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方
梁曉璐,南京一名普通的退休工人,20世紀70年代的高中生,在街坊四鄰的口中,是個“熱心腸”,大家都親切地稱她“梁老師”。
1992年,女兒的出生,對于梁老師來說,改變是巨大的,剛沉浸在初為人母的喜悅中,但隨之而來的女兒的重病,讓梁老師手足無措??梢哉f,女兒生命的重生,也是她自己靈魂的重生。一路走來,慈善與她的結緣,她對愛心的傳承,畫出一道絢麗的彩虹。
“我想通過自身的行動為患兒家庭帶去一點幫助,最主要是對他們精神上的關懷,希望他們能充滿希望,堅持下去!當然也期待有更多人幫助患兒及家庭。眾人拾柴火焰高,一起把愛傳遞下去?!绷豪蠋焾远ǖ卣f。
女兒的求醫(yī)經(jīng)歷讓她感恩
梁老師介紹說,女兒出生第五天即發(fā)現(xiàn)喂養(yǎng)困難,哭鬧時嘴唇發(fā)紫,三個月后病情加重,被醫(yī)生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預測生存概率很小。這對于初為人母的梁老師來說,是個多么沉重的打擊,她的心都要碎了。她告訴自己,再苦再累再難,一定要治好女兒的病,咬緊牙關也要陪伴女兒積極治療。
梁老師堅定了信念,和家人一起帶著女兒求醫(yī)問藥,隔三岔五地往醫(yī)院跑,女兒14個月大時就開始接受手術,連續(xù)四年四次全麻手術,于1996年徹底治愈。女兒終于能和普通孩子一樣開心地奔跑,幸福地大笑,看著女兒的笑臉,梁老師覺得,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女兒康復的背后,有父母的辛勞和祈禱,有醫(yī)務人員的專業(yè)治療和精心呵護,還有親朋好友的關愛支持,對于這種種,梁老師十分感謝、感恩,她覺得這是一種幸運,有機會一定要報答。
冠名基金開啟愛心之路
在梁老師和家人的呵護關愛下,女兒自幼懂事,學習刻苦,感恩的種子也深深地扎根在女兒心中,慢慢地在她心里孕育發(fā)芽。
2010年,梁老師的女兒18歲了,她曾經(jīng)想要去獻血來幫助他人,但是當時因為身體原因體檢沒有合格。機緣巧合中,梁老師得知南京市慈善總會推出了慈善個人冠名基金項目,以個人名字命名、小額捐贈、愛心捐贈幫助他人,在了解了這些項目特點后,梁老師很是歡喜,她覺得這是給女兒最好的生日禮物,在和女兒一番商量后,他們在慈善總會辦理了“任夢穎慈善冠名基金”。從此,也開啟了梁老師和女兒的愛心之路。
基金成立后,在慈善工作人員的溝通協(xié)調(diào)下,由梁老師親自確定資助對象,主要是和女兒一樣的先天性心臟病術后的孩子,同時梁老師開始了探訪患兒的愛心之路,她不僅送去資助款,更為患兒及家庭加油打氣,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為他們普及先心病的知識,鼓勵他們要充滿希望,堅持下去。
梁老師說:“有些孩子動手術的時間剛好跟自己女兒以前年紀相仿,所以也更能理解這些家長和孩子們的心情,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愛,能為他們提供一點幫助,我心里有種說不出的自豪感與成就感?!?/p>
九年探訪,帶去溫暖和力量
梁老師的資助對象中,有不滿周歲的小寶寶,有來自西藏的藏區(qū)同胞,還有因為缺乏醫(yī)療知識而被耽誤病情的小少年,梁老師的每一次探訪,每一次捐贈,每一聲問候,都給了他們無盡的溫暖和力量。
有時候,先天性心臟病由于受到就醫(yī)條件的限制,加之患兒家長對于疾病認知的缺乏,以及對相關政策不甚了解,造成很多患兒錯失了最佳的治療時間。
“有一件事讓我印象很深,就是這方面知識缺乏,耽誤了孩子的病情。”梁老師回憶道。
2002年,《南京晨報》劉自榮記者發(fā)的一篇報道介紹,一位朱師傅,丈夫患有嚴重的心臟病臥床,女兒16歲了,也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因為從小沒有及時治療,近年病癥越來越嚴重,一家人生活艱難,尋求社會各界幫助。梁老師看到報道后即刻聯(lián)系記者了解詳情,并趕到朱師傅家去看望,熱心的梁老師幫他們聯(lián)系了當年給女兒做手術的兒童醫(yī)院專家谷興琳主任,經(jīng)過多方協(xié)調(diào),最后在454醫(yī)院做了手術,不僅手術很成功,醫(yī)院還為朱師傅家減免了部分醫(yī)療費用,為這個困難家庭減輕了負擔。朱師傅女兒身體康復后,終于走上了正常的學習生活軌道,現(xiàn)在已結婚生子,生活很幸福。
說起這些過往,梁老師既欣慰又感慨,“我做的事微不足道,是‘微慈善,需要幫助的孩子那么多,期望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慈善事業(yè)中,我想涓涓細流能匯成大海,我們國家的慈善事業(yè)需要更多的人去參與?!?/p>
未來,一定會堅持下去
目前,梁老師的女兒通過自身努力已經(jīng)在國外學習了,她非常支持梁老師的行為,同時也在媽媽的影響和帶動下,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nèi)力所能及地幫助同學,助人為樂。
九年來,梁老師資助了九位患兒,有的孩子出院后,還與梁老師保持著聯(lián)系,梁老師時常在電話中噓寒問暖,了解近況,給予正確的引導,“不僅要給患兒一個健康的身體,還要給予他們心理上持續(xù)的關愛,長大后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感恩之心的人。”
從一名患兒的家長到自己成為一名愛心志愿者去幫助他人,這是一份愛心的傳承,這是一種精神的守護。梁老師的堅持讓我們見證了愛的力量,像一股清泉甘甜可口,像一縷馨香沁人心脾,相信梁老師的努力會幫到更多人,更希望她的故事能感召更多人加入慈善愛心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