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偉
摘? ?要:當大果型西瓜采用露地技術進行種植時,在生長過程中容易遭受多種環(huán)境性影響,如高溫多雨的氣候、濕度較高的土壤、瓜秧易爛等,由此大大降低西瓜的產出量。而當采取棚架式種植技術時便能有效避免以上問題,通過相關專家栽培種植的實踐歷程,從棚架茬口的安排、初期品種的選擇、地塊施肥規(guī)劃、生長期育苗壯果、搭建棚架的技術、如何定植和定植完成后的管理方法、防御和治理病蟲害以及后期的適時采摘等大果型西瓜露地棚架式種植技術相關方面展開論述與總結,闡釋了其關鍵技術要點所在,從而為大果型瓜種植戶及瓜農提供可靠性參考。
關鍵詞:大果型;西瓜;露地架棚式;種植技術
1? ?茬口的安排規(guī)劃
該項技術適用于任何方位的露地茬口,如對麥瓜進行套種、地膜覆蓋應用等。本文以冬季閑地、早春茬口為重點,介紹大果型西瓜露地棚架式種植技術。
2? ?西瓜品種的擇取
應用露地架棚式種植技術的瓜果同樣需要具備優(yōu)良品質,如擁有較為廣泛的適應性、較強的抗逆性、長勢可觀、品質好產量高等,具備以上良好品質的瓜果品種有“龍卷風”和“新機遇”等。
3? ?種植地施肥
露地種植與栽培大果型瓜果適宜在地勢偏高、土壤肥沃、排水灌水方便及重茬率較低的沙質土壤為種植區(qū)域,開挖地長、寬、高,肥料品種選擇以及施肥時間都需予以高度重視。
4? ?育苗助種
在播種之前用45℃的水對種子進行溫燙,為達到常溫,需一邊倒水一邊攪拌,并將溫度為10℃的磷酸三鈉溶液與種子同浸20min左右,用清水洗凈。之后保證其處于30℃左右溫度下發(fā)生催芽作用,且每日定時溫水沖洗,當種子露白70%左右方可下地。播種時間可以是3月上旬或4月中上旬。若選擇后者,則應于天氣晴朗、墑情優(yōu)良的條件下,依據植株之間的距離于瓜壟之上每穴讓2粒左右的露白種子下地,在上方蓋土1cm左右,并加之地膜,則露白種子將于2~3d后出苗[1]。
5? ?棚架的搭建
所搭建棚架的寬度與長度都有相應的依據可供參考。其中寬度應當與行距相適應保持1.2m左右,而長度則應當與地塊相適應,以高度為1m的樁為標準種植1株,而樁頂處則運用橫梁進行東西方向及南北方向的橫穿加以固定。同時,注意棚架的寬度要以粗細與雞蛋等寬的兩根木棍將其分為3部分,棚架長度則以行距為制定參考物,進行連貫性的固定。需要注意采用質量高的木棍,保證其耐用性強,使后期吊瓜工作不出現差錯,防止木棍斷裂致使瓜果落地而遭受損失[2]。
6? ?定植和肥水管理方法
6.1? ?定植概述
保持植株距離為60cm,行距為1.5m,在范圍內控制數量至800株/667m2。
6.2? ?肥水管理
大果型西瓜的生長能力強,在其生長過程中需要著重控制灌溉水量和施肥量,直到干旱才澆水,干旱度太高則澆小水。瓜果大小與拳頭一般時,進入果實生長黃金期,視具體情況及時施肥與澆水,澆水面積一旦達到667m2,則追加施以大約硫酸鉀型復合肥20kg。同時注意雨天過后,及時進行排水處理,防止積水淹過根系致其缺氧而最終導致瓜果死亡。為促進瓜果內部糖分進行轉化,提高西瓜口感和甜度,在果實準備達到成熟期的10d之前,不再對瓜果澆水,提升瓜果品質。
7? ?關于預防治理病蟲害的闡述
露地種植西瓜多遭遇高溫多雨天氣,由此致使病蟲害多發(fā),嚴重影響瓜果品質,降低了瓜農收入。疫病的防治方法有如下幾點:其一,落實科學合理的輪作體系,對種子進行消毒。其二,及時清潔種植園,整理枝條,集中燒毀存在病殘現象的植物,并保證瓜園通風性強、光照好。其三,對種植地肥水加強管理。其四,每次大雨過后,將濃度為85%的疫霜靈500倍液和濃度為72%的霜霉疫凈進行合理適時的輪流使用。
8? 后期適時采摘
露地種植的西瓜達到完全成熟以后,瓜果韌性降低,易損傷,由此貯藏難度提高,容易出現空心瓜、甜度降低、甚至瓜果腐爛。采用露地棚架式技術的大果型瓜果于成功授粉以后30d左右即可成熟,可以做到依據不同的瓜果品種進行科學合理的適時采摘。關于采摘工作的時間段,應當選擇于傍晚展開,這樣有助于使果實降溫,同時具體工作過程中切記在瓜頂端留下一定長度的藤蔓,達到減少蒸發(fā)和避免感染的效果。
參考文獻:
[ 1 ] 李小英.山旱地西瓜深溝覆膜種植技術[J].西北園藝(綜合),2019(3):21-22.
[ 2 ] 李幸.無籽西瓜高產種植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9 (5):50.
(收稿日期:2019-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