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J
1.夸孩子可以后天形成的品質(zhì)
我們習(xí)慣的夸獎方式之一,就是“寶寶好聰明”。但“聰明”這個品質(zhì)更傾向于天生,這樣的夸獎容易讓孩子怕輸,不敢接受挑戰(zhàn)。因為他覺得“是我聰明才會被夸獎,那我一定要避免做錯事,不做任何讓我看起來不聰明的事”。所以,夸孩子“聰明”,不如夸他“努力”“動腦筋了”這類可以后天改善的品質(zhì)。
這是夸獎準則中最關(guān)鍵的一條,當你拿不準夸獎孩子是否夸得正確時,不妨問問自己:我夸的內(nèi)容是天生的,還是后天可以控制、改變的?
2.使用描述性語句,強調(diào)努力的標準
有些父母習(xí)慣籠統(tǒng)地夸獎,比如“畫得真好!”這樣的夸獎,孩子不知道被表揚的地方是什么,從而不清楚今后努力的方向。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我喜歡你畫畫時拿筆的姿勢,很標準?!边@樣孩子就知道了“我握筆的姿勢很好,那我要保持這樣的姿勢”。
這個方法特別適用于你希望孩子改進的地方。比如,小D有段時間總是依賴我?guī)退瓿善磮D,有一次她自己完成了,我就認真地和她說:“小D好棒,你完成了拼圖,而且全部是自己做到的!”其實對于這件事,我夸獎的內(nèi)容可以有很多,比如“動了腦筋”“專心致志”等,但我特地挑了“獨立完成”這一點,是因為我著重想提升她這個品質(zhì),讓她今后對“獨立完成”這件事產(chǎn)生動力。
3.不要輕易夸獎太容易完成的事
有的父母3句話不離夸獎,孩子做了一件特別平常的事都會大肆夸獎,“哇,寶寶會拍手了,好棒!寶寶吃飯了,真好!”這樣高頻率的夸獎,會稀釋夸獎的激勵性。孩子們很聰明,他們知道什么是需要通過努力才能完成的事,什么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當我們夸獎他們輕易完成的事時,他們會疑惑,“到底是媽媽太笨了,沒發(fā)現(xiàn)這件事很簡單,還是她覺得我很笨,完成了這件小事都‘很棒呢?”久而久之,孩子會對你的夸獎產(chǎn)生免疫,覺得你其實“沒眼光”,不懂欣賞。
4.不要過度夸獎孩子本來就喜歡的事
小D特別喜歡和我的朋友一起就餐,每次看到她乖乖地坐著和我們吃完整頓飯,我就會夸她,“小D是個大孩子了,可以一直坐著和我們吃飯。”
后來,小D的認知老師知道了這件事,提醒我,雖然孩子注重餐桌禮儀需要鼓勵,但是要把握度。因為,不吵不鬧和大人一起吃飯這件事是小D本身就喜歡的,如果頻繁夸獎,會讓孩子對自己行為的動機產(chǎn)生疑惑,“我到底是真的喜歡這件事,還是希望得到父母的表揚才做的呢?”有的孩子會因此改變對這件事的看法,甚至變得不再喜歡這件事了。
5.避免和他人對比的夸獎
父母們經(jīng)常會犯一個錯誤,夸獎時進行比較,“你比哥哥完成得快,真棒!”這樣的夸獎讓孩子的關(guān)注點變成了“超過別人”,而不是掌握這項技能本身。這樣,他們的動機容易走偏,認為只要贏過別人就是好的。久而久之出現(xiàn)怕輸、好勝心過強的問題。
養(yǎng)育孩子的過程中,很關(guān)鍵的一點是讓孩子認識到,可以通過努力讓自己不斷進步。這樣的思維模式是孩子一生的財富。為了獲得這筆財富,父母正確夸獎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讓我們一起學(xué)起來吧!
邱寶珊薦自《婚姻與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