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福布斯》網站10月29日文章,原題:中國如今有了解決住房危機的辦法——租房 2005年我開始在中國生活時,房租低得令人難以置信。杭州浙大附近一套兩室公寓月租金只有100美元。彼時中國人對住房租賃的需求不高,甚至稱住房租賃市場為“新興市場”都有些牽強。當時白領們還沒開始往中國大城市進行高速遷移。且當時買房成本相對可承受,租房住幾乎被視為可憐。如今,中國的住房景象大不相同。隨著高房價使一部分人離開市場,以及一些人習慣于地理上的流動,在城市間遷徙以尋找最好機會,租房甚至開始被視為現代的、具有財政戰(zhàn)略性甚至時髦的選擇。
在年輕一代中,越來越多人質疑,為高額房款而陷入長期債務中,是否是最好選擇。中國目前有約4億千禧一代進入到勞動力和住房市場。隨著中國繁榮發(fā)展而成長的這批人,與父輩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和觀點,也面臨不同的財政現實。“我的成長過程中從不擔心挨餓受凍、無家可歸”,來自蘇州的一名20多歲的醫(yī)科學生如是說。
中國年輕一代中許多人在國外學習工作過,對在遠離家鄉(xiāng)的城市生活工作感到自在。據調查,千禧一代占中國城市移民的43%。這些新移民希望抓住繁榮城市的機會。在此過程中,他們在租房方面也越來越適應。
影響中國住房租賃市場的另一社會因素,是千禧一代正推遲結婚和生育時間。1991年中國人結婚、生子的平均年齡分別為23.7歲和24.2歲,去年為27.8歲和近30歲。仲量聯(lián)行發(fā)現,家庭計劃的推遲導致購房時間延后。與父輩相比,更多中國年輕人愿意花更長時間租房。
目前中國有兩億多人租房,對一個即將爆炸式發(fā)展的行業(yè),這只是開始。中國政府很清楚租房市場的經濟潛力和社會必要性,已出臺各種措施鼓勵。大企業(yè)也紛紛響應。到2030年,中國住房租賃市場的價值預計將達4.2萬億元人民幣。▲
(作者韋德·謝潑德,張慧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