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詩
張靜,一名女教師,淡吐溫婉、好于丹青而氣質(zhì)可人。靜者心也,不靜何以成畫。大學中文成就她的以通馭專,心追手摹中國傳統(tǒng)書畫的文化之本;教學之余,畫畫就是她的全部精神生活……一枝筆,一杯茶,繼續(xù)著兒時的愛好與擅長,筆隨心飛。從而,“腹有詩書氣自華”地讀寫與摹畫,以身相許地將花草、飛鳥與人物,畫成人文意象而為人贊許。
評判一幅畫,不再于像與不像,而是再造自然與性情的流露,是一種心境的追求——此謂文人畫的由來——張靜深諳此理,潛心于中國的傳統(tǒng)書畫,日日不輟。
胸有丘壑自然來,不問臧否問性情,成為張靜的畫畫初衷。尤其她師從著名畫家仇素蓮,成為金林觀的再傳弟子。用筆、用色,或勾圖、布局……一脈相傳。既有臨摹宋元之畫,窮探源委,深思博采,得其神理,植根既固,復深入大自然;又默識自古大家所以創(chuàng)法之始,而開拓其胸襟,故能入而能出,不泥于古,厚植基礎(chǔ),變古創(chuàng)新——這是說金林觀,也是說仇素蓮及其弟子?;蛏绞宸ā⒒蛄帜竟蠢?,或沒骨暈染、或色彩點綴,無不是濃墨重彩中透著的清秀而趣味盎然。
張靜的畫,靜得令人靜下來,更耐讀……譬如,張靜畫面中的層林盡染,就是那么一抹靚色,于是多了一分秋色的暖意——張靜頗有心得,似曾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