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湘 乙常青
詩人筆下常見“臥”字的身影,看似不經(jīng)意,實則匠心獨運,意味深長。
“臥”出視死如歸的勇氣——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zhàn)幾人回。(王翰《涼州詞》)
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臥沙場,也請諸君莫笑,我們不是早把生死置之度外了嗎?這是席間的勸酒之詞,并無悲傷之情,它雖有幾分諧謔,卻也為盡情酣醉尋得了最具有環(huán)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白砼P沙場”,表現(xiàn)的不僅是豪放、開朗、興奮的感情,而且還有著視死如歸的勇氣,它給人一種激動向往的藝術(shù)魅力。
“臥”出對自由幸福的向往——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杜牧《七夕》)
夜已深沉,寒意襲人,該進屋睡覺了??墒情L居深宮的宮女還在無聊孤寂中仰望星空,羨慕牛郎、織女相會的情景?!芭P看”,表現(xiàn)了宮女因牛郎、織女的故事觸動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產(chǎn)生了對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與期盼??梢哉f,滿懷心事都在舉首仰望之中了。
“臥”出孩童的悠然自得——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辛棄疾《村居》)
“亡”同“無”。“亡賴”,原意是“刁鉆潑辣,不講道理”。這里是貶詞褒用,形容小兒的淘氣、調(diào)皮?!芭P”字寫出了小兒悠然自得躺在溪邊草地上,剝吃蓮蓬的可愛神態(tài)。詩句把一個稚氣天真、活潑可愛的農(nóng)村孩子那種無拘無束的神態(tài)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呼之欲出。
“臥”出強烈愛國之心——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
“臥”而“僵”,形體可謂衰朽;“村”而“孤”,處境亦屬艱難,但“不自哀”,顯示出崇高的氣節(jié)與情操,對復(fù)國大業(yè)仍充滿勝利的信心?!安蛔园А币浴敖┡P孤村”反襯,更顯得其志堅定不移。由風(fēng)雨大作的氣勢聯(lián)想到官軍殺敵的神威。心似翻江,夜雖深而難寐。年逾古稀,而又臥病,猶不失其當(dāng)初渴望馬革裹尸的“平胡壯士心”,其憂國憂民的拳拳之念,是何等感人!
“臥”出雍容氣度——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曾鞏《西樓》)
“箔”是用葦或秫秸織成的簾子。樓上的詩人把樓四面窗戶垂掛的疏簾用鉤卷起。風(fēng)雨將至,應(yīng)閉窗才是,為何要敞開四面窗戶?原來詩人要看“急雨”沖刷這重巒疊嶂的更為壯美的畫卷,要享受“急雨”打破雨前沉悶局面而呈現(xiàn)的新鮮境界,以開闊心胸。一個“臥”字,耐人尋味,把詩人那種雍容氣度生動表現(xiàn)出來了。
“臥”出對雨打芰荷的陶醉——芰荷聲里孤舟雨,臥入江南第一州。(張耒《懷金陵三首》其三)
詩句回憶令人神往的金陵之游:扁舟一葉,在湖中游蕩,湖光山色,盡入眼底,在風(fēng)酥雨膩的江南春日,雨打芰荷,發(fā)出清脆的聲音,猶如美妙的樂曲,此時舟中高臥,來欣賞雨打芰荷的美妙音樂,多么令人陶醉?。?/p>
“臥”出悠閑寧靜——夕陽牛背無人臥,帶得寒鴉兩兩歸。(張舜民《村居》)
夕陽西沉,暮色朦朧,老牛緩緩歸來,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橫吹的牧牛郎,而是佇立的寒鴉。寒鴉易驚善飛,卻在這寧靜的氣氛中悠閑自在,站立牛背,寒鴉之靜附于牛之動,牛之動涵容了寒鴉之靜,大小相映,動靜相襯,構(gòu)成了新穎的畫面,在悠閑寧靜之外又籠上一層淡淡的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