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惠
摘 要:蘋果是我國出口創(chuàng)匯最多的園藝產品,但由于產業(yè)本身的不完善性,我國蘋果出口仍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從中國鮮蘋果出口總量、出口金額、出口國別、出口來源省份四個角度描述了我國鮮蘋果近十年來的出口現(xiàn)狀。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我國鮮蘋果出口目前存在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相關的建議,從而提高中國蘋果的國際競爭力。
關鍵詞:鮮蘋果; 出口現(xiàn)狀; 制約因素 ;建議
一、 前言
蘋果在我國園藝產品中出口創(chuàng)匯居第一位,鮮蘋果出口額占我國水果出口總額的 30%,2017年出口總量達到133萬噸。雖然中國的鮮蘋果的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其出口量僅占總產量的3%左右。另外,中國鮮蘋果出口地區(qū)僅限于俄羅斯和東南亞,其國際市場占有率為20%左右。由于蘋果是中國為數(shù)不多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之一,擴大鮮蘋果的進一步出口有利于農民收入的增加,因此,研究中國當前的鮮蘋果出口特征、分析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二、 我國鮮蘋果出口現(xiàn)狀
(一)中國鮮蘋果出口總量情況
2008年到2017年,中國鮮蘋果的出口量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2008年到2015年,中國鮮蘋果的出口量從115萬噸不斷下跌至83萬噸,從2015年到2017年, 由83萬噸迅速增加到133萬噸。2016年,鮮蘋果出口量達132萬噸,創(chuàng)歷年新高,同比增長59%, 約占世界出口總量的15.6% ,首次成為世界上第一大蘋果出口國。2017年出口量穩(wěn)定在133萬噸,繼續(xù)保持世界第一大蘋果出口國的地位。
雖然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蘋果出口國,但實際上,近十年來我國蘋果出口量僅占我國蘋果總產量的3%左右,蘋果的消費目前主要依賴國內市場。
(二)中國鮮蘋果出口金額情況
2008年到2017年,總體來說中國鮮蘋果出口額一直穩(wěn)步向前。從2008年到2015年,出口額從6.98億美元增長到10.32億美元,年平均增長率穩(wěn)定在10%,2016年,中國蘋果出口額創(chuàng)歷年新高,為14.53億美元, 同比增加40.89%,2017年出口額繼續(xù)穩(wěn)定在14.52億美元,與2016年相比基本持平。
(三)中國鮮蘋果出口國別情況
我國鮮蘋果出口地區(qū)主要集中在亞洲地區(qū)。2017年,孟加拉國是中國蘋果的最大輸出國,中國向孟加拉國出口蘋果約16.69萬噸,占中國出口總量的 12.5%,,創(chuàng)匯 1.09億美元,占蘋果出口額的7.5%。位于第二的是菲律賓,2017 年菲律賓從中國進口了 1.53億美元的鮮蘋果,占蘋果出口額的10.5%。東盟的菲律賓、泰國、越南、印尼、緬甸5國總共從中國進口了 54.367萬噸的蘋果,占據(jù)中國蘋果總出口的40.8%。
(四) 中國蘋果出口來源省份情況
2011年到2017年,中國蘋果出口來源省份排名前十的分別是:山東、云南、陜西、新疆、甘肅、廣西、遼寧、黑龍江、廣東、河南,其中主要集中在山東、云南、陜西、新疆、甘肅,以2017年為例,這五個省份的鮮蘋果出口量占全國鮮蘋果出口總量的比例分別為43.2%、8.7%、6.7%、6.5%、5.3%。7年間,這 5 個省份年均蘋果出口量總和達到全國蘋果出口量總額的 70%左右。從蘋果出口來源省份結構分布的總體趨勢來看,今后一段時間山東、新疆、黑龍江這三個省份仍將成為我國蘋果出口的主要省份。
三、 我國鮮蘋果出口存在的問題
(一)出口量少,出口創(chuàng)匯水平低,影響國際競爭力
近七年來全球各個國家蘋果出口量占總產量的平均比率為 8.3%左右,而中國蘋果出口量僅占總產量的2.5%左右。由此可知,中國鮮蘋果出口比例和出口創(chuàng)匯能力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二)出口區(qū)域過于集中,抗擊市場風險能力較低
我國鮮蘋果出口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地區(qū),2017 年,進口我國蘋果數(shù)量最多的五個國家依次是孟加拉國、菲律賓、印度、泰國、印度尼西亞,分別占中國蘋果出口總量的12.5%、9.89%、9.87%、8.81%、8.80%。由此可見,我國鮮蘋果出口集中于東南亞地區(qū),出口市場過于集中,從而造成市場風險較大。
(三)非關稅壁壘增強
鮮蘋果出口面對很多非常隱蔽的非關稅貿易措施,例如,綠色貿易壁壘。由于發(fā)達國家存在較高的質量檢驗檢疫標準,以及我國蘋果自身質量不足等因素的影響,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蘋果的出口數(shù)量。
四、 政策建議
(一)探索新的生產模式,促進蘋果產業(yè)升級
為提高蘋果國際競爭力,山東省、黑龍江省、新疆省等蘋果出口大省應探索新型蘋果生產模式,考慮采用矮砧密植生產模式,從而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生產成本。
(二)開拓多元化的蘋果國際市場,促進蘋果出口貿易。
2017年,洛川向德國柏林成功出口了976公斤蘋果,開拓了歐洲國際高端市場。此次成功出口德國,為其他蘋果生產企業(yè)出口歐盟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企業(yè)要積極開拓美洲、歐洲、非洲等市場,針對低端、中高端、高端市場等進行逐一細分,使蘋果出口市場多元化。
(三)利用WTO等國際政策機制解決貿易糾紛
我們可以利用WTO的有關規(guī)則解決國際貿易中的壁壘。具體措施如下:加強科研力量,研究新品種;引導企業(yè)創(chuàng)立自主品牌,利用品牌效應跨越綠色貿易壁壘。
參考文獻:
[1]李瑾,仇煥廣,蔡亞慶,李樹超.中國蘋果產品出口現(xiàn)狀、制約因素及其對策分析[J].世界農業(yè),2012(05):73-78.
[2]劉夢琪,趙俊曄.中國蘋果產品出口現(xiàn)狀、競爭力分析及提升對策[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8,24(06):47-51.
[3]陳曉明,孫淑.中國蘋果出口現(xiàn)狀及對策——基于渠道創(chuàng)新視角[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1):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