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威
摘要:通過解析十七世紀英國議會頒布《權利請愿書》的歷史背景,分析該憲法文件的歷史意義。
關鍵詞:《權利請愿書》;查理一世;英格蘭議會;王在法下
1627年英國《權利請愿書》是查理一世在位時通過的一項憲法文件,規(guī)定了君主不能侵犯臣民的一系列自由。《權利請愿書》的核心精神是國王未經(jīng)議會同意不得征稅和法律至上的原則。
英國自古建立的就是一種有限王權。君主的權力要受到教會和貴族的制約。國王只不過是貴族中的第一人,因此形成了“王在法下”和“王在議會”的傳統(tǒng)。1603年,都鐸王朝的伊麗莎白女王去世且無子嗣,王位由統(tǒng)治蘇格蘭的詹姆士繼承,史稱詹姆士一世,英國進入了斯圖亞特王朝統(tǒng)治時期。
詹姆士一世及其子查理一世一改伊麗莎白女王時期的諸多政策,極力宣揚“君權神授”,主張君主的絕對權力,認為君主只對上帝負責,不受外界干預和臣民約束,甚至可以干預法律的效力。這種要求加強君主專制的意圖,不僅違背了英格蘭的歷史傳統(tǒng),也與當時英國資本主義不斷發(fā)展、新興階層追求自由的主張背道而馳。絕對王權與自古形成的有限王權理念相抵觸,引發(fā)了新興階層的不滿。
同時,由于詹姆士一世父子的奢侈和不善理財,以及對外戰(zhàn)爭造成龐大的軍費開支,王室債臺高筑,于是國王開始濫封貴族爵位,提高民間賦稅。這兩個舉措雖滿足一時需求,實際上卻是飲鴆止渴。隨著貴族數(shù)量的急劇增加,各級貴族身份貶值,引起整體貴族階層的不滿。而提高賦稅既是對民眾的壓榨,又因其未通過議會,極大地惡化了國王與議會的關系。英格蘭議會自產(chǎn)生起就是作為制約王權的力量而存在,議會擁有批準稅收的權力,只有經(jīng)議會同意,國王方能增加賦稅。然而,詹姆士一世不經(jīng)議會批準肆意征稅,開罪議會,國王和議會的矛盾開始不斷升級加劇,至查理一世時期達到頂峰。國王授予他的寵臣專賣權、特許狀的做法,更是破壞經(jīng)濟,引起朝野反感。
1625年,詹姆士一世去世,其子查理一世繼位。查理一世上臺后,濫用監(jiān)禁和征稅的權力,強制推行借貸政策,導致國內社會緊張,為了滿足王室無止境的揮霍,查理一世即位不久,便下令向富人借貸,并逮捕拒絕借貸的人。議會也不甘示弱,為了抵制國王的濫權行徑,于1627年通過了《權利請愿書》。同時,議會開出了35萬英鎊的價碼,換取國王批準《權利請愿書》。債臺高筑、急需用錢的查理一世為獲取這筆款項,迫于壓力勉強接受了議員們提出的《權利請愿書》。請愿書主要由下院議員起草,起草人包括愛德華.庫克爵士、約翰.皮姆爵士、約翰.塞爾登爵士、約翰.埃利奧特爵士。
《權利請愿書》總計有六個條款:
第一條列舉了國王濫用權力的行為;重申了以往限制國王征稅權的法律;強調非經(jīng)議會同意,國王不得強行征稅和借貸。
第二條規(guī)定,“反自由人除經(jīng)其同儕之合法裁判,或依國法外,皆不得加以逮捕、監(jiān)禁或剝奪其管業(yè)權、各項自由及自由習慣,或置諸法外,或加以放逐,亦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毀傷。任何人除經(jīng)依法律正當程序之審判,不論其與環(huán)境狀況如何,均不得將其驅逐出國,或強使離開居住之采邑,亦不得予以逮捕、拘禁,或取消其繼承權,或剝奪其生存之權利”。重申了《大憲章》中有關保護公民自由和權利的內容,規(guī)定非經(jīng)同級貴族的依法審判,任何人不得被逮捕、監(jiān)禁、流放和剝奪財產(chǎn)及受到其他損害,這是對英國臣民人身自由和權利的一種保障,防止人身權利受到侵犯。
第三條規(guī)定海陸軍隊不得駐扎在居民住宅,不得根據(jù)戒嚴令隨意逮捕自由人。
第四條規(guī)定不許隨意對任何人判處死刑。
第五條規(guī)定非經(jīng)議會同意,不能強迫任何人繳付任何貢金、貸款、獻金、租稅或此類負擔。
第六條規(guī)定不利于臣民的裁決、行為和措施不能作為法律先例。
《權利請愿書》是議會爭取自由和權利而與國王進行斗爭所取得的勝利成果,是英國歷史上最早的人權法案之一。但在事實上,國王查理一世之所以當時接受它,僅僅是以此來換取議會批準的補助金,并不準備真正實施這一法案。因此,當議會批準了補助金后,而在關于征收船舶噸稅和每磅稅等方面國王堅持享有特別征稅權引起議會抗議時,查理一世一怒之下,下令解散了議會,英國進入無議會統(tǒng)治時期,《權利請愿書》也被國王棄之腦后了。
《權利請愿書》是英國重要的限制王權的法典之一,是英國自由保障的四大憲章之一。它明確了議會在英國政治中的作用,從而在許多條款中限制王室特權,市議會爭取自由和權利與國王進行斗爭而取得的勝利果實?!稒嗬堅笗窞橛罱K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做出了重要貢獻。
《權利請愿書》是一份用以保衛(wèi)民眾基本權利和自由的偉大的憲法性文件,它限制了國王的權力,確認了臣民的權利。它宣告任意監(jiān)禁的違法性,強調人身保護法令的作用,符合英國新興階層的法理訴求。它申明在沒有確實理由表明某人依據(jù)法律對某事件負責的情況下,任何自由人都不得被監(jiān)禁或拘留,它涉及、確認并保護了人身自由權,促進了英國民主制度的發(fā)展和完善。
當斯圖亞特王朝君權神授理論挑戰(zhàn)有限王權理念時,實際上卻為限制王權提供了契機?!稒嗬堅笗返钠鸩菡邆冋J為他們只是在重申1215年《大憲章》中有關保護公民自由和權利的內容,其實他們與時俱進,增加、擴大了公民的權利。《權利請愿書》是限制王權和擴大公民政治權利的憲法性法律。正是由于斯圖亞特王朝的君主漠視臣民權利,并對有限王權原則發(fā)起挑戰(zhàn),才直接導致了英國17世紀的決定性內戰(zhàn)。內戰(zhàn)結束后,議會對《權利請愿書》重新解釋,賦予其新的內涵,并將其認定為英國憲法的淵源之一。它與《人身保護法》和《王位繼承法》等憲法性法律,連同政治慣例、司法判例一起構成了最早的不成文憲法?!稒嗬堅笗返闹卮髣倮?,使英國人得以將中世紀的個人自由觀念和個別人的特權觀念,轉變?yōu)樗腥讼碛械默F(xiàn)代公共自由概念,自由成為政府不得侵犯的普遍權利。界定自由權利的法律能夠約束政府。這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巨大成就。
參考文獻:
[1]? C. Roberts?? 《英國史 V1. Prehistory to 1714》,2013
[2]? R. Cust “1628年的查理一世,樞密院和議會” 皇家歷史學會年刊,2012
[3]? L.J. Reeve?? “《權利請愿書》的法律地位”?? 歷史學年鑒,2006
[4]? J.A. Guy? “《權利請愿書》淵源之重審”歷史學年鑒,1992
[5]? W.L.S.Churchil? ?《英語民族史》卷二,1956
(作者單位:江漢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