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推進教育均衡 夢想綻放校園: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康縣實踐

      2019-10-10 07:03李正志陳富祥高剛
      甘肅教育 2019年16期
      關鍵詞:康縣學校教育

      李正志 陳富祥 高剛

      康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接陜鄰川,是典型的山區(qū)農業(yè)縣,也是國家秦巴山區(qū)貧困縣和甘肅58個特困片區(qū)縣之一。目前,全縣有各級各類學校176所,在校學生29222人,在職教職工1881人。

      由于社會、經濟、文化和歷史原因,康縣教育發(fā)展與教育發(fā)達地區(qū)相比,相對緩慢和滯后。近年來,康縣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走上了快車道,取得了顯著成效,全縣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不斷改善,師資隊伍建設不斷加強,但由于康縣地理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一些山區(qū)學校辦學條件與城區(qū)學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特別是在教育信息化、教師隊伍以及課程實施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

      為縮小縣域內義務教育階段各校發(fā)展之間的差距,康縣把創(chuàng)建義務教育發(fā)展基本均衡縣作為推進教育發(fā)展的重大戰(zhàn)略舉措??h委、縣政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以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目標,把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作為全縣教育發(fā)展的重中之重,推進義務教育向標準化、均衡化和特色化發(fā)展,科學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努力推動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管理水平、師資力量、教育質量向均衡發(fā)展,全縣教育綜合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走出了一條具有康縣特色的新路子。

      黨政重教興學 教育發(fā)展基礎更堅實

      縣委、縣政府堅持科教興縣發(fā)展思路,確立了“筑牢基礎、均衡資源、注重內涵、提升質量”的工作思路;確定了“總體規(guī)劃、統(tǒng)籌城鄉(xiāng)、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的工作原則;出臺了《康縣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實施方案》《康縣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方案》《康縣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實施細則》等系列文件。全面落實“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依法治教,規(guī)范辦學行為,建立完善教育管理機制,將適齡兒童入學、控輟保學工作、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校園周邊治理、學校安全工作等都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層層靠實責任,強化措施,形成了黨委政府統(tǒng)一領導、相關部門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教育工作格局,營造了有利于教育均衡發(fā)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縣教育局依據《甘肅省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督導評估實施辦法》文件精神,制定了《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工作實施方案》《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創(chuàng)建工作的通知》等系列工作方案,建立了工作臺賬、督查制度和局領導包片、職工包鄉(xiāng)、督學包校的聯(lián)動責任制,多次召開全縣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啟動會、現(xiàn)場推進會,對全縣57所需驗收學校的均衡發(fā)展工作進行督查??悼h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及各片區(qū)督導室上下結合,廣泛開展教育督導工作,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學校存在的問題,規(guī)范學校辦學行為,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

      加大教育投入 城鄉(xiāng)辦學條件大改善

      教育投入的不斷加大給康縣廣大農村學校帶來了看得見的變化??悼h長壩鎮(zhèn)山根小學地處大山深處,為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徹底消除危房,2015年學校實施義務教育改薄項目工程建設,徹底拆除了磚混結構的教室及教學輔助用房,投資197萬余元,新建面積1065平方米的三層綜合樓一棟,并于2017年春季投入使用。2017年投資61萬元,新建了兩層教師宿舍樓;投資10萬余元,新建了師生廁所,于2018年秋季投入使用;投資5萬元修建了學校圍墻63米,學校辦學條件得到極大改善。2017年實施農村學校附設幼兒班改造項目工程,改造教室2間,鋪設草坪680平方米。2018年學校積極實施市級標準化學校建設,投資14萬余元建成了圖書閱覽室、衛(wèi)生室、計算機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心理輔導室、科學實驗室和書法教室等功能教室,并利用“改薄”項目投資配齊配足了相應教育教學設備。如今的山根小學,成為偏僻鄉(xiāng)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談起建校的歷史,今年52歲的山根小學校長瞿鋒如數(shù)家珍。他自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就一直在這里任教,至今已33個年頭了,他親眼目睹了這所學校變化的點點滴滴。

      瞿鋒告訴記者,學校現(xiàn)有5個教學班,附設幼兒班1個,共有學生(含幼兒)118人,教師8人。“目前,學校各個功能室正常使用,尤其是美術室、音樂室等功能室的使用,成為學校的特色亮點,學校開設了閱讀、書法等課程,開展大課間活動,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p>

      康縣云臺鎮(zhèn)中院小學是一所六年制完全小學,服務半徑為中院村和大院村。2010年,學校利用災后重建資金46萬元,拆除原有土木結構校舍,新修磚混結構房屋13間,建筑面積443平方米,校園面貌隨之變化。但校舍還十分緊缺,教室和教師住房不夠,三個年級是復式班,周邊教師每天早來晚歸;學校沒有平整的操場,學生體育課無法正常進行,操場前也沒有河堤,一到夏季河水暴漲后安全隱患極大。2017年4月,學校利用“改薄”項目資金228萬元,修建三層框架結構的教學樓以及操場等附屬工程,2018年10月竣工后,新增房屋30間,新增建筑面積779平方米?!爸亟ê蟮膶W校面貌煥然一新,布局科學合理,學校有了操場,體育課也能正常開展,教師有了住房和辦公室,學生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教室;同時,云臺鎮(zhèn)政府于2017年7月為學校修了一道河堤,排除了多年的安全隱患。”云臺鎮(zhèn)學區(qū)校長李文江高興地說。學校目前占地面積1435平方米,8名教師愛崗敬業(yè),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升,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譽。

      實現(xiàn)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硬件是基礎。近年來,康縣搶抓災后重建、“全面改薄”等機遇,調整中小學布局,加大資金投入,精心實施教育項目,按照學校缺什么就補什么的原則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大力改善辦學條件,實現(xiàn)了康縣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大發(fā)展。

      2016年全縣教育投入26871.138萬元,2017年投入31876.3856萬元,2018年共投入33810.5281萬元,實現(xiàn)了教育經費逐年快速增長。截至目前,共落實全面改薄各類資金10885.22萬元,覆蓋項目學校98所,其中校舍建設類項目學校44所,已完成校舍建筑面積達28283.59平方米,室外運動場(含地板硬化)面積 60809平方米及圍墻、護坎等相關附屬工程;設備購置類項目學校97所,已完成采購學生用床605套,供暖設備1230套,圖書83532冊,課桌凳10007套,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儀器設備等826套。

      長壩鎮(zhèn)山根小學和云臺鎮(zhèn)中院小學是康縣農村小學發(fā)展的一個縮影?,F(xiàn)在,不論走到康縣的哪一個鄉(xiāng)鎮(zhèn),學校都成為了那里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這一切,首先得益于教育優(yōu)先發(fā)展政策,它為均衡教育發(fā)展注入了源頭活水,保障了均衡發(fā)展,實現(xiàn)了“讓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同等優(yōu)質教育”的目標,為孩子們撐起了公平教育的一片藍天,讓他們實現(xiàn)人生出彩的夢想。

      注重隊伍建設 教師專業(yè)素質大提升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的均衡、優(yōu)質、可持續(xù)發(fā)展關鍵在于打造一批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作為甘肅58個連片貧困縣,農村學校教師隊伍成為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的一個短板,如何保證教師隊伍的均衡,如何提升全縣教師隊伍質量,是擺在康縣教育人面前的一道難題。為此,康縣因地制宜,多方施策,努力推進全縣師資均衡配備,以提升農村教師素質為重點,深入開展師德教育,著力培養(yǎng)校級后備干部、學科骨干教師和名師名校長隊伍,打造優(yōu)質群體,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促進城鄉(xiāng)教育一體化發(fā)展,下活了教師隊伍這盤棋。

      為了資源共享,促進校際共同提高,康縣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首先從縣級層面進行了設計,把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作為重點,制定了《康縣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實施辦法(試行)》,穩(wěn)步推進教師校長交流工作,實行校長聘任制促使校長合理流動,建立城鄉(xiāng)教師交流機制,及時補充農村學校缺編教師,通過組織實施教師招考、“特崗計劃”等政策補充教師,建立城鄉(xiāng)中小學結對幫扶管理機制,以強帶弱,互動發(fā)展。

      強化學區(qū)管理職能,落實學區(qū)中心校與村學、教學點幫扶管理辦法,促進學區(qū)內教師資源均衡配置。2018年,落實省市“三區(qū)”支教計劃,23名城區(qū)教師被安排到基層學校支教;認真實施特設崗位計劃,錄用74人安置到基層各中小學幼兒園服務,多措并舉,為相對薄弱的鄉(xiāng)村教育添薪加火,有效緩解了鄉(xiāng)村學校教師緊缺和學科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培訓是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有效辦法,近年來,康縣充分把握國家、省、市等教師培訓項目機會,積極選派中小學教師參加國家、省、市級各類培訓,經常開展縣級各科教師跨越式教學能力培訓、大力開展聯(lián)片教研、教師課堂教學技能大賽等活動及“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網上注冊、曬課、推優(yōu)等工作。2018年,全縣完成“國培計劃”、幼兒教育、“青葵花”項目等省市教師業(yè)務培訓672人次,組織開展縣內“跨越式”實驗教學教師培訓200余人次,新任教師培訓117人次,各類校(園)長培訓100余人次。各級各類培訓及教研活動的廣泛開展,大大提升了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教研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

      縣政府教育督導室主任王學成說,2019年康縣作為實施“國培計劃”項目縣,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我們組建了“教師培訓管理團隊”和“基礎教育教師培訓專家團隊”,制定了《康縣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規(guī)劃(2019—2023年)》教師培訓五年規(guī)劃,并與青島市李滄區(qū)教體局簽訂了對口幫扶框架協(xié)議,互派骨干教師、班主任學習交流培訓。

      康縣還不斷加大鄉(xiāng)村教師支持力度,建立健全了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落實機制,實行一把手負責制,進一步落實了《康縣鄉(xiāng)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2015—2020年)》,從2019年1月1日起,將鄉(xiāng)村教師生活月補助標準由原人均300元提高到人均400元。同時,提高鄉(xiāng)村學校班主任和鄉(xiāng)村寄宿制學校雙崗教師待遇,按每人每月不低于300元的標準,依據學校班級人數(shù)及寄宿制班級人數(shù),按每生7元的標準據實發(fā)放班主任津貼和寄宿制學校雙崗教師崗位補助。把教師住房納入保障性住房范圍,建成陽壩鎮(zhèn)中心小學等5所學校教師周轉房7217.2平方米190套,為每所鄉(xiāng)村寄宿制學校修建了師生食堂。各項優(yōu)惠政策向農村學校傾斜,通過對鄉(xiāng)村教師實施發(fā)放生活補助、鄉(xiāng)鎮(zhèn)工作補貼、提高班主任津貼和教師周轉房等政策措施,努力改善鄉(xiāng)村教師生活工作條件,鼓勵中青年骨干教師長期在農村地區(qū)任教,保證了邊遠偏僻學校的師資數(shù)量,促進了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

      多舉措控輟保學 萬千莘莘學子盡歡顏

      義務教育控輟保學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康縣認真落實劃片招生和就近入學政策,多措并舉狠抓控輟保學工作,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鞏固率達96.13%。為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縣教育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控輟保學工作,堅持“確保不缺一戶、不漏一人”的原則,認真細致摸排建檔,先后5次通過學校學籍管理系統(tǒng)、鄉(xiāng)鎮(zhèn)貧困建檔立卡大數(shù)據平臺、公安戶籍管理系統(tǒng)三方進行對照排查,全面掌握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失學、輟學信息和動態(tài),全縣共核查出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失學學生7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24人。對未入學的適齡兒童和16周歲以下輟學學生,積極動員返校,就近安排到學校插班就讀;對年齡達到16周歲且同班同學已畢業(yè)的,由縣職業(yè)中專組織職業(yè)技能培訓,學業(yè)成績合格后,頒發(fā)職業(yè)技能鑒定證書。

      在摸底核實的基礎上,康縣不斷加大勸返力度,針對每名失學、輟學學生實際情況,制定“一戶一策、一生一案”勸返工作方案,組織鄉(xiāng)村兩級干部、學校教師、駐村幫扶工作隊等多方力量落實。各學校采取“一對一,人盯人”的方式,由校長帶領班主任、老師進村入戶開展動員勸返工作,甚至遠赴北京、上海、蘭州等地蹲守勸返,確保失學、輟學學生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失學、輟學學生“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落”。截至目前已勸返55人,職專培訓19人。同時,縣教育局與各學校簽訂了責任書,并由局領導帶隊,分赴各校督查勸返工作進展情況,教育局安排專人負責及時進行統(tǒng)計,及時掌握全縣工作進展情況,做到每天有進展和成效。

      “控輟保學是一場硬仗、持久仗,我們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信心,切實增強控輟保學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強化工作方法,靠實工作責任,認真細化摸排建檔,不斷加大勸返力度,毫不懈怠,以只爭朝夕的精神,全力打好控輟保學這場攻堅戰(zhàn)?!笨h教育局局長鞏林說。

      康縣全面落實教育惠民政策與措施,確保家庭貧困學生入學就讀。加大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幫扶力度,做到應助盡助。2018年共發(fā)放義務教育寄宿生生活補助843萬元,實施“營養(yǎng)改善計劃”學校119所,享受“營養(yǎng)改善計劃”學生15243人,補助資金1060.85萬元,發(fā)放鄉(xiāng)村教師生活補助246.415萬元。

      多項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實與實施,使廣大普通百姓從中受益,杜絕了家庭因學致貧和孩子因貧輟學的現(xiàn)象,圓了貧困生的求學夢。

      開展送教上門 殘疾兒童沐浴教育陽光

      為了讓義務教育學齡段的孩子“一個都不能少”,特殊兒童是工作的難點。除了能夠隨班就讀的特殊兒童以外,還有部分殘疾兒童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到校學習,為此,康縣教育局根據當?shù)貙嶋H,制定了送教上門政策。

      康縣豆壩鎮(zhèn)九年制學校副校長溫進耀和教師黨利芳每周都會到距學校4公里多的殘疾兒童小飛(化名)家為他上課。10歲的小飛患有腦癱,智力發(fā)育比較遲緩,為了防止意外,家里人幾乎不帶他出門。針對小飛活動能力、認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實際情況,溫校長和黨老師給他帶來了學習用品和課本,為他量身訂制了教學計劃,設計符合他能力和需求的課程,通過有趣的故事、美麗的圖畫,逐步訓練和提高他的認知與溝通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送教,目前小飛已經能夠認識十多個簡單的漢字和0到10的數(shù)字。

      “真沒想到,我的孩子還能在家里接受到學校老師的教育!”看到孩子的這些變化,小飛家人情不自禁地說,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發(fā)生在小飛身上的故事只是康縣“送教上門”的一個案例。今年以來,和小飛一樣享受“送教上門”的孩子在全縣共有33名。

      為切實保障因生活不能自理等客觀原因未能到學校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受教育的權益,進一步推動教育公平,今年2月,康縣教育局制定了《康縣義務教育階段重度殘疾兒童少年上門服務工作方案》,積極推行重度殘疾兒童少年送教上門制度,建立完善工作機制,要求送教教師以“一生一案”的形式針對服務對象的生理、心理特點和殘疾類別,制定切實可行的個別化教學方案,由縣教育局教育股對各?!八徒躺祥T”活動進行督促、指導。

      “送教上門對象主要是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6~15周歲居家重度殘疾兒童少年,活動中我們堅持家庭自愿、定期免費服務原則,安排責任心強的教師授課,服務對象的送教時間每周至少1次,每次保證達到兩課時?!笨h教育局教育股相關負責人說。

      送教上門活動為殘疾少年兒童久旱的心田送去了甘霖,不僅讓殘疾少年兒童在家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還給他們的家庭送去了陽光般的溫暖和撫慰。

      強化學生素質 教育教學質量大提高

      初夏時節(jié),走進康縣碾壩鎮(zhèn)中心小學,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朝氣蓬勃、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橘紅色的教學樓、學生宿舍,五彩斑斕的校園文化墻,硬化了的操場干凈寬闊,一塵不染。操場北邊綠化帶綠意蔥蔥,學生宿舍樓臺階前沿的大理石護欄在綠化帶的烘托下,顯得莊嚴而又美麗。偌大的校園里,有手持花束正在排練舞蹈的學生、跳繩的學生、嬉戲的學生……整個校園里一片歡騰。校長吳志輝告訴記者,下午是大課間活動時間,整個下午全是各項活動。

      “如今學校辦學條件改善了,學生的校園生活也越來越豐富了?!眳侵据x說,“我們不僅重視學生的知識教育,更加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yǎng),建立了書法、棋藝、音樂、舞蹈等多種興趣活動小組,安排輔導老師每周定期開展活動,讓學生在快樂中健康成長?!?/p>

      康縣碾壩鎮(zhèn)中心小學距離縣城13公里,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完全小學。2014年以來,學校依托全面改薄、危改工程項目等,建起了綜合教學樓、學生餐廳和教師宿舍,新建圍墻、院面硬化等。同時,配備完善教育教學設施,添置住校學生用床、圖書、計算機、音體美器材等,拉上了寬帶網絡,教室里配備了網絡多媒體教學平臺;建起了音樂室、美術室、廣播室、留守兒童之家、心理咨詢室等功能室。學校利用這些便利的設施設備,開展起了校園文化活動,定期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發(fā)展學生的特長搭建了平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隨著教育教學環(huán)境的全面改善,群眾對學校的滿意度提高了,轉走的學生開始回流。吳志輝說:“學校建漂亮了,辦學條件改善了,我們有信心把教育抓得更好,努力創(chuàng)辦一流的優(yōu)秀農村學校,讓貧困農家子弟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在家門口上好學、讀好書。”

      近年來,康縣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完善德育工作新機制,大力開展德育示范學校、“最美教師”等評選活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學校特色發(fā)展,廣泛開展陽光體育大課間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舉辦多層次多形式的學生體育運動會,積極開展競技性和群眾性體育活動;開展書畫比賽或展覽、校園藝術節(jié)、經典誦讀等活動,努力構建書香校園,塑造學生健康快樂人格,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2018年,成功舉辦全縣第二屆中小學生球類運動會暨文藝展演活動,組織參加省市運動會和文化藝術交流活動并取得優(yōu)異成績。在全市“一節(jié)一賽一交流”活動中,全縣有多項作品獲獎,4所學校獲2018年全國青少年學校足球特色學校稱號。

      截至2019年4月,全縣共創(chuàng)建市級示范校14所,全縣標準化學校達標率100%,綜合差異系數(shù)小學為0.47,初中為0.32,達到了我省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的要求。如今,來到康縣,無論走進城鄉(xiāng)的哪一所學校,都會被美觀亮麗的校舍和瑯瑯的讀書聲吸引,校園里處處閃現(xiàn)著孩子們活潑的身影和幸福的笑臉,處處清音悠揚,翰墨飄香,煥發(fā)著勃勃生機。

      編輯:陳富祥

      猜你喜歡
      康縣學校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黃鐘樂·西安詩友資助康縣貧困學生感賦
      甘肅省農村產業(yè)融合發(fā)展研究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康縣梅園河國家濕地公園正式掛牌
      淺析甘肅省康縣周家坡銅礦成礦
      學校推介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承德市| 叙永县| 松潘县| 红河县| 武隆县| 揭阳市| 大悟县| 图们市| 新津县| 上犹县| 孙吴县| 白河县| 定安县| 安达市| 阳泉市| 丘北县| 牡丹江市| 沽源县| 会东县| 泗阳县| 文山县| 偏关县| 广州市| 迁安市| 长垣县| 长武县| 万荣县| 平阴县| 北碚区| 房山区| 南安市| 临武县| 昌宁县| 威宁| 民丰县| 普兰店市| 洪泽县| 济南市| 墨江| 保定市| 隆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