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有七只“寶貝”得不行的瓷茶杯。
聽爺爺說,那是他從前在老家的山溝溝里時,他的爸爸傳給他的。
爸爸告訴我,那杯子本該有10只,幾十年前的一場波折,碎了三只。我感到好奇,央求爸爸告訴我其中的故事。
40年前。
爺爺在村小學擔任班主任一職?!鞍嘀魅巍比齻€字,在當?shù)厥且粋€神氣的詞語。可即使如此,也改不了爺爺是未轉正教師的事實。爺爺勤勤懇懇,只為了等到轉正的那一天。
爺爺認真負責,很用心地教學生。他教的班級在全鄉(xiāng)11所小學的測評中獲得第一名,這讓學校的老師和村里的人都交口稱贊。一次,爺爺?shù)弥艘荒旰筠D正的喜訊。當時的爺爺,已三十幾歲,卻在眾人面前,喜極而泣。
很快,半年過去。離轉正的日子愈來愈近,爺爺也愈加興奮。一日晚上,他與一同事把酒言歡,其中一位同事粗嗓子吼了一聲:“我說,你覺得咱村支書怎么樣?”爺爺酒后連話都說不利索:“他?我嘛……就……就那樣吧……”說完便一倒頭在桌子上打起了呼嚕。最后,是奶奶用瓷茶杯盛了熱水喂他喝下,他才醒來。
過了幾天,應是個晴朗的日子。爺爺興致大發(fā),擺著瓷茶杯在家門口啜水。場景微微透著寒酸。說是家門口,在外人看來,會聯(lián)想到經(jīng)受了暴風雨后的單薄可憐的破馬棚。明明連茶葉都沒有,卻要如品茶一般品水。但爺爺并不在意,坦然地過著貧窮又快樂的日子。
爺爺突然看見了前幾日一起喝酒的同事。他眉飛色舞卻又強裝難過地告訴爺爺,那日的醉話,被村支書聽了去,村支書因此氣得臉發(fā)青,認為爺爺不領好意,可能對爺爺不利。要知道當年的村支書在村里可是個能“一手遮天”的人物。
數(shù)日后,村支書收回了爺爺轉正的機會,從此,把爺爺和他唯一如草一般的希望,踢出了村小學。
爸爸說,那天的爺爺,真的很落魄。
失意的爺爺如游魂一般飄進家來,倚在門框邊,眼睛如結了翳一般,暗淡無色?!斑恕币宦?,爺爺?shù)诘厣?,什么也不說,只是搖頭,嘆息,像是對爸爸和奶奶,又像是對自己:“沒了……都沒了……茶杯……留它有什么用……”
爸爸以為爺爺要茶杯,便小心翼翼地端來三個放在桌上的茶杯。哪承想,爺爺情緒失控,抄起那三個杯子便往墻上砸?;椟S燈光中透出美麗色澤的茶杯,在觸碰墻的那一瞬間,破碎成一片片。
爺爺愣了。他轉而知道自己失了手,竟落下了一顆顆晶瑩的淚珠,邊哭,邊拾起碎片,用自己的粗衣裳輕柔地擦拭著。連奶奶也沒見過,爺爺?shù)氖秩绱藴厝?。爺爺拾起它們,放在了家里唯一墊了軟布的盒子里。
自此,再無那個知書達理的爺爺。他一蹶不振,在后面的幾個月里,常窩在家里的一角,借酒澆愁。奶奶看著也沒有辦法,只能順著爺爺。
爺爺喝酒,也用茶杯。一口濁酒入喉,余下的只有空杯和辣人的感覺。喝完酒,他就會摸碎掉的茶杯,摸著,摸著,就摸出了淚。
爺爺開始了整日扛鋤頭下地的生活。他不再反抗,而那七只杯子,再沒有動過……
后來伯伯在城里買了房,爺爺帶上了那七只茶杯。有事無事,總愛喝幾口茶——辛苦了大半輩子,終于喝到茶了,終于成了享清福的人。
我和父親在外地,過年回家時,平日里不茍言笑的爺爺臉上溢滿了笑。出去聚餐,下樓時爺爺險些踏空摔倒,大家很緊張地護著爺爺,爺爺卻不以為然,執(zhí)意拉著我到伯伯家和他一起去品茶。
爺爺煮茶很熟練,很快就好了。爺爺小心翼翼地端來一杯茶,養(yǎng)的貓兒蹭過來,害得爺爺站不定,恍惚間,一聲清脆的“啪”在地面響起,伴著縷縷熱氣。
爺爺悵然若失,像是對我又像是對自己說:“這人是怎么了呢?”
怎么了呢?爺爺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