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婕
入園適應(yīng)是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面對的問題。父母有效的支持能幫助孩子盡快適應(yīng)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家園的有效溝通也能加快孩子在幼兒園的適應(yīng)進程。
艾摩在芝麻街上的一家世界級大酒店—弗絨斯大酒店入住了,但是他非常想念自己的朋友大鳥。令人驚喜的是,這時候大鳥竟然出現(xiàn)在酒店了!但是問題來了,大鳥的體形巨大,弗絨斯大酒店沒有一間客房可以容納大鳥,它需要一個更大的房間,可酒店里沒有更大的房間了。就在大鳥打算離開的時候,艾摩提議讓大鳥睡在自己和菲比的房間,可是床還是不夠大,大鳥踢翻了床頭的柜子。真是個大災難!
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大鳥竟然坐在大廳里的椅子上睡著了,原來大鳥之前一直都是坐在自己的鳥巢里睡覺的。大廳里吵吵鬧鬧的聲音讓大鳥突然驚醒,它還是無法入睡,問題依舊沒有得到解決。這該怎么辦呢?最后,大家發(fā)揮集體智慧想到了一個非常棒的主意:用酒店所有的羽毛枕頭在酒店的后花園里搭一個巨大的鳥巢,這樣大鳥就能好好地睡一覺啦!
我們可以把這個故事里的大鳥想象成剛?cè)雸@的孩子,而艾摩和朋友們則是手忙腳亂的爸爸媽媽以及祖父母。大鳥的需求其實不是睡在房間里的床上,而是只需要一個大大的、舒服的巢就足夠了;而艾摩和朋友們之所以在開始把事情弄得一團糟,就是因為不了解大鳥的需求。當他們慢慢地摸清了大鳥的需求后,也就想出了解決問題的辦法??赡?,在入園適應(yīng)這件事上,我們和孩子之所以會出現(xiàn)諸多問題,往往是由于我們的回應(yīng)和孩子的需求之間出現(xiàn)了錯位。
哭鬧+不融入我不知道怎么說
孩子剛?cè)雸@時,絕大多數(shù)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哭著不去幼兒園、被老師反映整天不愿加入集體活動等等,這些都是孩子在適應(yīng)集體生活過程中出現(xiàn)的正?,F(xiàn)象。
當我們遇到這些情況時,通常會告訴孩子“你不應(yīng)該這樣”,但實際上,孩子只是不知道該怎么把自己的擔憂和焦慮用語言表達出來。比如,“我去了幼兒園,還能回家嗎?”“我剛才沒聽懂老師在說什么,現(xiàn)在我該怎么和大家一起玩呢?”所以父母此時最重要的不是和孩子講道理,而是要經(jīng)常和孩子在情感上進行溝通,引導孩子正確地表達出自己的憂慮和擔心。當我們知道孩子在擔心什么、在害怕什么時,就能很好地寬慰和幫助他。孩子一旦消除了這些擔憂,對去幼兒園也就沒有那么排斥了。
“我討厭幼兒園!”告訴我幼兒園好在哪兒?
在剛開始入園時,每個孩子幾乎都說過“我討厭幼兒園”這樣的話,這讓父母著急又焦慮,因為擔心孩子是不是真的在幼兒園受了委屈。所以很多父母一接到放學的孩子就喜歡問:“你今天哭了嗎?”“你今天吃飽了嗎?”“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這些話其實都在加重父母的不安,也加重了孩子對幼兒園不好的感受。
其實孩子的這句“我討厭幼兒園!”經(jīng)常是模仿來的,他還并不認識幼兒園,所以如果父母此時多用“今天老師帶你們玩什么新游戲了?”“幼兒園里有咱們家沒有的玩具嗎?”“你和哪個小朋友成為好朋友了?”等這些話去引導孩子,既能幫助孩子回憶起在幼兒園里發(fā)生的快樂瞬間,又能滿足孩子此時內(nèi)心想真正認識幼兒園的需求。
“我明天不想去幼兒園”我今天真的好累
很多孩子都會在傍晚爸爸媽媽一回家時就宣布“我明天堅決不去幼兒園!”“我再也不想上幼兒園了!”這個時候,孩子的內(nèi)心需求是什么呢?其實很簡單,就是爸爸媽媽無條件的陪伴和擁抱,讓他有機會釋放自己一天緊張、焦慮的情緒。
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小家庭步入社會形態(tài)的幼兒園大環(huán)境,孩子一天所經(jīng)歷的內(nèi)心消耗是非常大的,除了擔心、害怕,可能還有各種疑問和一些失落,當他終于又回到一個自認為安全的、自己說了算的環(huán)境中,當然會放松下來,想說什么說什么。所以父母完全可以忽略孩子的這些“宣言”,更不要批評、恐嚇,只在晚上盡心陪伴就好,多和孩子做一些大運動類游戲、肢體游戲,多擁抱,多放聲大笑,讓孩子宣泄出一天的緊張和疑慮,再好好地睡上一覺,第二天一早正常地送他去幼兒園就行了。當然,可能你依然會面對孩子的不情愿甚至哭鬧,只要不斷、重復地安慰孩子那些他擔心的事情就好,比如,“一放學爺爺肯定在幼兒園門口接你!”“我和老師說了,讓她把游戲的要求說兩遍,你肯定能聽懂?!?/p>
父母要做到哪些?
穩(wěn)定的情緒
在入園這件事上,很多父母表現(xiàn)得比孩子還緊張、焦慮,這肯定會影響孩子的入園適應(yīng)進程。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能力很快地適應(yīng)新環(huán)境,相信老師有經(jīng)驗能幫助孩子盡快適應(yīng)。
一致的態(tài)度
全家人的態(tài)度要保持一致,不能因為孩子哭鬧就心軟。如果孩子意識到可以因為哭鬧而不去幼兒園,之后可能就會利用更加劇烈的哭鬧行為而達成不去幼兒園的目的。在孩子沒有生病的情況下,盡量堅持每天送孩子入園。
不拿老師嚇唬孩子
雖然孩子入園后會很聽老師的話,但是在家里千萬不要總拿老師嚇唬孩子,比如“你再這樣,張老師肯定不喜歡你了?!薄皬埨蠋熣f你今天要是還打小朋友的話,她就不讓你回家了?!狈炊改笐?yīng)該經(jīng)常給孩子進行心理暗示:“老師和爸爸媽媽一樣愛你!”“如果老師沒有及時回答你的問題,那她可能是太忙了?!?/p>
和老師溝通什么?
怎樣提升能力
孩子進入幼兒園,需要在情緒管理、社會適應(yīng)和人際交往能力等在內(nèi)的非認知能力上盡快有所提升,因此,想讓孩子快點適應(yīng)幼兒園,可以和老師溝通孩子還欠缺哪些能力,在家里如何幫助孩子提高這些方面的能力,有哪些小游戲或者在日?;顒又锌梢郧擅畹貛秃⒆犹岣哌@些能力,等等。這些都是老師愿意幫家長解答的問題,也是對孩子最有實際幫助的問題。
查找特殊原因
如果在一段時間之后,孩子還是難以適應(yīng),那要和老師一起查找到底是什么因素影響了孩子,比如可能孩子就是因為不想在幼兒園午睡、大便而堅決不想去幼兒園,擔心午睡之后自己的小辮子不好看了而一整天憂心忡忡,等等。找到了這些孩子在幼兒園里最擔心的事,用對解決方案,孩子也就能很快地步入正常的幼兒園生活了。
另外,孩子在生活上有哪些特殊需求,比如對什么食物過敏等,也要充分與老師溝通。
芝麻街工作室簡介
芝麻街工作室作為一家全球性教育機構(gòu),從世界各地幼兒發(fā)展的迫切需求出發(fā),致力幫助孩子成長,使其更聰明、更強健、更友善。工作室以調(diào)查研究作為基礎(chǔ),通過多樣化的平臺向觀眾傳遞新穎有趣的教育內(nèi)容,包括創(chuàng)造經(jīng)典電視節(jié)目《芝麻街》、廣播、書籍、雜志、舞臺劇、手機應(yīng)用軟件和社區(qū)拓展活動等,受到全球150多個國家數(shù)以億計的兒童、家長、看護人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喜愛。(請訪問www.sesamestreetchina.com.cn進一步了解芝麻街工作室。掃描二維碼并關(guān)注“芝麻街品牌”微信公眾號,獲取更多芝麻街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