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聰引
◆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的全國教育大會中發(fā)表重要講話,他指出:“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yè),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做老師就要執(zhí)著于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眱?yōu)秀的教師不僅有扎實的專業(yè)知識和文化素養(yǎng),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負責任的心。教師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教育是為了學生能夠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只有老師關心體貼、尊重認可學生,才能達到“真誠奉獻,傾注愛心”的目的。
◆關鍵詞:真誠奉獻;傾注愛心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切教學方法的誕生都源自于教師對于學生的熱愛,從古至今教育的方式可能都在不斷地變化,但關于愛的教育一直沒有變過。教師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奉獻的集體,教師的愛對于學生來說是最好的動力,它能夠使學生自立自強、熱愛學習,同時,學生也十分愿意和有愛心的教師交流,便于教師了解到學生最真實的生活學習情況。為人師表需要以真誠奉獻為基礎,在對學生的教育上傾注愛心,才能得到學生的尊重與敬仰,也才能對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起到一個好的引領作用。
一、尊重、鼓勵學生
教育教學實踐中,學生難免會出現過失或錯誤。當我們的學生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教師應該冷靜些,以寬容慈愛之心在愛護學生的基礎上教育學生,切忌諷刺、挖苦、謾罵,甚至體罰等簡單粗暴的做法。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和對于問題的看法,教師首先要保持一個尊重的態(tài)度,學生處在一個學習的階段,對于問題的看法肯定不全面,教師需要在學生出現問題的時候提出建議,積極引導,向解決問題的方向轉移,鼓勵他們完成。教師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肯定要做到嚴格要求,但學生犯錯誤后,要積極的勸導,以建議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情感。
學生唐盛超平時生性好動,上課喜歡做小動作,常常影響課堂紀律和教育質量。一節(jié)數學課上,我正講到精彩之處時,發(fā)現他卻專心致志地在畫畫。我先停止講課,做了個深呼吸,調節(jié)了一下情緒,然后走到他面前,看了看他的畫后,親切地對他說:“你畫得很好,可是畫畫的時間選得不對,下課以后再畫,好嗎?”他先是一愣,然后羞愧地將畫收了起來。對此,我沒有采取強行抑制的辦法,而是給予寬容疏導。只有寬容學生,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才能贏得他們的信任,才能與他們溝通,才有可能為社會多培養(yǎng)一些像牛頓之類的人才。
二、關心、愛護學生
在我二十一年的教育歷程中,雖然我的教育方式比較嚴厲,但對于學生更多的是關心和愛護,用一顆寬容的心去對待每一位學生。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保障,在教育的過程中,如果做到師生之間互相關愛,教學的氛圍勢必會變得更加輕松愉快。作為一名有責任心的教師,需要做到的就是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成長,如同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學生的心一般是單純美好的,也是敏感的,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多一點關愛,會讓他們感受到溫暖。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如果有學生生病請假,教師可以去家訪,如果家訪不方便的話,也可以打電話問候學生的情況,讓學生在生病時,知道不僅有父母的關懷,也有老師的在意,心情也會更好,恢復的更快,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了良好的師生友誼。日常的問候也是重要的,簡單的提醒也能使學生感受到溫暖。天氣變化大的時候,教師的一句“天冷多加件衣服”;春季病多發(fā)季節(jié)的一句“注意流行感冒”;下雨天放學的一句“下雨天注意路滑,回家注意安全”;夏季的一句“注意通風,防止中暑”等等,雖然只是簡單一句提醒,卻是教師對于學生真愛的體現。工作期間,我經常幫留守兒童梳頭、修補棉衣、贈送襪子,我希望以我的微薄之力讓這些留守兒童感受到更多的關愛。對待教師愛的表現,學生也會有回報,那就是更加積極的去學習,用更加優(yōu)異的成績去回報教師,雖然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但學生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
三、平等、認可學生
教育應當是平等的,不論一個學生成績的好壞、身體是否有缺陷,都應當被認可。有一則故事:一位母親帶孩子逛商場,孩子總是哭,母親也不明白原因,直到母親蹲下身子為孩子系鞋帶時才明白,孩子哭是因為孩子根本看不見各種各樣的商品,只能看見商場里人們的腿腳。在這則故事中,教師就像是這位媽媽,而學生就是這個孩子,教師的身份決定了教師看到的高度與學生不同,學生還處于學習的階段,需要教師的引導。但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對于學生能力的掌握,只考慮到學校安排的任務,而沒有照顧到大多數學生能看到的高度,偏離了實際情況,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師的節(jié)奏,影響了教學的質量,而且大多數學生還會與老師形成隔閡。在教學中,尤其要注意兼顧尖子生、中等生與后進生的不同感受,對待尖子生,可以要求高一些,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一定的思維和素養(yǎng),對于中等生,要求學生必須掌握課本基礎知識,打好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慢慢尋求進步,對于后進生,要求學生一步一個腳印的掌握某個知識點,循序漸進的積累,不可過于責備,多給予關愛。無論哪個階層的學生,對待學生的觀點,教師都應當以一種鼓勵的態(tài)度,認可學生的看法,出現了問題,及時的糾錯和提醒,引導學生共同進步。
四、結論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需要做到尊重、鼓勵、關心、愛護、平等、認可學生,為教育事業(yè)努力奮斗,時刻為學生的未來而著想,不求回報,甘于奉獻,建立良好的師生友誼,時刻銘記“用微笑對待學生,用真誠感動學生”。
參考文獻
[1]張帆.傾注愛心 ?精心育人[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1):27-28.
[2]裴香寧.傾注愛心,精心育人[J].神州,2013(7):135.
[3]王春暉.傾注愛心 ?收獲希望[J].黑河教育,201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