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莫友芝家族書法

      2019-10-17 03:13:12朱良津
      中國書畫 2019年9期
      關鍵詞:篆書書法

      ◇ 朱良津

      貴州遵義市沙灘孕育了一大批文人學者,其成就涉及廣泛,著述豐厚,表現(xiàn)出在經(jīng)學、文字學、版本目錄學、地理學、天文學、農(nóng)學、醫(yī)學以及翻譯諸多領域的較高造詣。與沙灘這個美麗山野村落關聯(lián)的這一學術文化現(xiàn)象,被稱為“沙灘文化”。這個文人群體,在他們的學術造詣之外,其中多位在書畫藝術上的造詣,從流傳的翰墨丹青中足以印證。本文旨在評介沙灘文人群體中的莫氏家族書法。論及這個家族的書法,以莫友芝在他的家族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故筆者以論莫友芝書法為主,兼及其他家族成員的流傳書跡。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號郘亭、聶叟。在莫友芝家族中,他的父親莫與儔,兄弟莫庭芝和莫祥芝,以及他的第二個兒子莫繩孫,皆為飽學之士,且是書法高手,均有書法作品流傳下來,能夠給我們展示出這個家族的整體書法面貌。

      從莫友芝的好友張裕釗的《莫子偲墓志銘》,黎庶昌的《莫征君別傳》這些文章中可以了解到,他3歲能識字,7歲便在父親的指導下讀《毛詩》《尚書》《詩經(jīng)》《禮記》等書。17歲考取秀才,21歲中舉人,但后來三次赴京應考,最終未中進士。對其人生經(jīng)歷有較大影響的人物是曾國藩。1847年,他在北京琉璃廠與曾國藩邂逅,后來有較長的時間是在曾國藩那里度過的,為其幕僚,從事整理收集古書版本、文稿之類的工作。在曾國藩的詩文中,可見他們之間的朋友之誼。尤為值得提到的是,在他去世后,曾國藩祭奠的挽聯(lián):“京華一見便傾心,當年虎市橋頭,書肆訂交,早欽宿學;江表十年常聚首,今日莫愁湖上,酒樽和淚,來吊詩人。”短短幾十字,表達了他們之間的相識相知和景慕之情。莫友芝一生幾進北京,又游歷江淮,并有為期不短的時間在人文薈萃的吳越之地度過,對于他能成為清代在本土之外為數(shù)不多的聲名遠播的黔籍文化名人是起到極大作用的。這個經(jīng)歷也是他成為清代貴州對外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的重要因素。在曾國藩幕府期間,他結(jié)識如俞樾、王闿運、李善蘭、戴望、汪士鐸、張裕釗等,高才博學,著述斐然的名儒碩彥,對其學問的提升當有積極的作用。進入晚年的莫友芝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對古書版本的研究上,搜集散失的古書,瀏覽和查訪珍貴的刻本。他還在當時的著名出版機構,如江南書局、金陵書局、揚州書局從事選訂、??惫ぷ?。他的目錄學專著有《郘亭知見傳本目錄》十六卷、《宋元舊本書經(jīng)眼錄》三卷、《郘亭書畫經(jīng)眼錄》四卷。他是我國古籍版本目錄學的奠基人之一。除版本目錄學的研究之外,在研究古書詞義的訓詁學和研究漢語各個時期的語音系統(tǒng)及它們的歷史演變規(guī)律的聲韻學方面,有《韻學源流》一卷、《聲韻考略》四卷。在歷史學上的貢獻主要有與鄭珍共同編寫的《遵義府志》。二人經(jīng)過三年的時間,完成了這部八十多萬字的著作。這本書因為所收集的資料十分翔實,審核非常精細周密,早被譽為我國八千多部地方志中的一流作品。在文學上,尤其是在詩詞散文的創(chuàng)作方面,他曾把自己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至咸豐元年(1851)的詩作四百余首,印成了《郘亭詩抄》六卷。后來其子莫繩孫又將他的遺詩匯刻成《郘亭遺詩》八卷。他的散文有六十余篇被編為《郘亭遺文》八卷。這些學術成就與他的書法傳世作品并存,顯現(xiàn)著他的多才多藝。1871年,他在揚州收集《四庫全書》殘本時去世,由他的弟弟莫祥芝及其次子莫繩孫于翌年,送靈柩歸葬貴州遵義青田山麓。

      [清]莫繩孫 龍泉碑刻拓片 貴州省博物館藏

      敘述他的各項學術成就,只是想說明他的書法藝術成就,是與其所具備的學識和文化素養(yǎng)、與博覽群書聯(lián)系起來的。談到莫友芝的書法,筆者不妨先說明一下他所處時代的書法風尚,這樣我們對他的藝術成就會了解得更清楚。今天回頭去審視清代的書法藝術,所呈現(xiàn)的狀態(tài)應該是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作實踐齊頭并進的。從理論研究方面講,有兩位最著名的理論家兼書法家阮元和包世臣。前者的《南北書派論》《北碑南帖論》,后者的《藝舟雙楫》,在當時為人們尋覓碑刻、開辟書法新天地構建了理論支撐。從理論上,對當時人們熱衷于學習碑刻書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就創(chuàng)作實踐這一方面而言,可以說學習碑刻成就的大師輩出,流派紛呈,出現(xiàn)了書法史上稱為“碑學天下”的時代。由于人們在當時到處尋覓碑刻,從地下發(fā)掘出來了大量的古碑和帶文字的古器物。碑和器物上的字大多是篆字和隸書字,所以特別引起了書法上,隸、篆這兩種書體創(chuàng)作的大興盛。在這兩種書體上,有成就的書法家特別多。莫友芝身處那個時代,由于時風流尚的影響,他的書法成就帶有濃重的時代特色,也主要體現(xiàn)在這兩種書體方面,但他的創(chuàng)作卻不局限在這兩種書體上。從流傳下來的作品豐富多類看,他是一位各種書體都擅長的書法家。我們不妨舉一些實例,筆者在文中所列的莫友芝作品及其家族成員的墨跡,皆為貴州省博物館的珍藏。

      他的《楷書明遠樂府詩橫幅》,看上去有唐人歐陽詢的楷書面貌,另外還糅合了北朝碑刻楷書的特征,顯現(xiàn)出他取法多方。從字形上看,他寫的算是一幅大楷。另外,他還有件小楷書作品,是一件比較長的手卷,從落款上了解,手卷內(nèi)容是他書寫贈送給別人的幾首自作詩,這件在書寫上感覺就要自由得多。嚴格地說,這幅有些行書的連帶筆意,是一件行楷作品。看得出來,他在寫的時候沒有去刻意模仿哪家的風格,融合那些人的面貌,要放松得多,充分地自由發(fā)揮,因而個性也得到了充分彰顯。貴州現(xiàn)代著名的書法家陳恒安先生評這件行楷詩抄為“精品”。關于他的行書墨跡,就筆者的所見而言,嚴格意義上的作品并不多。有人評說他是以魏入行,用北碑的行筆方法來寫行書,這是他的行書特點。他的行書多半是用來寫他的詩稿、信件和在別人的作品上題跋。有一件行書墨跡是他寫給其弟的家書,可能目的在于敘述弟兄情意、家中諸事,沒有打算讓對方把信當書法作品欣賞,書寫時不是處在書法創(chuàng)作的狀態(tài)中,隨意而為,輕松自如,反而別具風采。

      [清]莫友芝 隸書節(jié)臨曹全碑 紙本 貴州省博物館藏釋文:童齔好學,甄極毖,無文不綜,賢孝之性,根生于心。養(yǎng)季祖母,事繼母,先意承志。厚甫二兄察書。友芝。鈐印:友芝私?。ò祝?郘亭眲叟(白)

      對于莫友芝的隸書,歷來人們都認為成就很高,確實呈現(xiàn)了一種與眾不同的個性。他的隸書作品,在其流傳墨跡中,所占比例較大,讓人們看到的概率高,留下的印象深刻。清代在隸書上有成就的名家,一般都是對漢代的隸書碑刻認真學習過,下過一番功夫的,莫友芝也是如此。細細地分析他的隸書風格承襲淵源,他吸收了漢代碑刻、摩崖中的《張遷碑》《史晨碑》《乙瑛碑》《西狹頌》《石門頌》,通過學習這些碑石上的刻字風格,他的隸書作品變化多端、風貌歧出,有雄渾壯闊的,也有方勁古拙的。屬于前者的典型例子,有五個大字榜書“蕩胸生層云”的橫幅,那字給人的感覺一如所寫的內(nèi)容,氣勢很大。而屬于后者所指的那類作品,則有一副對聯(lián),上書“中含太古不盡意,正是春容最好時”。這幅字的架構,同樣讓人感到氣勢很大,間架疏朗,行筆樸拙,含蓄而不鋒芒外露。他還有一件《隸書司馬相如封禪頌屏》,共四幅。還有一件《隸書漢樂章冊頁》。這兩件都是用隸書抄寫古人文章的作品。如果說榜書橫幅和對聯(lián)在書寫時,莫友芝是在展示自我,把自己在前人那里學到的消化后,根據(jù)自家的領悟再行創(chuàng)造,寫出最具個性的作品,那么后兩件則可以讓我們看得到,他的字中具有上面提到的他學過的那些漢碑的影子。

      對于莫友芝的篆書,歷來人們的評價也很高。雖然他的篆隸二體,孰高孰低,人們說法不一,但都屬于大家集中看好的。以筆者的看法,篆書在他所寫的各種書體中,似乎影響最大?,F(xiàn)代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對莫氏的篆書有這樣的看法,他認為在學習吸收清代篆書大家鄧石如的人物中,莫友芝是最好的一位,而另外兩位在篆書上學鄧取得成就的趙之謙和吳熙載都要次之(見《近三百年的書學》)。對莫友芝在篆書上的臨摹、研究、創(chuàng)作等方面,經(jīng)過分析后,人們比較普遍的看法是,他選擇的范本,時代可早到秦朝,學李斯的篆書,學唐代李陽冰的風格,又對漢代的幾塊石上刻字《少室石闕》《開母石闕》《禪國山碑》以及諸多刻在隸書碑上方的篆書碑額都下過大功夫。清代貴州人陳田,在《黔詩紀略后編》這本匯集了清代黔人詩歌的集子里,為每個作者寫了小傳,在談到莫友芝的書法時,他寫道:“好讀碑額。漢人隸刻多有跋尾。嘗集漢碑頭百余通,所作篆書多從此出?!蹦阎Ρ~篆書的收集學習,可見他的學習面是非常廣泛的。在筆者所見到的莫氏篆書中,印象深刻的有“明大道不在高遠,及盛年以討古今”七言聯(lián)。在這副對聯(lián)的落款處,他自稱是在“集嶧山碑字”,雖然他這樣說,但細看不完全是,還有古代《袁安碑》和《袁敞碑》的特點,同時也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古代的許多書畫家都喜歡托集古之名,行創(chuàng)作之實,從這副對聯(lián)中,可以看出他兼收并蓄的能力。還有另外一副對聯(lián)“江湖萬里水云闊,草木一溪文字香”,它給觀摩者最大的感覺,就是字的筆畫和各組成部分,弧線、圓圈特別多。古來人們寫篆字,行筆時每遇到轉(zhuǎn)折處,都采取圓轉(zhuǎn)的方法,一般不寫成方折狀。這副對聯(lián)圓潤光滑的感覺特別突出。篆字寫得太圓滑,容易顯得俗氣,莫友芝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他在行筆之中,表現(xiàn)出了一種天真爛漫的氣息,字雖然寫得圓潤,但他在筆畫的變化上下功夫,并不完全以墨色飽滿而又粗細均勻的筆畫出現(xiàn),行筆也有輕重之分,時時露出一些干枯的筆畫,不是每一筆都那么濕潤,這樣就不顯得呆板,就顯得樸拙,顯得生動,字跡光滑的感覺也就減弱了。這里面關系到一個人的學養(yǎng)問題,由學養(yǎng)牽扯到對書法的認識,以及在創(chuàng)作時具體的處理方法。近代貴州籍著名的學者兼書畫家姚華,對他的篆書有一番評說:“曲折見致,不以姿媚為之,便如琢玉屈鐵,此偲翁之所以能成巨子也?!保ㄒ姟陡ヌ妙惛濉ゎ}釋夢英篆書千字文》)意思是指他寫篆字不追求表面的華美,不以取媚的心態(tài)去迎合觀眾,而是像細細地琢磨美玉和慢慢地使鐵彎曲那樣,去注意行筆的變化,這就是莫友芝書法有很高成就的原因。他的《節(jié)道德經(jīng)贈唐鄂生屏》,一堂屏上共約二百個篆字。這是莫氏篆書中的精品,早就被人們關注了。民國時期最有名的出版機構—商務印書館,就曾將它影印出版。這件近二百字的由四張條幅組成的作品,在莫氏的流傳篆書作品中,并不多見,說它是精品,精在當仔細觀摩每個字時,真可謂字字沒有敗筆,從每個字中都看得出作者書寫時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

      [清]莫友芝 篆書江湖草木七言聯(lián) 紙本 貴州省博物館藏釋文:江湖萬里水云闊,草木一溪文字香。漢三一兄雅鑒,郘亭莫友芝。鈐印:莫友芝?。ㄖ欤?郘亭眲叟(白) 馬氏珍藏(白)

      莫友芝的篆書寫得好,篆刻也相當有造詣,他的作品所鈐之印大多為自己所刻,有人還給他專門出版過印譜。近現(xiàn)代一些著名的書畫家對他的篆刻都投入過關注。據(jù)陳訓明《布依族書法家莫友芝》一文介紹,莫友芝去世后,他的印章由其家人一直珍藏著,后來到了民國年間,有人將其數(shù)十方各式印章結(jié)集出版了印譜。印譜中有民國時期一些著名的書畫篆刻家,如黃賓虹、王福廠等人寫下的評語。莫氏印譜影印廣泛發(fā)行,讓人們對其篆刻藝術有一個比較集中的認識。從黃賓虹等名家對其篆刻藝術的特點抒發(fā)的見解看,他們對其篆刻均給予充分的肯定。黃賓虹先生說:“眲叟喜金石,工篆隸,所鐫印章,使刀亦如使筆,波磔有法,純?nèi)巫匀?,于新安、西泠各派之外獨開生面。”黃賓虹對莫友芝的篆刻的評價是很高的,認為他用刀刻字如同用筆寫字般自如,既講究方法,又在操作過程中顯得很自由,在西泠等各派之外,創(chuàng)立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還有一位叫李尹桑的評價:“欲含皖浙為一手,故神妙獨絕;其款識則類秦漢器鑿銘,遞勁沖和,得未曾有?!币馑际悄阎サ淖田L格是要把歷史上皖派和浙派的刻印風格熔為一爐,非常獨特。在印石的側(cè)面,一般刻印的人,也要像書法作品一樣落款,不過那字是刻上去的??踢@些字,莫友芝則是模仿出土的那些秦朝和漢朝的器物上的銘文風格,非常獨特,很少見到。李尹桑的話,道出了莫友芝敏銳的藝術感,他在篆刻上,能夠廣泛地吸收營養(yǎng),從多方面得到啟迪,塑造自己的個性。(見陳訓明《貴州書畫家簡論》,貴州美術出版社1986年版)上面談到的都是人們對他印章的評價,筆者在此想舉一些自己所看到的實例,談談對他印章的直觀感受。在莫友芝的作品中,有兩方他常使用的印,一方是“友芝私印”,另一方是前面提到過的兩個號—“郘亭”“眲叟”,合在一起刻的印。這兩方印都是白文印,是他模仿漢印風格刻的,可以讓我們看到他學習古代印章所下的功夫。特點是筆畫刻得很粗,筆畫之間的空隙小,即所謂的“滿白”,是漢印中的一種典型風格。這種印往往字刻得方方正正。這種刻法容易讓人感到字比較呆板,既要模仿漢印的特點,又要避免出現(xiàn)的毛病,莫友芝采用了“破”的方法。他的這兩方白文印,都是在印面的上下邊緣,作了一些敲打,使其有殘破感,印面就顯得生動活潑起來。方正飽滿的漢印,只是他的一種印章風格,最近筆者還在網(wǎng)上看到別人介紹的一方莫友芝刻的朱文印,刻著“游方之外”四個字,字刻得超逸勁健、爽爽有神,字的轉(zhuǎn)折之處方圓兼濟。這方印的風格給人的感覺又完全不同于前面說到的兩方印了,筆畫恰恰顯得很纖細,與那種粗筆飽滿的設計構思大相徑庭。他刻的印章讓人感到有如此大的反差,正說明了他技法之多樣,廣泛地學習了多種風格。在這方印石的側(cè)面,他還用隸書刻了款“同治元年眲叟治印”。這幾個刻的隸書字,用“溫雅沉厚”四字來形容非常貼切。對他的隸書比較了解的人,就會感到這幾個字,一如其書法的氣韻。人們把刻印的刀比喻成“鐵筆”,莫友芝在運用“鐵筆”和毛筆上是多么一致,提筆書寫和以刀刻字都讓他融會貫通了。

      對莫友芝的書法和篆刻作上述的介紹后,我們再來談談莫氏家族的其他成員的書法遺墨。

      莫友芝的父親莫與儔,字猶人,號杰夫。在《黔詩紀略后編》有關于他的小傳,在《莫與儔墓志》中有他的生平簡歷。從這些資料中,可知其先祖是在明朝前期隨軍遷入貴州,后來定居獨山的,莫氏家族便落籍在此。他于嘉慶三年(1798)中舉,次年中進士,入翰林院,后任四川鹽源縣知縣。后因為父親去世,回家守孝,便不愿再出去做官,請求改成教職,在遵義府學中任教,以其豐富學識,因材施教,靈活多變、深入淺出的教學方法,達到趣味橫生的教學效果,招引了四方的莘莘學子。道光二十一年(1841),病逝于遵義府學,享年79歲。他的學生尊稱他為“貞定先生”。莫友芝將他那些散存的作品收集起來,刻印成《貞定先生遺集》四卷。書中的內(nèi)容涉及其詩文、名人事跡、地理沿革、社會現(xiàn)實問題等等,富有哲理思辨。談到他的書法,可惜留存到今天的墨跡很少,就貴州省博物館所藏僅見一件行書橫幅,所書內(nèi)容為對歷代詩歌風格的演變抒發(fā)的一段評論。落款:“庚寅秋七月偶書于學齋南窗?!备鶕?jù)莫與儔的生活時段,這個“庚寅秋”,應是1830年的秋天,他正在遵義府學任上。這幅行書在寫法上,并不是行云流水似的感覺,偏工穩(wěn),行筆古拙,筆畫間有條不紊,字里行間透出的氣息,讓人感到作者的學養(yǎng),感覺到一種書卷氣。寫字歷來有書法家的字和文人字之分莫與儔的這幅字,嚴格地說,是一種學者字,是因為飽讀詩書,有著豐富的內(nèi)涵陶養(yǎng)出來的字,看到這種字,不會讓人們?nèi)ヒ詴业囊?,研究他的運筆技巧一定要多么到位。這類字的作者,不一定在書法的學習研究上下過大功夫,但他們的字一定不會寫俗,會傳遞給人們一種讀書人的氣質(zhì)。遺憾的是,我們能夠看到的莫與儔的流傳墨跡實在太少,無法使我們對他的書法通過感性上的認識,從而形成理性上的研究。

      莫友芝的兄弟莫庭芝和莫祥芝,以及他的次子莫繩孫,都有書法墨跡流傳下來。其中,又以莫庭芝的流傳墨跡比較多。

      [清]莫祥之 楷書南宮太史八言聯(lián) 紙本 貴州省博物館藏釋文:南宮畫非筆墨所能,太史文得山水之助。檉塢仁兄大人法鑒,善徵莫祥芝。鈐印:莫祥芝?。ò祝?/p>

      [清]莫友芝 篆書四條屏 紙本 貴州省博物館藏釋文:生而不有,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友芝書課。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如何萬乘之主,以身輕天下?輕則失臣,躁則失君。郘亭眲叟。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天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于江海。子偲友芝。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于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同治戊辰早秋,引書道德言四紙,遙寄鄂生四兄同歲察正,弟莫友芝。鈐?。耗阎ビ。ò祝?子偲(朱)

      莫庭芝(1817—1889)是莫友芝的六弟,字芷升,別號青田山人。幼年時讀書,受到父親及兄長的教導,后來又向鄭珍學習,專研諸如許慎的《說文解字》以及四書五經(jīng)、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的書籍。并在詩詞、散文的創(chuàng)作方面,有比較深的造詣。在黎庶昌所撰《莫芷升墓志銘》,以及《黔詩紀略后編》這些文章書籍中,對其生平得以大致了解。早先想通過科舉之路,來達到“學而優(yōu)則仕”的理想,但是事與愿違,轉(zhuǎn)而教書育人,曾任思南府學教授,晚年在貴陽受聘于學古書院。其他的方面,最令人稱道的是與別人合作編成了《黔詩紀略后編》三十三卷。他在貴陽居住期間,開始收集清代貴州的詩歌作品,和遵義沙灘黎氏家族的一員—黎汝謙進行合作,還邀請了貴陽人陳田介入此項工作。他在撰寫《黔詩紀略后編》中每位作者的小傳時,對這些詩人的生平事跡、趣聞軼事,考證得十分精密詳細。莫氏弟兄對貴州詩歌的收集匯編是做出過貢獻的,因為莫友芝也曾參與編過明朝貴州詩人的作品集—《黔詩紀略》。莫庭芝不僅熱衷于收集鄉(xiāng)邦詩人的詩歌作品,而且他本人在詩詞創(chuàng)作方面也有專集。他有詩集《青田山廬詩抄》兩卷,詞集《青田山廬詞抄》一卷。提到他的書法,與其兄莫友芝不一樣的是,從其作品來看,他似乎專攻篆書、隸書,在其流傳墨跡中,見到的都是這兩種書體。雖然人們公認莫友芝的書法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篆書、隸書上,但從流傳的墨跡來看,各種書體均有,說明他在書法上各體皆擅,具有比較全面的創(chuàng)作能力。莫庭芝則只有篆書和隸書這兩種書體的作品流傳下來。他的隸書墨跡《〈守約說〉隸書橫幅》所書寫的內(nèi)容,是一個叫肖光遠的遵義人撰寫的一篇文章《守約說》,文章的意思是說讀書要有重點、有計劃、有針對性,切記好高騖遠,廣種薄收,收效甚微。肖光遠將這篇文章贈送給他的學生,這位學生請莫庭芝以隸書寫出來。觀此橫卷,行筆讓人感到非常自如,字形筆畫有一種古樸感。貴州現(xiàn)代著名書法家陳恒安曾見到這件作品,贊許為“莫氏佳作”。莫庭芝在這件隸書橫幅中,沒有留下自己的題款,只是蓋了白文印“臣庭芝印”和朱文印“芷升莫六”。他還有一件比較有特色的隸書對聯(lián):“擊劍讀書成底事,狂歌痛飲終其年。”這副七字聯(lián)應屬于古隸,那種作為隸書特點的蠶頭燕尾還不十分明顯,字的結(jié)體較方整,把握著橫筆右端收筆不上挑。除隸書寫的橫幅、對聯(lián)以外,還有中堂、條屏等形式的隸書佳作。和他的隸書相比,篆書的數(shù)量要少得多,就筆者的了解,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是一件寫著十個篆字的作品。這是一本冊頁中,僅存下來的一頁。從落款中可知,寫于1865年,十個字是“文昌氣似珠,太史河如鏡”。寫的是小篆,莫庭芝把這十個字,寫得圓轉(zhuǎn)流暢??上]有見到他更多的篆書作品,不能讓我們對其在篆書上的造詣,有更深的感知。黎庶昌在為他寫的《莫芷升墓志銘》中,說他“君生平工小楷八分書,自得天趣,為文章無存稿”,特別點到他的小楷和隸書別具功力,可惜未見過他的小楷。

      莫友芝的另一位弟弟莫祥芝(生卒年不詳),曾任江寧知縣。關于他的書法墨跡,在貴州省博物館里藏有一副楷書對聯(lián)。觀是聯(lián)明顯地感到其書法的風格承襲淵源,聯(lián)文“南宮畫非筆墨所能,太史文得山水之助”雖是寫的楷書,卻有些行書筆畫連帶的意味,筆畫和字的轉(zhuǎn)折處都帶著方形,筆畫粗細均勻,筆者以為有些吸收趙孟頫的楷書風格,頗似他的《三門記》。

      莫友芝次子莫繩孫(1844—1919),字仲武,號省教。就他個人的經(jīng)歷而言,曾經(jīng)當過駐俄國和法國的參贊,因性情耿介,離開了官場,寓居揚州。他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去整理祖父和父親的文稿,并讓它們能夠付印,廣為流傳。關于他的書法,筆者沒有看到傳世的墨跡,僅見有鐫刻的字跡留下來。他在鳳崗縣城內(nèi)的龍井石洞,書刻下了“龍泉”兩個字,是兩個小篆。筆者見到過這兩個刻字的拓片。莫繩孫寫的這兩個字很像其父的風格,字寫得圓潤光滑,粗細均勻,或許是刻工的問題,顯得有幾分刻板,和莫友芝那種書寫在宣紙上的篆字比較,沒有那種由于在紙上寫字才有的干枯濕潤變化。兩個篆字的左邊刻款“同治壬申獨山莫繩孫”,兩行用隸書寫出?!巴稳缮辍奔赐问荒辏?872)。他的隸書也很像其父的風格。從這處刻字,似乎管窺到他的書法繼承家學,直接受到父親的影響。他的這兩行隸書落款行筆有變化,在字的處理上比較大膽,筆畫寫得有粗細之分,形狀上大小參差。其中“申”字的豎筆寫得較長,一筆寫下來,一字占據(jù)了兩個字的位置。這種打破常規(guī)的排列處理,活潑跳躍,沖淡了兩個篆字過于嚴整的視覺感。

      莫氏家族的書法,從留存的墨跡來看,家族書法以篆隸二體的成就為主。從其影響之大、作品存量之多、贊譽之高論,以莫友芝為中心,成為這個家族書法的代表人物,其他家族成員的書風大都與他較為接近,形成了以他為代表的莫氏家族風格,在清代貴州成為令人矚目的家族書風。

      猜你喜歡
      篆書書法
      書法篇
      大理文化(2022年8期)2022-09-27 13:38:02
      書法
      大江南北(2022年9期)2022-09-07 13:13:48
      書法欣賞
      求知(2022年5期)2022-05-14 01:28:58
      書法
      娘子關(2022年1期)2022-03-02 08:18:42
      張曉東《篆書國有歲以團扇》
      藝術學研究(2021年2期)2021-07-30 23:01:58
      薛公度篆書“無相庵”題字
      魯大東篆書蘇軾“人生十六樂事”
      鄧石如篆書《唐詩集句》
      老年教育(2019年9期)2019-10-12 00:44:50
      Understanding Chinese Characters
      Special Focus(2019年5期)2019-06-12 02:35:54
      書法欣賞
      吐魯番(2018年1期)2018-06-12 07:15:26
      剑河县| 丰台区| 陕西省| 苏州市| 新安县| 会泽县| 宜兰市| 勃利县| 汪清县| 太湖县| 福鼎市| 宜都市| 樟树市| 南陵县| 遂溪县| 武汉市| 淳化县| 昆明市| 赫章县| 南皮县| 株洲市| 砚山县| 尚志市| 遂溪县| 新晃| 夹江县| 罗平县| 新巴尔虎左旗| 丰都县| 天水市| 澎湖县| 同仁县| 盐池县| 江川县| 屏东市| 罗城| 宁强县| 安岳县| 靖安县| 石城县|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