遺技藝,控拜、麻料兩個僻靜山村開始重現(xiàn)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