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奇
人生百態(tài),各不相同,有的人甜甜蜜蜜,有的人整日傷感,有的人平平淡淡,而又有的人大富大貴。人生的滋味就像汪洋大海,時漲時落,不要說哪一種人生索然無味,因為它是每個人自己的選擇。愿這世界溫柔待你,讓你早早明白人生本色。
弘一法師告訴我們,平平淡淡才是真,絕非奢華所能代替。一碗米飯,一道素菜,一杯白開水,詮釋了他的生活滋味。兩千多年前的莊周,也想說出這個大道理,他逍遙自在無欲無求,“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鬃拥耐降茴伝?,即使簞食瓢飲也樂在其中,過著自己求知的生活。他們的人生看似平淡無奇,但其實,他們是在享受生活。
人生的滋味有咸也有淡,不能一味地喜愛平淡,也不能過多地追求快樂。風水輪流轉,能體會到快樂的人,也應該做好接受悲傷的準備。范進是一位深受科舉制度毒害的知識分子,他在沒有中舉的時候受盡人間世態(tài)炎涼,這些苦難他都能接受;但讓人遺憾與感慨的是,能品嘗人生低谷滋味的他卻接受不了突然而至的中舉喜悅。所以,朋友,當你身處黑暗時,不要放棄黎明將要到來的信念,也請你在享受黎明到來的喜悅時,不要忘記黑暗還會來到。
《三都賦》的作者左思,他小時候就因不懂音律而被父親瞧不起,長大后又因相貌丑陋而被別人嘲笑。他飽含淚水,嘗盡人生百味,終于用十年寫出千古一賦《三都賦》,令洛陽紙貴。
人生本就是苦難與快樂并行的一段旅程,不能因為平淡就覺得人生無趣,也不能因為痛苦而自我了斷,更不能因為開心而失去本我。
《漁父》中記載了屈原在河邊遇到了一位漁父的故事。屈原對漁父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睗O父勸他適應環(huán)境,做個平平淡淡的人,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北绕鹎?,我更欣賞漁父的泰然自若,漁父對人生早已通徹,而屈原,一個三閭大夫怎么能不懂呢?
不要總覺得自己生活得不如意,去嘗試將它納為你的幸福,咸有咸的好,淡有淡的味。只有這樣,你才能看到更多的美好。如果改變不了人生的滋味,就請你改變自己的看法。愿這世界溫柔待你!
【作者系湖南省岳陽市十五中高二345班學生,指導老師:李金 李朝霞】
點評
本文文筆優(yōu)美清新,用詞貼切,句式靈活。多處引用為文章增添了不少文采。如以“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形容莊周的無欲無求,引用“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表現(xiàn)漁父的平靜淡然。其次,材料豐富,論據(jù)充足。弘一法師、莊周及顏回的故事告訴我們平平淡淡才是真,絕非奢華所能代替;范進中舉與左思創(chuàng)作《三都賦》揭示了人們要既能接受低谷,亦能享受順境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