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求實園·
時下,常見一些工廠、店鋪的招工廣告,一般都是這樣寫的:底薪若干,外加績效工資、年底分紅。底薪是死的,無論個人干得好壞、工廠效益高低都能拿得到;后兩條則是活的,要看工廠效益如何,你自己的工作業(yè)績怎么樣。底薪大抵上能顧得上吃穿用度,如果不是大手大腳,還能略有結余,但想“發(fā)財”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穩(wěn)妥一點的打工者,都會先盯緊這個底薪,即便績效工資沒那么理想,至少我是有一份底薪做保證,肯定不會餓肚子。
建設單位進行招投標時,也有一個底標,或曰標底,由業(yè)主組織專門人員為準備招標的那一部分工程和設備計算出的一個合理的基本價格,既能節(jié)約成本,又能保證施工質量。標底前期是嚴格保密的,在開標時公布。競標時,投標單位給出的標值與標底越接近越好,在按標底評標時就會處于有利地位,當然還要考慮其他因素。如果投標標值與標底相去甚遠,那基本上是沒戲的。
做人則要有底線,即人們在從事某項活動前為自己設立的可承受下限,或設定的期望目標的最低目標和基本要求。譬如說道德底線、人格底線、學術底線、職業(yè)底線、交友底線等。人就怕沒底線,沒了底線,就等于沒了廉恥,沒了忌諱,沒了良知,沒了畏懼,就意味著什么烏七八糟的事都能干,什么膽大妄為的事都敢干。于是,失掉了“不貪”底線的官員,貪污受賄,買官賣官,貪贓枉法,紙醉金迷;失掉了“不造假”底線的學者,剽竊抄襲,學術造假,爭名于朝,爭利于市;失掉了“不害人”底線的商人,把蘇丹紅、地溝油、吊白塊、瘦肉精、三聚氰胺,一股腦往消費者餐桌上送;失掉了“真實”底線的編輯記者,不惜胡編亂造,捕風捉影,結果是假新聞漫天飛;失掉了交友底線的人,不管青紅皂白,交了一堆狐朋狗友、酒肉朋友,可能會因交友不慎而出事……
如今,如果我們聽到誰義正詞嚴地說“我是有底線的”,就立馬會肅然起敬。原本底線是低得不能再低的高度,并不值得炫耀,可問題是因為沒有底線的人太多了,所以,有底線居然也成了令人敬重的事,這實在是有些諷刺。可是,我們不妨從實際出發(fā),就從要求每個人都有底線做起。有了底線,固然離崇高、偉大還很遙遠,但肯定能稱得上基本合格、稱職、過得去,再退一步說,至少會保證我們即便有錯也不會錯得太離譜,即便當不了焦裕祿、孔繁森,也絕不會當成克杰、胡長清。
前不久,某網(wǎng)站搞了一個問卷調查,問題之一是:“中國人最缺的是什么?”眾多網(wǎng)友不約而同地選擇“底線”。沒有底線,成了許多國人的通病,這確實是不能掉以輕心的大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小則影響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影響社會風氣,大則影響國家的現(xiàn)代化進程、影響中國夢的實現(xiàn)。相反,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自覺遵守起碼的道德底線,縱不能造福社會,至少能遵紀守法;縱無力兼濟天下,至少能獨善其身。這既是對自己的保護,也是對他人的尊重,對社會的負責。
打工要有底薪,這是對工人基本生活條件的保證、基本權益的保護,可有效遏制招工騙局;招標要有底標,這是招標公正、公平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保證工程質量的重要機制;做人一定要有底線,為民可成正人君子,為官可成優(yōu)秀公仆。人一旦沒了底線,那就無所顧忌,無法無天,喪盡天良,什么壞事丑事都能干出來,做人是惡人,為官是貪官,經(jīng)商是奸商??傊痪湓挘鹤鋈艘械拙€,沒底線的人很可怕!做官要有底線,沒底線的官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