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王磊 劉景寧
摘 要:介紹新型毒品5-MeO-DMT的理化性質(zhì)、藥理作用及GC/MS檢驗方法。
關(guān)鍵詞:5-MeO-DMT;GC/MS檢驗;致幻藥物
1 案例資料
1.1 案件簡介
某年8月22日,某海關(guān)駐郵局辦事處在寄往東歐某國的郵件中查獲疑似毒品一宗。繳獲的樣品為顆粒大小均勻的灰色粉末(見圖1)。據(jù)犯罪嫌疑人的交代,這是一種新型的致幻藥物。
1.2 檢 ?驗
儀器:7890A/5975C氣質(zhì)聯(lián)用儀(美國Agilent公司),色譜柱:DB5 MS 柱(30m×0.25mm×0.25um)。GC/MS儀器參數(shù):進樣口溫度275℃,程序升溫110 ℃(保持1min)-10℃/min-260℃(保持10min)-10℃/min-280℃(保持6min),離子源溫度230 ℃,載氣為氦氣,流量為1.0ml/min,分流比為20:1,質(zhì)量分析范圍為40-500M/Z。
試劑與標準品:乙醇(分析純,南京化學試劑公司);5-MeO-DMT標準品,純度大于99%(上海德默醫(yī)藥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用乙醇準確配制成0.1mg.ml-1的5-MeO-DMT標準品溶液。
樣品處理:準確稱取疑似毒品100mg,倒入20ml試管中,加入乙醇10ml,用超聲清洗器超聲振蕩10min,離心5min,取上清液1.0ml供GC/MS分析。
1.3 檢驗結(jié)果
檢驗結(jié)果見圖2~圖7。
2 ?討 ?論
經(jīng)GC/MS分析,這種疑似毒品的總離子流色譜圖見圖2,可知該疑似毒品主要成分保留時間為13.6min。該疑似毒品主要成分的碎片離子質(zhì)譜圖見圖3,可知該疑似毒品中并未檢見甲基苯丙胺、3、4-亞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4、5-亞甲二氧基苯丙胺、海洛因、單乙酰嗎啡、乙酰可待因、氯胺酮、可卡因、四氫大麻酚、大麻酚、大麻二酚等常見毒品成分。通過Nist庫檢索,檢出5-MeO-DMT(見圖4),經(jīng)與5-MeO-DMT標準品的質(zhì)譜圖及Nist庫檢索圖(見圖5、6)比對分析(RT=13.6min),可確認本案例查獲的疑似毒品就是5-MeO-DMT。
N,N-二甲基-5-甲氧基色胺(5-methoxy-dimethyltryptamine,5-MeO-DMT)是一種新型致幻藥物,屬于吲哚烷胺系列中的簡單色胺類化合物,分子式為C13H18N2O,分子量為218。色胺類物質(zhì)已被證實在哺乳動物腦組織中是與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密切相關(guān)的[1]。5-MeO-DMT在1936年被首次合成,1959 從南美洲特有樹種Anadenanthera peregrina 的種子中分離成功,這種種子的粉末被土著人用鼻吸入以獲取致幻效果[2]。據(jù)網(wǎng)上資料,在日本,5-MeO-DMT被稱為“勾妹噢”,有提高人的性欲的作用,所以常用來制作催淫劑。而吸食5-MeO-DMT的危害主要是惡心、作嘔、身體會突然產(chǎn)生巨大壓力感[3]- [4]。
由于致幻藥物對人體具有潛在的副作用,所以對每一個接觸它們的人都會構(gòu)成特殊的威脅。此外,即使很小的量,哪怕是幾個毫克,都具有很大的效力。偵查人員在處理和包裝可疑的致幻藥物證據(jù)時必須特別小心[5]。
鑒于5-MeO-DMT的危害性,在本世紀初,丹麥、德國、希臘、瑞典等國已經(jīng)將其列為管制。美國在2010年底也將其列為管制。
本案例應(yīng)用GC/MS方法分析快速、靈敏,在該條件下,5-MeO-DMT提取、檢驗效果良好,適用于這種新型致幻藥物的檢驗。5-MeO-DMT在國內(nèi)被用作毒品販賣應(yīng)引起我國禁毒執(zhí)法部門的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陸國元.有機化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9:352.
[2] Shen ?HW, Jiang ?XL, Winter ?JC等.Psychedelic 5-methoxy-N,N-dimethyltryptamine: metabolism, pharmacokinetics, drug interaction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Current Drug Metabolism. 2010 Oct;11(8):59-60.
[3]Erowid."5-Meo-DMTTimeline".http://www.erowid.org/chemicals/5meo_dmt/5meo_dmt_timeline.php.
[4]Erowid."Effects".http://www.erowid.org/chemicals/5meo_dmt/ 5meo_dmt_effects.shtml.
[5] 劉景寧,周亞紅.毒物及微量物證分析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312.
作者簡介:
劉景寧(1960-),男,江蘇鹽城人,漢族,江蘇警官學院科技系教授,南京。
王磊(1984-),男,山東蘭陵人,漢族,南京市公安局刑偵局刑科所理化室助理工程師,南京。
王偉(1985-),男,江蘇贛榆人,漢族,南京市公安局刑偵局刑科所助理工程師,南京。
王偉 ?男 工作單位:南京市公安局刑偵局 ? 理化室 ?助理工程師 ? 物證技術(shù)碩士研究生班學員。
通訊作者:
劉景寧(1960.10-):男,江蘇鹽城,碩士研究生,教授,江蘇警官學院刑事科學技術(shù)系、南京工業(yè)大學化學及分子工程學院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毒物、毒品及微量物證分析,應(yīng)用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