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靜
“宋畫第一人”李公麟是一位詩書畫俱佳的文人畫家,他的文章有建安風(fēng)骨,書法有晉宋風(fēng)度,是士大夫中的杰出人物。而他最受人推崇的,是在京為官10年不游權(quán)貴之門的高潔品行。《五馬圖》是他的白描作品,也是白描鞍馬畫的傳世范本,那掃去粉黛、淡毫輕墨的雅逸之美,影響了無數(shù)畫家。
秋空明凈,西風(fēng)微涼,騏驥院里一位身著鴉青色圓領(lǐng)襕衫、頭戴幞頭的男子,正聚精會神地觀察著西域進(jìn)獻(xiàn)來的幾匹寶馬。他在這里已經(jīng)站了許久,肩膀處不知何時落了一枚黃葉。這時,一位管理馬匹的小吏走過來,邀請他去屋內(nèi)小坐,喝杯熱茶。他似沒有聽到一樣,一雙眼睛仍牢牢地粘在馬上,手還無意識地比畫著。見此情景,小吏無奈地?fù)u搖頭,轉(zhuǎn)身退下。
一直到夕陽將沉之際,李公麟才緩緩將目光收回。自從癡迷上畫馬之后,他就成了騏驥院的???,但凡有點時間,他必來觀察這些西域馬,回去之后再把它們的形態(tài)一一畫出。經(jīng)過一段時間觀察寫生,李公麟所畫的馬越來越生動傳神。在畫過許多幅白描馬后,他與好友黃庭堅商量,要將馬廄里最俊逸非凡的五匹馬畫下來。
李公麟最先畫的是“鳳頭驄”。他筆下遒勁而不失秀雅的線條,精準(zhǔn)地展現(xiàn)了西域馬的肌肉和骨骼結(jié)構(gòu),在馬恬靜的外表下,隱隱透露著內(nèi)在蓬勃的力量感;畫中牽馬的奚官是一位西域人,其表情、衣飾無不刻畫得精細(xì)入微。隨后他又畫下了“好頭赤”“錦膊驄”“照夜白”三匹駿馬,黃庭堅還為這四匹馬一一寫下名稱、尺寸、來歷等題跋。
這幅畫分五段。第五匹馬佚名,經(jīng)考證應(yīng)為“滿川花”。李公麟畫完滿川花后不久,這匹馬就死了。黃庭堅知道后笑言:“蓋神駿精魄皆為伯時筆端取之而去?!币馑季褪抢罟氲漠嬏?,將馬的魂魄攝走了。這原本是朋友間的玩笑,沒想到竟然傳到騏驥院奚官那里,于是李公麟再去,養(yǎng)馬的人便求他不要再畫馬了。
李公麟不僅馬畫得好,舉凡人物、山水、花鳥、宮室無不精通,是一個難得的全才型畫家。他出生于舒州(今舒城縣)的名門望族,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父親李虛一不僅是一位官員,更是一位收藏家。受父親的影響,李公麟喜好繪畫,家中所藏書畫他都一一臨摹過;好研究鐘鼎文,自夏商以來的鐘鼎尊彝他都能考定出年份。
雖然李公麟一直向往的是煙霞沉痼的生活,但是為了家族的榮耀,他也和普通的書生一樣,走的是科舉之路。他年僅21歲就考中進(jìn)士,不久后被授予南康(今星子縣)長埴尉,后又調(diào)任為泗州(今南陽市)錄事參軍,“青年才俊”這樣的詞,說的就是他。
在外地做官期間,他稍有閑暇就會去訪名川,尋古寺,在那些古老的道觀、寺廟之中,總有驚喜等著他去發(fā)掘。他因此常常邂逅展子虔、吳道子這些大家的壁畫作品,每每遇到必會臨摹下來,用以學(xué)習(xí)參考。
之后,他又出任了中書門下后省刪定官、御史檢法、朝奉郎等職。在京做官期間,他結(jié)識了蘇軾、王詵等好友。在王詵所居的西園,他畫下了當(dāng)時文人雅集的情景,就是著名的《西園雅集圖》。
他少年時臨摹沒有落款的粉本(壁畫的底稿),對白畫(白描的雛形)有著特殊的喜愛。在他眼中,掃去了粉黛后的淡毫清墨,有著無法言說的高雅超逸。經(jīng)過多年的悉心學(xué)習(xí)、反復(fù)研究,他將白畫通過更多的墨線變法,并輔以淡墨,發(fā)展成白描這一獨立的繪畫形式。
宋末的畫論家趙椿說過,有了李公麟,怎么能讓吳道子一人獨步天下?元代的書畫家趙孟頫也稱李公麟為“白描之祖”。他的白描作品《五馬圖》,更是成為白描鞍馬畫的范本,被譽為“宋畫第一”。
這幅稀世名畫最初被收藏在宋內(nèi)府,之后因朝代變更,又被柯九思、張霆發(fā)等人收藏。乾隆時期被收入清宮,其間雖幾經(jīng)易手,也是傳承有序。然而就在清朝滅亡時,溥儀假借賞賜的名義,將這幅畫和一批字畫古玩一起盜運出宮,后來輾轉(zhuǎn)日本,致使名畫流落海外,至今下落不明。
蘇軾寫“龍眠(李公麟的號)胸中有千駟,不獨畫肉兼畫骨”,贊譽李公麟畫的馬形神兼?zhèn)洹t骠娴奈迤ヲE馬,是李公麟流傳了千載的淡墨清毫。畫中那些或剛?cè)峄驖獾木€條,也將中國畫的線條之美推向極致。繼《五馬圖》之后,幾乎所有的白描人馬畫,都承襲了李公麟,他也因此被世人尊為百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