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盼
摘要:蒙庫鐵礦地下礦開采中應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施工,此種采礦方法相對于類似礦山具有較為顯著效果,可用于多數礦山回采運用。
關鍵詞:回采;無底柱分段崩落法;
地下采礦做為資源礦山開采必須接觸的內容,而采礦方法的選擇更是其能否合理、安全、高效開采的保證,本礦山運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較為成功,證明了此采礦方法選擇的可行性。
現狀及概述
蒙庫鐵礦行政區(qū)隸屬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勒泰地區(qū)富蘊縣管轄。蒙庫鐵礦床井下開采從106~145線露天境界外的礦體,主要開采對象為1號礦體,6-1號、6-2號次之。地下開采分為兩期,一期系指露天開采和938m以上掛幫礦體開采,服務13年,二期系指露天開采和掛幫礦體開采結束之后,全部轉入938m以下深部礦體的開采,在開拓方案選擇上、采礦方法確定上、采礦設備選型上做到“起點高、投入少、見效快”。
采礦方法的確定:
礦區(qū)內礦體埋藏淺,礦體比較厚大部位全部包含在露天開采終了境界內,剩余的采場東部掛幫礦體以及露天底以下礦體,礦體厚度平均為62.5m且埋藏較深,故設計采用地下開采。
1)選取的采礦方法必須與礦體的賦存條件相適應,與生產規(guī)模相適應;
2)選取的采礦方法的采準、回采、出礦作業(yè)必須與機械化、高效化采礦設備相適應;
3)選取的采礦方法必須有利于礦石回收和減少廢石混入;
4)選取的采礦方法必須結構簡單,采準工作量小,作業(yè)安全?;谏鲜鲈瓌t,根據蒙庫鐵礦礦體賦存條件及產狀特點,可行的采礦方法有無底柱分段崩落法、分段空場法。
與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相比,分段空場法采準工程量大,回采作業(yè)分兩步進行,先采礦房,后采礦柱,工序復雜,其中礦柱礦量占階段礦量30%~40%,回收率低,只有50%~60%,而且礦柱回收在技術上和操作上難度大。
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方法是目前國內外大中型坑內礦應用最廣泛的一種采礦方法。我國80%的地下礦都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方法具有礦塊結構和回采工藝簡單,作業(yè)安全,可以實現設備機械化、高效化,確保礦山規(guī)模實現的優(yōu)點,缺點是回采進路通風效果差。
根據蒙庫鐵礦掛幫礦體賦存條件,設計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采礦方法。當礦體厚度大于20m時,垂直走向布置進路,小于20m時沿走向布置進路。進路聯絡巷距礦體下盤10m左右,溜井距進路聯絡巷9m左右。
1070m以上掛幫礦體為多個條帶型礦體,厚度較小,結合礦體賦存條件,采用沿礦體走向布置進路方式。礦塊構成要素為:每108m劃分一個礦塊,分段高度15m,沿走向布置回采進路,在礦塊中間布置分段穿脈聯絡巷道,其下盤一端與礦體下盤的沿脈分段巷道連接,上盤一端與礦塊入風天井連接。采區(qū)斜坡道亦與每個分段的沿脈分段巷道相通。
1070m~938m之間掛幫礦體厚度較大,結合礦體賦存條件,采用垂直礦體走向布置進路方式。礦塊構成要素為:分段高度15m,進路間距18m,每4~5條進路構成一個礦塊,每個礦塊布置一條礦石溜井,每兩個礦塊布置一條巖石溜井,另外,在每個分段礦體下盤脈外8~10m處布置一條脈外聯絡道,把所有進路、溜井和天井連接起來,作為出礦、通風、設備的聯絡通道,采區(qū)斜坡道亦與每個分段的脈外聯絡道相通。
938m以下礦體開采全部采用井下開采,938m以下礦體相對938m以上掛幫礦體,礦體更加完整、厚大,采用垂直礦體走向布置進路方式。礦塊構成要素調整為:分段高度18m,進路間距20m,每6條進路構成一個礦塊。(附采礦方法示意圖)
結束語
蒙庫鐵礦采用無底柱分段崩落法進行回采施工,現已完成1160m-1070m分層采礦,在條帶型礦體與厚大礦體中均可適用,且效果較為明顯,在1070-938m仍采用此方法,可說明在大多數中小型礦山此方法可行,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蒙庫鐵礦井下礦初步設計》:中冶北方設計研究院.
(作者單位:新疆阿勒泰地區(qū)富蘊蒙庫鐵礦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