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022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qū)三井人民醫(yī)院,江蘇常州
橈骨遠端骨折情況在骨科中較為常見,以老年人多發(fā),骨折發(fā)生和老年人骨骼鈣元素流失導致骨質疏松有關。橈骨遠端骨折情況直接影響患者腕關節(jié)屈伸功能,增加了腕部關節(jié)炎發(fā)生風險,從而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針對橈骨遠端骨折有非手術與手術治療手段,手術治療效果更佳[1]。為更好地了解不同治療方法對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預后的影響,本文以我院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為例進行試驗對比研究。
2014年2月-2018年11月收治橈骨遠端骨折患者94例,根據治療方法分為兩組,各47例。對照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40~72歲,平均(53.45±7.26)歲。觀察組男25例,女22例;年齡35~70歲,平均(54.12±6.97)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經X線片等檢查確診為橈骨遠端骨折;②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③一般資料完整;④本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急性傳染?。虎趷盒阅[瘤;③心肝腎系統(tǒng)疾?。虎軣o法配合參與治療。
方法:①對照組:用X線拍片了解橈骨遠端骨折患者病情,輔助患者取坐位后酌情局麻、閉合復位,以石膏、夾板固定骨折部位。2周后復查骨折部位情況,結合患者個體情況重新固定石膏、夾板,固定5 周左右拆除固定物,指導并輔助患者完成腕部功能訓練;②觀察組:輔助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取仰臥位后行臂叢麻或全麻,橈側腕屈肌位置行縱向切口,分離橈動脈、肌腱后行牽引復位處理,以克氏針進行移動骨塊固定,復位后行L/T型鋼板內固定,術后1 d指導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進行腕部功能訓練。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活動范圍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活動范圍比較(±s)
組別 n 橈骨短縮(mm) 尺偏角(°) 掌傾角(°)觀察組 47 2.68±0.15 29.15±0.18 5.90±1.05對照組 47 4.35±0.30 23.90±0.20 4.05±1.01 t 34.134 1 122.763 9 8.705 3 P 0.000 0 0.000 0 0.000 0
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橈骨短縮、尺偏角、掌傾角情況。
療效判定標準[2]:①顯效: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完全復位,腕關節(jié)功能正常;②有效:橈骨遠端骨折患者骨折部位復位、腕關節(jié)功能良好;③無效: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情況未改善??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應用SPSS 19.0 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活動范圍比較:觀察組治療后橈骨短縮、尺偏角以及掌傾角等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橈骨遠端骨折是常見骨科疾病,老年人群骨質疏松情況明顯,成為此類骨折患者主體。橈骨影響腕部關節(jié)功能,患者有腕關節(jié)疼痛等癥狀表現(xiàn),直接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工作,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針對此類骨科骨折患者治療形式上包括手術與非手術,促進腕部關節(jié)功能恢復是治療關鍵。對比手術治療,非手術保守治療操作簡單、經濟壓力小,但是外固定時間較長,影響患者腕部關節(jié)功能恢復,加上腫脹消退后患肢外固穩(wěn)定性差,增加了復位失效、骨折移位發(fā)生風險,整體固定效果不佳。對比非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可以直接調整患者骨折移位部位,有較強的復位性、固定效果,早期腕部關節(jié)功能訓練加速了患者骨折后康復速度[3]。顏在生研究指出,對比非手術治療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效果整體優(yōu)勢突出,對腕關節(jié)功能恢復有積極促進作用[4]。
本試驗結果和龍安雄研究結果有一致性,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
綜上所述,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療效佳、安全性高,是優(yōu)選治療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