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美國時間8月25日晚,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布林格在該校2023屆本科開學典禮上發(fā)表講話。他表示,面對當前近乎分崩離析的世界,追求知識、理性、和真理的價值觀將再次得到擁護,獲得新的活力。
什么是大學?
大學關乎知識,關乎尋求真理,關乎揭開生命以及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的秘密,關乎掌握和領悟存在的復雜性。
大學的意義不在于盈利,不在于行使權力、制定政策,亦不在于崇拜神祇、參加社團活動、享受生活或是建立人脈。這些抱負本身沒有問題,大學也不能完全獨立于它們而存在,但它們并不是大學的精髓。
大學的精髓在于求知欲、好奇心,在于對延展我們當下所知的不懈追求。大學總是擁有前進的動力。我們對歷史充滿敬畏,也總是活在當下,并且在好奇心的驅(qū)動下砥礪前行。
這才是大學的本質(zhì)。
但關于大學,我想再說三點重要的事情。
第一,我們需要認識到,探索精神并不是我們碰巧擁有的自主權利或某種特權的產(chǎn)物。我們對自己的公共使命要充分和清晰的認識。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要求大家在追求真理時必須嚴格遵循學術規(guī)范。在大學里,你必須實事求是,確保你的想法是理性、有邏輯的;肯定他人的觀點和貢獻,接受別人的反駁和異見,做到思想開放包容,同時不忘自省;尊重他人,待人有禮有節(jié),在面對那些與你意見相左之人的時候更是如此。
在這里,學術不端會產(chǎn)生極其嚴重的后果——任何為人所不齒的弄虛作假者、剽竊他人成果者都將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斷送自己的學術生涯。因此,大家必須遵守學術規(guī)范。
最后一點,你可能覺得與前文說的相悖,其實不然。大學還是一個生活社區(qū)、公民社區(qū)。在教學科研之外,大學也是一個公共輿論場所,師生都可參與各種議題的討論和辯論。我們要遵守言論自由的憲法原則——這里我先不展開說明哪些議題除外。
我們必須學著去面對——生活充斥著“不受限、粗魯、極度開放”的辯論,我們必須靠自己的聲音去駁斥我們反對的意見,而非畏縮逃避。你們?nèi)粼敢?,可以試著挑?zhàn)那樣的現(xiàn)實,但別指望學校能保護你。
這便是大學。雖然聽上去平淡乏味,可事實確是如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學的設置和規(guī)則不同于外面的世界,它并非與外界分離,但二者存在差異。
當然,大學也會受到種種指摘,而這些意見也非常值得注意。大學常被指責過于理想化、過分左傾、惰性太強、與社會現(xiàn)實脫節(jié)、財力太盛、學費太貴、過于壓抑自由言論等等。
我承認這些問題的確存在,同時我也想告訴大家,哥大是一所嚴于自省、不斷完善自我的學府。舉例來說,從學術和教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深知要以更全球化的視角看待世界。面對種種合理或不合理的批判,我們將秉承學術探究的精神,接受批評并樂于改進。
現(xiàn)在,我想暫時把視角轉(zhuǎn)移到大學之外的廣闊世 界。
在過去的幾年里,我注意到一個危險的趨勢:外面的世界里,尤其在政治領域,人們正在拋棄一些最基本的原則,而大學的特質(zhì)正是從這些原則中萌芽的。
當代社會中,我們面臨一個嚴峻現(xiàn)實,即人們對于真理、理性、知識、禮節(jié)禮儀和人權越來越失去應有的敬畏。大學應當避免在政治問題上站隊,所以我不想談論目前有關貿(mào)易政策、移民、墮胎等問題上的激烈辯論。
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內(nèi)。該雕塑為智慧女神雅典娜形象(東方IC 圖)
我所談論的是,人們對真理的追求和尊重正不斷減少,在求真的過程中所需要的知識、勇氣和毅力等品質(zhì)也愈發(fā)少了。當任何事情都能被肆意妄言并被相信的時候,民主的土壤就會喪失,而當我們失去民主時,大學又談何生存?毫無意義了。
當然,我們還沒有走到那一步,但這個趨勢是存在的。它定義了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是,這將是你們的時代。所以即便是在這個慶祝的場合,我也必須要提起這件事。
盡管如此,現(xiàn)在還遠不是絕望的時候。我認為,一百年前,在近似的社會壓力下發(fā)生的三件相互關聯(lián)的事件可以證明。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造成了混亂和破壞,隨之而起的是國家間針對不同政治體系的意識形態(tài)之爭,以及對持不同意見者、少數(shù)族裔、移民和弱勢群體的偏狹和不公正。在這種情況下,仍有堅信啟蒙運動思想的人們投身于修復分歧,彌合異見。他們是我們的榜樣。
與你們最息息相關的是哥大核心課程的誕生。什么應該包含在核心課程里,什么應該被排除在外,這是一個長久的辯題,但核心課程的根本目的就是,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沉浸在知識和思想的海洋中,了解那些最偉大思想家們是如何追求真理的,并在與同窗的辯論中探索生活中那些深刻的問題,這是當世界近乎分崩離析時,對知識價值的再次肯定,再度重視。
李·布林格
尋求真理是生活和社會的最終目的。為了達成此目的,需要在思想上擁有非凡的寬容以及自我懷疑的能力。
從更廣的意義上講,一百年前正是現(xiàn)代研究型大學的開端,也是我在演講開篇總結(jié)的所有價值觀的源頭?,F(xiàn)在,因為這些知識、理性和真理的價值觀正面臨解體的危機,公民和機構(gòu)都站了出來,賦予這些價值新的活力。
我說這些話是基于以下幾個原因:重申人們做事的哲學原則總是很有意義,對于即將開始大學生活的你們也頗有益處;同時,這在當今時代具有特別的價值和重要性,因為那一股反對的力量正在威脅著這些基本原則。
在這個時刻,我們應充滿感恩——我們?nèi)粘I钪袩o處不蘊含著前人為建立和維持這個體系做出的努力。我們也應該認識到這個基礎是脆弱但長久的,永遠不要把自己擁有的當做理所當然。
每當你走進核心課程的教室,或是任何課堂,每當你感受到學習和思考新事物的喜悅,或是參與學校對當今熱點話題的討論,我都希望在你腦海的某個角落里有個聲音提醒你,這些表象下運作的根本原則以及這些原則從何而來。
祝你們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