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佳
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的信息學院以其創(chuàng)造性前沿研究和創(chuàng)新性教育項目名聞于世,是美國公認的圖書館學情報學一流學府,一直以來穩(wěn)坐全美圖書館學情報學專業(yè)學院第一的位置。因此,長久以來,伊大信息學院成為國內圖情人心中的圣地,這里也因此被國內圖情人戲稱為“又愛又喜”的地方。作為本、碩、博均為圖書館學專業(yè)的圖情人,伊大信息學院無疑也成為我夢中的“詩和遠方”。2018年7月,有幸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的資助下,懷揣著求知與激動叩開了伊大的大門,來到這個令人充滿敬畏與向往的地方,開展為期一年的訪問學習:
在伊大的兩個學期,按照學校對訪問學者每學期可選不超過兩門課程的要求,分別選擇了線上、線下兩種形式的四門研究生課程,對美國高校線上、線下教育有了更為感性的認識,也對美國的“信息組織與獲取”等專業(yè)基礎課程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與通常國內稍顯嚴肅認真的上課形式不同的是,這里的課堂氛圍自由寬松、教學形式也是風格迥異:在線課程并沒有因為師生異地而影響教學效果,blackboard教學系統(tǒng)使得老師在講課時能實時關注到學生提出的問題并給予反饋,分組討論時,老師也能夠隨時切換到各學生群組,了解課堂討論的情況;線下課程除了課前有大量需要研讀的重要參考文獻外,更有多位老師同時授課的有趣模式,同一門課程的不同老師會針對自己的研究興趣和擅長領域或邀請相關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或組織各種形式的專題討論。最難以忘懷的是那些一絲不茍備課的老師們、遇到極寒天氣還堅持給同學們上課的Linda Smith教授、每逢上課必西裝革履的老教授Terry、上課風趣幽默還時不時講起自己人生感悟的老師Martin,當然還有課下認真研讀思考、課上積極提問并參與討論的同學們……,深深體會到師生的共同努力與有效互動,更加體會到了教學相長的重要性。
作為有著上百年歷史的伊大圖書館系統(tǒng),總是短暫的,有伊大信息學院優(yōu)秀教師參與理事會治理的當地公共圖書館也必然不會差,暑假里往返公共圖書館成為每天的必修課。然而,當地人的閱讀時光卻不盡然。除了當地公共圖書館開展的常規(guī)閱讀項目外,還有各圖書館持續(xù)推出的近3個月的暑期閱讀項目、家庭或團體閱讀活動、“在農貿市場上閱讀”的活動,除了藏書量位居世界公立大學之冠外,還有號稱全美最大的工程學院圖書館,以及擁有豐富中文館藏的東亞圖書館等。伊大圖書館常常會有定期、不定期的各類展覽,成排的電子游戲、漫畫書、動漫光盤、電影、party必備的各種桌游等,學生們可以在指定的就近圖書館中統(tǒng)統(tǒng)把他們免費帶回家。此外,伊大圖書館的各種數字化項目將館藏的不少紙質文獻資源進行了數字化,數字化館藏不僅在校師生可以查閱,即使校外人員也可以在Google book上進行在線閱讀。如此豐富的館藏加持,再加上當地的香檳公共圖書館、厄巴納公共圖書館與當地機構合作開展的動物展演、小型演唱會、話劇演出、互動表演、有趣的手工課、分年齡段的學齡前兒童活動、包括求職在內的各類培訓講座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得伊大的學習、生活格外充實。
在圖書館地毯上席地而坐看書的幸福時光以及由當地健康中心在各社區(qū)開展的“GREAT Start”閱讀活動、當地教育機構在社區(qū)幼兒園和社區(qū)中心開展的暑期閱讀夏令營、香檳公共圖書館走進社區(qū)的“鵝媽媽”閱讀送書活動、各醫(yī)院和診所專設的閱讀角,還有公園、商場等公眾方便到達的公共場所中大家自發(fā)設立的書箱,以及社區(qū)住戶自己組織開展的家庭讀書會等活動,可以說,香檳-厄巴納的閱讀無處不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Little Free Library”,這是我在社區(qū)公園散步時無意中看到的,這個精美的小木頭書箱和里面各式各樣的以繪本為主的書籍瞬間吸引了我的注意。此后的生活中,我又在鄰居家門口、公園里、廣場上,甚至厄巴納公共圖書館等更多的地方發(fā)現了這個名為“Little Free Library”的各式小書箱。所有人可以通過附近的小小免費圖書館獲取圖書,同時也可以將家中的圖書通過小小免費圖書館與他人進行分享。從娃娃抓起的閱讀理念使得讀書與日常生活在這里相得益彰、自然暢快且濃厚愜意。
一年時光雖長猶短,在伊大消防學院阮煉館長和信息學院Linda Smith教授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導下,我不僅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還收獲了很多知識與朋友,更使我對西方文化有了更為深切的了解和體會,由是感激!回想起這一路的鮮活記憶,無限感慨。最后,在此向陪伴我走過這段路途的所有人致以由衷的謝意!此等經歷彌足珍貴,永生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