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芳芹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這樣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當我們把辛辛苦苦改好的作文本發(fā)下去的時候,學生都出現(xiàn)一樣的動作一一看完等第后,隨手就把作文本子塞進書包里。雖然老師改得很認真,有眉批、總評,還有修改用得不恰當?shù)脑~、有語病的句子、有問題的段落等??墒抢蠋熁嗽S多功夫的回報幾乎等于零。因為學生并不能真正領會教師批改的意圖。因此,傳統(tǒng)的習作評價方式是低效的。
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習作評價“可以是書面的,可以是口頭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評語表示;還可以綜合采用多種形式評價?!边@就給語文教師非常寬松的手段,同時,也給語文教師“松了綁”“減了負”,變傳統(tǒng)的學生習作老師主動評改、學生被動看,為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互動評價。這樣既沒有放棄教師習作評價的指導權,又沒有忽略學生的自評自改權,還使得學生樂于表達,敢于思考,真正實現(xiàn)把寫作的靈魂還給學生。
一、教師評價——授以評價之道。
1.多欣賞,樹信心。
心理學家威廉·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品質,是被人欣賞的渴望。”作文是學生的勞動成果。老師真誠的鼓勵,是幫助學生樹立寫作信心的源泉,更是教師與學生心靈互動對話的根基。“數(shù)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苯處熞朴谟靡浑p慧眼去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哪怕只是一句描寫形象細膩的語句,一個表達生動貼切的詞語,甚至是一個準確的標點符號,都應以充滿激情和希望的評語,來肯定他們的成績,增強他們不懈努力的信心。
例如:在一次寫作課上,我指導學生寫習作《乒乓球跳“龍門”》,一個學生這樣寫道:“只見乒乓球略微動了一下,好像一個剛醒的小娃娃,伸了一下懶腰,轉了一個身,又呼呼睡去了。同學們一看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我頓時羞紅了臉,急忙“選”下講臺……”這篇文章的最亮點就是這個比喻句的運用,我這樣評價:在你的筆下,普普通通的乒乓球竟然變成了可愛的娃娃,這個比喻真是太貼切了!讓我的眼睛為之突然一亮哦!
2.評到位,給啟發(fā)。
教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給學生的評語要寫得具體明確,要抓住學生習作中的主要問題進行點評,又要給學生指明方向,使學生有所啟發(fā)和收獲。因此,教師的評語在無形中還肩負著評價和導向的作用。精妙的評語,有的放矢,既能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又能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往往比作文前的指導更為有效。例如,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那些所謂的“逗號先生”,就是讓人很大頭的一個群體。這類學生大都不會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甚至整篇文章一直用逗號逗到底。對于這樣的文章,我常常寫上這樣的評語:讀你的文章,我得一口氣讀下來,感覺非常累哦!你總得讓讀你文章的人休息一下吧!如果你能在文中合適的地方,把幾個逗號改成句號、感嘆號等,我想一定會為你的文章增色不少的!
這樣的評價使學生明白了作文中的不足,從評語中受到啟發(fā),懂得該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也就可以真正學到作文的技能,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二、生生評價——營造賞識的氛圍。
1.張貼展示,全體參與。
讓每個學生的作品都張貼在墻上或展示在課桌上,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習作的閱讀和評價。學生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感受和理解。在閱讀同學的習作時,會與小伙伴一起,對各習作評頭論足,津津樂道。
而每個小學生都有好勝心,他們都想爭取伙伴們的贊許,非常在乎同學對自己習作的評價,渴望與別人無聲的競爭。我也注意到,有幾個開朗外向的學生,一看到同學閱讀他們的文章,就馬上跑過來,問長問短的;幾個靦腆的,則縮短距離,側耳細聽之。因此,每一個人都在同學對自己習作的“評頭品足”中,激勵鞭策著自己“我要寫好”。
在這個互動的環(huán)節(jié)中,每個學生都是小小評委,每一個學生又都是被評論者。
2.品悟發(fā)現(xiàn),精品賞析。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睂W生的閱歷不同,接觸事物的方式手段不同,世界觀和價值觀不同,他們對事物的感觀更有自己獨特的一面。
老師可以利用學生全體閱讀時間,鼓勵學生努力發(fā)現(xiàn)自己或他人習作中的閃光點,最為得意的語句可以用不同的符號勾畫下來。學生可以欣賞自己的習作,也可以欣賞別人的習作;可以欣賞全文,也可以欣賞片段,甚至是一句話或幾句話。隨后讓學生自己當眾宣讀自己習作的得意之處,或者把同學作文中的最亮點推薦給大家聽。
學生在 “走街串巷”的評頭論足中,表達能力漸漸提高,賞析能力也水漲船高。
3.試評試改,學以致用。
學生通過互評同學習作的題目、選材、構思、寫作語言等內容,既學習別人習作中的長處,又審視文章中的不足。與此同時,又促使學生去反思、修改自己的習作,并在反思、修改的過程中領悟習作表達的規(guī)律、方法和寫作技巧。從而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中的問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評析和修改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掌握習作的技能,實現(xiàn)“要我寫好”到“我要寫好”的習作觀念轉變,提高學生習作的主動性。
總之,讓學生、教師共同參與到學生習作的評價中,做到評價主體的多元化。互動式習作評價,在教師、學生之間,架起了一座多元互動的橋梁。更重要的是,改變習作評價方式,讓學生體驗習作的成功與快樂,激發(fā)學生習作的興趣與熱情,真正做到了把寫作的靈魂還給了學生。
(作者單位:張家港市南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