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471000)張明慧
胃潰瘍屬于臨床診療中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癥狀多表現(xiàn)為胃痛、胃酸等,對身心健康亦或是生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近年來受到生活與飲食習慣的影響,胃潰瘍的發(fā)病率逐漸提升,為了更好的輔助治療,應采用科學化的護理干預方式開展工作。針對于此,下文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胃潰瘍患者,評價系統(tǒng)護理措施的應用效果。
1.1 基本資料 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一共收治了80例胃潰瘍患者,將其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通過抽簽法的形式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年齡最高為61歲,最低為34歲,中位年齡(43.2±1.3)歲,有23例為男性,17例為女性。實驗組年齡最高為62歲,最低為35歲,中位年齡(43.3±1.4)歲,有20例為男性,20例為女性。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了同意書。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統(tǒng)計,呈現(xiàn)為P>0.05的無差異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在患者入院之后,采用質子泵抑制劑亦或是胃黏膜保護劑等開展治療,以便于開展常規(guī)護理活動。
實驗組采用系統(tǒng)護理措施。①心理指導:應為患者講解關于胃潰瘍疾病知識與治療手段,明確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由于胃潰瘍的治療時間較長,很容易復發(fā),導致身心健康受到影響。因此,護理工作人員應進行相互溝通交流,明確是否存在心里問題,減少不良情緒,預防焦慮問題,提升患者治療配合性[1]。②飲食方面的指導:要求食用蛋白質與纖維食物,保證容易消化,且營養(yǎng)價值較高,杜絕使用刺激性食物,應協(xié)調營養(yǎng),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③運動方面的指導:可以利用運動的方式緩解壓力,提升機體抵抗力,結合患者特點與臨床癥狀適當?shù)倪M行運動鍛煉。與此同時,在用藥方面應遵循醫(yī)囑,杜絕擅自增加亦或是減少藥物劑量,按照醫(yī)生的要求開展工作[2]。
1.3 判定標準 ①在治療之后進行生活精力與社會功能評分的分析,總分50分,判定各項指標。②經(jīng)過治療患者已經(jīng)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正確飲食方式消除,可以判定為良好。在治療之后飲食習慣良好,不正確的習慣大幅度減少,對治療工作不會造成影響,可以判定為一般。在治療之后不良飲食習慣未減少甚至增加,判定為無效。本次研究中的飲食習慣改善效果采用很好+一般的形式計算。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所有研究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7.0 for windows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隨后選擇有統(tǒng)計學意義項目進行分析。
2.1 生活質量分析 對比兩組生活精力與社會功能評分,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呈現(xiàn)為P<0.05的差異性。詳見附表。
附表 兩組生活精力與社會功能評分對比()
附表 兩組生活精力與社會功能評分對比()
組別 例數(shù) 生活精力(分) 社會功能(分)實驗組 40 45.6±1.2 46.3±1.2對照組 40 33.1±1.3 34.5±1.3 t 44.6856 42.1832 P 0.0000 0.0000
2.2 飲食習慣改善效果 對比兩組的飲食習慣改善效果,對照組的改善率(75.0%)低于實驗組(97.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胃潰瘍實際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病因較多,不容易治療,很容易發(fā)生胃黏膜損傷亦或是慢性炎癥,甚至發(fā)生腹痛與嘔吐癥狀,需要胃鏡檢查確診。目前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胃潰瘍患者缺乏疾病認知,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探索最佳的護理措施,指導患者養(yǎng)成良好習慣[3]。
上文分析了胃潰瘍護理中系統(tǒng)護理措施的應用,實驗組治療效果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呈現(xiàn)為P<0.05的差異性。采用系統(tǒng)護理方式可以結合胃潰瘍的臨床癥狀進行飲食指導、服藥指導等,使得患者可以養(yǎng)成正確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