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曄
摘 要:2012年,影視連續(xù)劇《甄嬛傳》出爐,坐擁年度收視冠軍,劇中扣人心弦、跌宕起伏的旋律、點明主題的歌詞等諸多亮點是劇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針對電視劇《甄嬛傳》的主題曲、主題曲配樂、主題曲節(jié)奏、主題曲所用伴奏樂器、主題曲所選歌手嗓音類型五個方面進行闡述。劇中的主題音樂由劉歡老師應導演鄭之約親自譜寫,旋律優(yōu)美動人;歌詞文辭秀麗,緊扣主題,有很高的文學價值;所選伴奏樂器音色豐富,音響洪亮等。從各個方面總得來講,音樂的風格和思想感情都與劇情發(fā)展有著很大聯(lián)系,水乳交融,其藝術欣賞價值不容小覷。
關鍵詞:影視主題曲;主題曲配樂;劇情渲染
影視劇歌曲其本身就是為了用作劇情發(fā)展而存在的,它與一般的欣賞音樂是不一樣的,它的存在不能離開影視劇本身而孤立存在,是影視藝術不可缺失的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我們在聆聽影視歌曲時,就不能只單一欣賞其音樂旋律,而是應該將代入到劇情發(fā)展中,細細品味。甄嬛傳的主題歌曲是劉歡老師應導演之約專門為《甄嬛傳》這一影視劇所作的音樂。這十五首包括《鳳凰于飛》等音樂作品美妙動人,間接地傳達出了劇中重要的人物前途命運、情景情節(jié),推動著故事情節(jié)慢慢的向前進行著。
一、影視主題曲旋律對劇情的渲染作用
《甄嬛傳》自播出起就受到廣大觀眾們的熱烈追捧,其中的配樂也有不錯的口碑,而一部影視劇的歌曲是否能夠深入人心關鍵在于旋律,如果旋律深入人心、扣人心弦,那么也自然就經(jīng)得起人的細細品味?!墩鐙謧鳌返倪@十五首配樂在整部劇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它反映著劇中的重要的線索推進、故事的節(jié)奏緩慢、人物的前途命運,緩緩的推動劇情向前發(fā)展。
(一)“跌宕起伏”《鳳凰于飛》
片尾曲《鳳凰于飛》是一首具有典型的中國古風特色的音樂作品,有著一種古風之美感,這首是由劉歡老師親自作詞作曲的主題歌曲,堪稱古風歌曲中的經(jīng)典作品。它之所以有巨大成就,不僅僅是在于它的風格與情感氛圍都與劇情緊密聯(lián)系,更多的是在于其巨大的藝術創(chuàng)造價值。歌曲的旋律和聲運用的十分的巧妙,整首歌曲也大量的運用了變化音作為裝飾,造成調(diào)性調(diào)式的迷離,宛如一對翱翔在空中的鳳凰,海闊天空。作曲者所創(chuàng)作的這首主題曲不僅是起到了發(fā)揮到了影視音樂應有的襯托推動作用,更多的和故事情節(jié)相互呼應,進而使劇情畫面與音樂在觀眾們的腦海融為一體。
(二)“委婉柔和”《紅顏劫》
片頭曲《紅顏劫》的曲調(diào)輕柔委婉,旋律柔和中透漏著些許悲傷,深入人心,有著隱隱的瀟灑悲壯凄涼之感,將其與歌詞結合在一起,相得益彰,以此曲作片頭曲,道明了整部劇音樂纏綿委婉的古典基調(diào),點名了整部劇的主題中心思想,契合了劇中的情感氛圍,也烘托了劇中人物的心里活動與感情色彩。在整部劇開始時,聽著這首點名主題的《紅顏劫》,看著屏幕上激動人心的故事情節(jié),慢慢的吸引觀眾們的身心。
二、影視主題曲歌詞對劇情的渲染作用
(一)歌詞源泉
《甄嬛傳》的持續(xù)熱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的影視歌曲大膽的運用了古代詩詞歌賦為歌詞,這些歌詞也為該劇的收視率貢獻了巨大的力量,劇中的主題曲歌詞塑造了非常優(yōu)雅的藝術形象,增加了此劇文化修養(yǎng)和文學底蘊,更與故事情節(jié)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構筑了故事的梗概和框架。《甄嬛傳》這十五首音樂作品的歌詞選取內(nèi)容豐富、風格多樣。其中的部分作品是直接摘取中國古人所作的詩詞歌賦以及古典文學著作中的精華內(nèi)容。如劇中的插曲《長相思》,該曲取自李白的《長相思·其二》,歌詞既極富韻味又古意盎然,讓人不自覺地細細欣賞。其中也有一部分音樂作品的歌詞是采用原創(chuàng)而制作的,如歌曲《鳳凰于飛》,采用的結構是詩經(jīng)體的歌詞,含蓄的傳達出劇種的男女主人公凄慘的愛情故事。
(二)“誰能過情關”——《紅顏劫》
片頭曲《紅顏劫》的歌詞是《甄嬛傳》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故事性的歌詞,“斬斷情絲心尤亂,千頭萬緒仍糾纏……誰能過情關?”,簡潔明了的54個字,卻是整部劇故事情景的精華——性情多疑的雍正皇帝,從天真爛漫到步步為營的甄嬛,專情、為甄嬛付出生命的允禮,寂靜孤寂的皇城宮廷,還有那些機關算盡的妃嬪,這一系列衍生的愛恨糾紛……無論是江山還是紅顏、或是癡情男女,也最終難以擺脫一個“情”字。在劇情進行前將此曲放在片頭,讓人們隨著歌聲去體會后宮的一幕幕生活,對劇情的理解也會變得更加成熟。
(三)“舊夢依稀、往事迷離”——《鳳凰于飛》
“舊夢依稀,往事迷離,……得來復失去?!薄而P凰于飛》是此劇最著名的配樂,同時也是整部劇的主題歌曲,整首作品中無論從文言思想還是歌詞內(nèi)涵上看,都隱隱的透出些許的古風美感?!坝性姶?,有歌待應……又奈何恨與欺”,這幾句歌詞形象的表達出了甄嬛為了愛情傾心付出卻深受情傷,直到遇見了重情重義且鐘情她一人的允禮,暗生情愫的兩個有情人互訴心意,在小小的書信中的一字一句中傳遞著濃濃的情意,終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心人”。其中歌詞“鳳凰于飛,翙翙其羽”,原意是指鳳和凰比翼雙飛,比喻夫妻之間同甘共苦,恩愛白頭。表達了甄嬛的心已然隨著允禮的死去而消失殆盡毫無印跡,那些經(jīng)歷只能化作她數(shù)十載的人生中的一絲甜蜜的回憶?!而P凰于飛》整首歌詞氣勢磅礴,不失大氣,有著古典歌曲應有的含蓄委婉之感,婉如一杯陳酒,細細品味,余香持久。
三、影視主題曲所用伴奏樂器以及所選歌手嗓音類型對劇情的渲染作用
(一)伴奏樂器
在音樂旋律配樂上,《甄嬛傳》中的所有音樂總的來說給人以感覺大氣精致、溫婉的感覺。其中的充滿著古風風格的樂器配置表現(xiàn)的尤為出彩,在劇中古琴和長笛這兩件樂器是歌曲主打的演奏配置,就像是主人公的情感方面的一個寄托,雖然在樂器編配上使用了最具代表性的現(xiàn)代管弦交響樂隊和電子樂,但是這些音響洪亮、音色多彩的樂隊卻只是為它們作鋪墊和襯托,以便將劇情中那愛恨糾紛和凄涼孤寂表現(xiàn)的更加清晰。
1.“如泣如訴”《紅顏劫》
在片頭曲《紅顏劫》的樂器編配上,樂曲的音色營造了一種幽靜靜謐的氛圍,表達了后宮生活就像是一場夢,如夢似幻;又像是在哀怨的講述那些個復雜凌亂的愛恨情仇。管弦樂隊的磅礴的音色在背后隱隱作響;大提琴在歌曲進行中適時的出現(xiàn),“輕吟低唱”,仿佛是在提醒著情節(jié)的哀傷;在歌曲間奏時,笛音從遠處緩緩吹起,帶著一絲悲涼,一絲清冷,還有彷徨……在笛聲響起之后,歷史的大門緩緩打開,所有的舊夢繁華在壓抑中向你展開,樂器與詞曲較好的結合者,互相呼應,默契的配合了劇中的感情氛圍,慢慢的推動著故事情節(jié)緩緩向前發(fā)展。
2.“大氣恢弘”《鳳凰于飛》
在片尾曲《鳳凰于飛》的樂器編配上,樂曲一開始時的前奏部分由音色低沉的大提琴將旋律緩緩奏出,配以揚琴空靈飄逸的音色作為和聲襯托,如同一位楚楚動人的身穿白色衣服的女人緩緩走來,一步一步慢慢的浮現(xiàn)在人們眼前,清清爽爽。清澈空靈的人聲配以輕快流暢為特色的古琴,如同一眼清泉,清清涼涼的,沁人心脾,十分舒適。在歌曲的主副歌替換的過程中,音樂的樂器編配演奏重心慢慢轉移,由現(xiàn)代管弦樂作為主導,引領音樂更加跌宕起伏,氣勢磅礴。整首音樂氣勢慷慨大氣,渲染了劇中的感情色彩,把劇情慢慢地推向高潮。
(二)所選歌手嗓音類型
歌手姚貝娜在《紅顏劫》和《菩薩蠻》中利用氣聲輕音低唱,聲音綿延悠長。溫婉的歌喉在劇情進行時適時的出現(xiàn),渲染了劇中的感情氛圍,促進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鳳凰于飛》中,演唱者劉歡先生在主歌部分用他精湛的演唱技巧征服了所有聽眾,他將主旋律部分演繹的跌宕起伏,使其旋律線清晰分明,讓人不自覺的深陷其歌聲中,其演唱力度也拿捏得恰到好處。
四、結語
劉歡老師所操刀制作的《甄嬛傳》這一系列主題歌曲讓電視劇主題曲起到了應有的媒介作用。因為在劇中的有些情感是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的,而音樂則是傳達感情的一座很好的橋梁。且有的音樂帶給觀眾心靈的沖擊力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通過對影視主題曲的分析,也能讓觀眾們在追劇中更加留意劇中主題曲,更加貼切的融入到劇情的進行中,以便更好的欣賞這部后宮古裝劇。
[參考文獻]
[1] 牛慧娟.電視連續(xù)劇《甄嬛傳》配樂賞析之《鳳凰于飛》[J].黃河之聲,2013,02:48-49.
[2] 田單,王禪.影視歌曲《鳳凰于飛》的賞析[J].音樂創(chuàng)作,2016,10:135-137.
[3] 周瑞.淺析電視劇《甄嬛傳》中的配樂[J].音樂時空,2015,08:90-92.
[4] 孫佳山.多重視野下的《甄嬛傳》[J].文藝理論與批評,2012,04:26-35.
[5] 趙艷.影視音樂的藝術形態(tài)探析[J].電影文學,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