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輝
按照中醫(yī)的觀點,養(yǎng)生保健需要由內(nèi)而外地進行調(diào)理,女性朋友平時可以在飲食中適當(dāng)配上一些花類中藥材,配合不同的養(yǎng)生需要,讓自己更如花般美麗。
1.桃花
【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花。春季桃花即將盛開時采收、陰干。
【性味】苦、平。
【功效主治】瀉下通便,利水消腫。用于水腫、腹水、便秘、瘡疹。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不宜久服。
【附方】治療雀斑:桃花、冬瓜子仁各等量,研末,用蜂蜜調(diào)勻。每晚以此涂擦面部,次日晨洗凈。具有理氣活血、潤膚祛斑之功。
2.金銀花
【來源】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夏初季花開前采收、干燥。
【性味】甘、寒。
【功效主治】清熱解毒,疏散風(fēng)熱。用于癰腫疔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fēng)熱感冒、溫病發(fā)熱。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及氣虛瘡瘍膿清者忌服。
【附方】金銀花露:將金銀花加水蒸餾制成。有清熱解暑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小兒熱癤、痱子等癥,亦可作夏天飲料解暑。
3.玫瑰花
【來源】為薔薇科植玫瑰的干燥花蕾。春末夏初花將開放時分批采摘、陰干。
【性味】甘、微苦、溫。
【功效主治】行氣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氣痛、食少嘔惡、月經(jīng)不凋、跌撲傷痛。
【注意事項】陰虛火旺者慎服。
【附方】玫瑰花茶:干玫瑰花瓣放在茶盅內(nèi),沖入沸水,加蓋燜片刻,代茶飲。具有疏肝解郁、行氣止痛之功,可用于氣郁阻滯所致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小腹脹痛等。
4.荷花
【來源】為睡蓮科植物蓮的干燥花蕾。盛夏含苞未放大花蕾時采摘、陰干。
【性味】苦、甘、平。
【功效主治】散瘀止血,除濕消風(fēng)。主治損傷嘔血、血淋、崩漏下血、天泡濕瘡、疥瘡瘙癢。
【附方】治療濕瘡:取荷花鮮品,搗爛貼敷患處。
5.菊花
【來源】本品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頭狀花序。9~11月花盛開時分批采收、陰干。
【性味】甘、苦、微寒。
【功效主治】散風(fēng)清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用于風(fēng)熱感冒、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眼目昏花、瘡癰腫毒。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忌服。
【附方】菊花枸杞茶:取菊花、枸杞子適量,放在茶盅內(nèi),沖入沸水,加蓋燜片刻,代茶飲。具有平肝明目之功效,可用于肝腎不足,眼目昏花、干澀等。
6.梅花
【來源】本品為薔薇科植物綠萼梅的干燥花蕾。初春花未開放時采摘、陰干。
【性味】微酸、澀、平。
【功效主治】疏肝和中,化痰散結(jié)。用于肝胃氣痛、郁悶心煩、梅核氣、瘰疬瘡毒。
【附方】梅花粥:取白梅花5克,粳米100克,先將粳米煮成粥,再加入白梅花,煮沸兩三分鐘即可食用。適用于肝郁氣滯所致的食欲減退、消化不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