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欣
[1.中國紡織工業(yè)聯(lián)合會檢測中心,北京 100000 ;2.中紡協(xié)(北京)檢驗技術(shù)服務(wù)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滌棉織物以其外觀平整、易洗快干、強度高等特點,在各類紡織品中得到廣泛應(yīng)用。近年來,抗起毛起球引起紡織、染整、服裝生產(chǎn)廠及消費者的關(guān)注,對其要求也越來越高。滌棉織物通過功能性整理能夠帶給人們諸多便利,這使得抗起毛起球整理劑的應(yīng)用得以推廣,既改善了織物的服用性能,又提升了產(chǎn)品的附加值,深受人們的喜愛。
滌棉織物抗起毛起球整理多采用浸軋樹脂整理劑的方法,多數(shù)樹脂整理對織物染色的色澤或漂白織物的白度產(chǎn)生影響,尤其是后整理過程在焙烘條件下,織物的白度很容易受到影響,從而影響面料的整體效果。本實驗采用浸軋法,對滌棉機織物抗起毛起球進行研究,采用馬丁代爾起毛起球測試法來測定起毛起球等級,結(jié)合對織物的白度、耐久性效果的探討,得出最優(yōu)的抗起毛起球整理工藝。
織物:滌棉機織物 T/C(80/20),108×58,182.7 g/m2
實驗藥品:抗起毛起球整理劑W;羊毛(羊絨)抗起毛起球整理劑FK-833;絲蛋白加工劑SEW3260。
實驗儀器:起毛起球測試儀、標(biāo)準(zhǔn)洗衣機[錫萊亞太拉斯(深圳)有限公司],白度儀(北京康光儀器有限公司),電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軋車(北京紡織機械器材研究所),小樣定型機(中外合資廣東精湛染整設(shè)備有限公司)。
1.2.1 實驗處方
抗起毛起球整理劑 A g/L; 總液量 B mL。
1.2.2 工藝流程
方案1:二浸二軋(軋余率60%)→烘干(80 ℃,3 min)→焙烘(T ℃,ts)。
方案2:二浸二軋(軋余率60%)→烘干(100 ℃,3 min)。
1.2.3 實驗步驟
按實驗處方用蒸餾水配置整理液,攪拌均勻后倒入搪瓷盤。將滌棉織物放入整理液中,浸漬2 min,在均勻軋車上二浸二軋,帶液率為60%;浸軋后立即送進定型烘干機,預(yù)先升溫至80 ℃或100 ℃,烘3 min;將定型機升溫至所需焙烘溫度,將烘干的織物焙烘一定時間;完成整理工藝,經(jīng)過整理后的織物留作測定整理效果用。
打開電源,將儀器預(yù)熱20 min后,按照標(biāo)準(zhǔn)校準(zhǔn)白度儀,接下來將織物疊成4層,放到測試臺上,保持織物平整,對準(zhǔn)光孔,壓住不動,開始測定。每塊織物需在不同的部位測試至少3次,取藍光白度算出平均值。
參照國標(biāo)GB/T 4802.2—2008《紡織品 織物起毛起球性能的測定 第2部分:改型馬丁代爾法》,打開電源,將測試試樣夾持在相應(yīng)部位,設(shè)定全部摩擦部位的摩擦數(shù)值為1 000次,進行測試。測試完畢后,取出試樣,不清除試樣表面,從試樣的前方直接觀察每一塊試樣進行評級。由于評級具有主觀性,至少應(yīng)選擇2人對試樣進行評定。
參照國標(biāo)GB/T 8629—2001《紡織品 紡織實驗用家庭洗滌和干燥程序》。選擇4A的標(biāo)準(zhǔn)洗滌程序,總負(fù)荷為(2±0.1)kg,標(biāo)準(zhǔn)皂粉為(66±1)g,洗滌溫度為(50±3)℃,洗滌時間為15 min,清水沖洗并脫水3次,如此方法將織物洗1次、5次、10次,干燥程序選擇懸掛晾干的方式,最后測試出實驗結(jié)果。
在織物抗起毛起球整理過程中,織物種類、整理劑用量、焙烘溫度和時間都會對整理效果產(chǎn)生影響,測得織物的原始性能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1 織物原始數(shù)
工藝:二浸二軋(40 g/L,60%)→烘干(80℃,3 min)→焙烘(150℃,1 min)。
各種抗起毛起球整理劑整理效果見表2。
表2 各種抗起毛起球整理劑整理效果的比較
由表2可以看出,在織物白度變化不大的情況下,織物經(jīng)過FK-833整理后,起毛起球的現(xiàn)象得到明顯改善,起毛起球等級達到4級,相比未整理織物提高了 1~2級。
FK-833是低溫水性丙烯酸酯共聚乳膠,通過多元單體中加入含有多個雙鍵交聯(lián)組分參與共聚,在聚合過程中引進特殊的大分子,使其主體形成具有相當(dāng)?shù)念A(yù)交聯(lián)度的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以提高織物的抗起毛起球能力。FK-833整理后的織物表面見圖1。
圖1 FK-833整理后的織物表面
由圖1可以看到,織物經(jīng)過整理后,整理劑大分子與纖維之間進行黏結(jié),形成一層均勻平滑的膜緊密附著于織物表面,從而減弱纖維末端的滑移、減少起毛傾向,大大改善織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
織物經(jīng)過W和SEW2360整理后的效果并不理想??紤]到SEW3260為絲蛋白加工劑,整理后的織物絲滑柔軟,對皮膚具有親和性,通過實驗探討其用量的多少對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響。SEW3260用量對整理效果的影響見表3。
表3 SEW3260用量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增加SEW3260的用量并未提高整理效果,對織物白度也沒有明顯影響。
綜上所述, FK-833的整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W和SEW2360,因此選擇抗起毛起球整理劑FK-833進行進一步研究。
首先,根據(jù)FK-833產(chǎn)品說明書給出的推薦工藝,研究不同工藝對整理效果的影響,同時,討論用量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工藝A :二浸二軋(Xg/L,60%)→烘干(100℃,3 min)。
工藝B :二浸二軋(Xg/L,60%)→烘干(80℃,3 min)→焙烘(150℃,1 min)。
FK-833的用量及不同工藝對整理效果的影響見表4。
表4 FK-833的用量及不同工藝對整理效果的影響
由表4可以看出,隨著整理劑用量的增加,織物的白度并沒有發(fā)生明顯的變化,而起毛起球的等級逐漸提高。原因可能是隨著整理劑用量的增大,織物表面發(fā)生結(jié)合的整理劑增加,在纖維表面成膜作用更加顯著,織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提高。當(dāng)用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時,織物的起毛起球等級不再提高,達到4級的水平。
在整理劑用量相同的條件下,焙烘工藝(工藝B)整理效果更好,起毛起球等級比工藝A高半級左右,這是因為經(jīng)過焙烘可以促進整理劑與織物發(fā)生交聯(lián)反應(yīng)更充分。工藝B整理后織物的白度略低于工藝A。
整理后織物的起毛起球等級要達到4級,采用工藝A,整理劑用量需要60 g/L,工藝B整理劑用量僅需要40 g/L。
工藝A:二浸二軋(60 g/L,60%)→烘干(100℃,3 min)。
工藝B:二浸二軋(40 g/L,60%)→烘干(80 ℃,3 min)→焙烘(150 ℃,1 min)。
FK-833耐久性實驗數(shù)據(jù)見表5。
表5 FK-833耐久性實驗數(shù)據(jù)
由表5可以看出,整理后織物的起毛起球等級達到4級,手感較硬,隨著洗滌次數(shù)的增加,起毛起球的等級逐漸降低,手感變得柔軟。這是因為在洗滌過程中,纖維表面高分子膜受損,纖維較易滑移到織物表面,露出織物表面的纖維纏結(jié)加劇,因此抗起毛起球的性能在洗滌后有所下降。
兩種工藝處理的織物,洗滌后起毛起球等級的變化基本一致,洗1次和洗5次后測得起毛起球等級為3~4,洗10次后下降至3級,但與未整理時的2~3級相比還是有一定效果。
綜合考慮整理效果、成本、能源等各項因素,選擇工藝A作為抗起毛起球整理劑FK-833的最佳工藝條件。
通過實驗篩選出效果較好的抗起毛起球整理劑FK-833,得出滌棉織物抗起毛起球的最佳工藝條件為:二浸二軋(60 g/L,60%)→烘干(100℃,3 min)。經(jīng)過整理后,織物的起毛起球等級可達到4級,洗5次后,起毛起球等級達到3~4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