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喜
(匯科安辰建設(shè)工程有限公司伊犁分公司,新疆 伊寧 835000)
庫巴格水庫是一座以農(nóng)業(yè)灌溉為主,兼顧防洪和工業(yè)供水的綜合利用水庫工程,水庫總庫容931.9萬m3,壩高61m,控制灌溉面積1513.33hm2,防洪保護對象為庫巴格河流域灌區(qū)[1]。根據(jù)SL252—2017《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2],確定庫巴格水庫工程等別為Ⅳ等小(1)型工程,大壩、溢洪道、導流兼泄洪沖沙隧洞、灌溉放水隧洞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4級,次要建筑物、臨時建筑物級別為5級。
壩址位于庫巴格河兩支流匯合口下游750m處(出山口上游1.8km處),河谷相對狹窄呈“U”型,兩岸基巖裸露,巖層走向與河道大角度相交,為橫向谷,現(xiàn)代河道底寬100~110m,壩址上游740m兩支流匯合處發(fā)育I級堆積階地,寬20~40m,表面覆蓋坡洪積物,坡度20°~35°。
中壩址區(qū)主要地層巖性由老至新為: 上太古界興地塔格群(Ar2)地層、元古界地層(Pt1)、古生界地層新近系上新統(tǒng)(N2)地層、呂梁期侵入(γ2~γ4)地層和第四系,其中第四系又可分為:①下更新統(tǒng)西域礫巖(Q1)、②中更新統(tǒng)沖積物上更新統(tǒng)沖積層全新統(tǒng)洪積層和⑤全新統(tǒng)沖積層
3.1.1 左壩肩(壩0+000~壩0+040)
岸坡高度100m,高程1457m以下岸坡坡度50°~65°,高程1457m以上岸坡坡度20°~30°。左岸沿壩軸線基巖裸露,巖性為灰綠色綠簾陽起石片巖,斷層f34帶寬5~10cm,帶內(nèi)主要為角礫巖、糜棱巖夾石英透鏡體,傾向岸內(nèi),出露點低于正常蓄水位,對左壩肩有一定影響,基巖強風化層厚度3~5m,弱風化帶厚度9~14m,巖體透水率q≤5Lu界限在基巖面以下55~62m。
3.1.2 河床段(壩0+040~壩0+140)
現(xiàn)代河床寬102m,河床覆蓋層厚度43~53m,河床覆蓋層上部為全新統(tǒng)含漂石砂卵礫石層厚度20~23m,屬強透水層,下部為上更新統(tǒng)沖積砂卵礫石層厚度20~33m,局部已形成滲漏通道,滲透性極強,下伏基巖巖性為灰綠色綠簾陽起石片巖呈中厚層狀結(jié)構(gòu),基巖強風化層厚2~3m,弱風化層厚9~11m,基巖透水率q≤5Lu的界線埋深在基巖面以下13~18m。
3.1.3 右壩肩(壩0+140~壩0+195)
岸坡高度大于300m,岸坡高陡,坡度60°~80°,該岸基巖裸露,基巖巖性為灰綠色綠簾陽起石片巖,右壩肩主要發(fā)育有兩組裂隙,形成小的不穩(wěn)定體,總方量1500m3,基巖強風化層厚3~5m,弱風化帶厚12~14m,巖體透水率q≤5Lu界限在基巖面以下45~50m。
3.1.4 瀝青混凝土心墻壩
瀝青混凝土心墻壩最大壩高61.0m,壩頂寬8m,壩頂長195m。防浪墻高1.2m,上游壩坡1∶2.25,下游壩坡設(shè)4級之字形馬道,各級馬道寬度均為8m,馬道上下壩坡均為1∶1.8,下游綜合壩坡1∶2.32。壩體采分區(qū)填筑,共分為4個分區(qū),從上游至下游依次為壩殼料區(qū)(Ⅲ)、過渡料區(qū)(Ⅱ)、瀝青心墻區(qū)(I)和利用料區(qū)(Ⅳ)。瀝青心墻采用碾壓式瀝青混凝土,垂直布置,墻體軸線偏向上游,心墻頂部嵌入防浪墻底板0.2m,心墻厚度:高程1420.00m以上為0.5m,高程1420.0m以下為0.8m。過渡料區(qū)水平寬3~3.15m。混凝士護坡厚度均為0.25m,縱橫向分縫間4m,河床段心墻基座建基于砂礫石覆蓋層上,采用混凝土防滲墻防滲形式,平行于壩軸線布置,墻厚0.8m,墻底嵌入基巖1m,頂部嵌入瀝青混凝土心墻基座0.2m,最大處理深度49m。兩岸坡段心墻基座均建基于清后的強風化層中部,基座下部設(shè)置固結(jié)灌漿,共布設(shè)2排,間距3m,孔深6m。河床段防滲墻及左右岸坡段均設(shè)置帷幕灌漿,共布設(shè)1排,間距2m,孔深為深入巖體透水率q≤5Lu界限不小于5m。
3.2.1 左岸趾板(趾0+000~趾0+112)
岸坡高度100m,高程1457m以下岸坡坡度50°~65°,高程1457m以上岸坡坡度20°~30°,趾板沿線基巖裸露,基巖巖性為灰綠色、灰黑色綠簾陽起石片巖,斷層f34帶寬5~10cm,傾向岸內(nèi),出露點低于正常蓄水位,對左壩肩有一定影響,基巖強風化層厚度3~5m,弱風化層厚9~14m,q≤5Lu界限在基巖面以下55~62m。
3.2.2 河床趾板(趾0+112~趾0+237)
河谷底寬94m,河床段覆蓋層為含漂石砂卵礫石,厚度43~55m,上層為沖積含漂石砂卵礫石層,厚度20~23m,屬強透水層;下層為全新統(tǒng)沖積含漂石砂卵礫石層,厚度2~3m,局部已形成滲漏通道,滲透系數(shù)大,下伏基巖巖性為灰綠色、灰黑色綠簾陽起石片巖,強風化層厚度2~3m,弱風化層厚度9~10m,q≤5Lu界限在基面以下13~18m。
3.2.3 右岸趾板(趾0+237~趾0+356)
右岸山體高大雄厚,岸坡高度大于300m,自然坡度50°~70°,局部分布3~15m厚的崩、坡積碎石土層,其余部位基巖裸露,基巖巖性為灰綠色綠簾陽起石片巖,趾板線上主要發(fā)育有兩組裂隙,形成不穩(wěn)定體,總方量1500m3,基巖強風化層厚度3~5m,弱風化層厚度12~14m,q≤5Lu界限在基巖面以下45~50m。
3.2.4 混凝土面板壩設(shè)計
混凝土面板壩最大壩高61.7m,壩頂寬8m,壩頂長194m。防浪墻高1.2m,上游壩坡1∶1.5,下游壩坡設(shè)4級之字形馬道,各級馬道寬度均為8m,馬道上下壩坡均為1∶1.5,下游綜合壩坡1∶2.03。壩體采用分區(qū)填筑,共分7個分區(qū),各分區(qū)從上游至下游依次為:蓋重區(qū)(1B)、上游鋪蓋區(qū)(1A)、墊層區(qū)(2A)、特殊墊層區(qū)(2B)、過渡區(qū)(3A)、主堆石區(qū)(3B)和利用料區(qū)(3C)。混凝土面板厚度均為0.4m,面板采用單層雙向鋼筋,面板垂直縫間距:兩岸6m,中間12m。趾板采用水平趾板,寬度4m,厚度0.5m,河床段趾板采用連接板和混凝土防滲柔性連接,連接板寬度3m,厚度0.5m。周邊縫設(shè)置底、頂兩道止水,張性板間縫設(shè)置底、頂兩道止水,壓性板間縫設(shè)置一道底止水,面板和防浪墻間的水平縫設(shè)置底、頂兩道止水。河床段趾板建在覆蓋層上,采用槽孔混凝土防滲墻進行垂直防滲,混凝土防滲墻厚度0.8m,防滲墻底部嵌入基巖lm,最大處理深度41m。左右岸坡段趾板均置于基巖弱風化層中下部。在左右岸坡段趾板范圍設(shè)置固結(jié)灌漿,共布設(shè)3排,間距1.5m,孔深6m。河床段防滲墻及左右岸坡段均設(shè)置帷幕灌漿,共布設(shè)1排,間距2m,孔深為深入巖體透水率q≤5Lu,界限不小于5m。
4.1.1 左壩肩
岸坡高100m,基巖強風化層厚度3~5m,弱風化層厚度9~14m,巖體透水率q≤5Lu界限在基巖面以下55~62m。
4.1.2 河床段
現(xiàn)代河床寬102m,河床覆蓋層厚度43~53m,基巖強風化層厚度2~3m,弱風化層厚度9~11m,巖體透水率q≤5Lu界限在基巖面以下13~18m。
4.1.3 右壩肩
岸坡高度大于300m,右壩肩不穩(wěn)定體總方量24萬m3?;鶐r強風化層厚度3~5m,弱風化帶厚度12~14m,巖體透水率q≤5Lu界限在基巖面以下45~50m。
4.2.1 左岸趾板
左岸高度100m,基巖強風化層厚度3~5m,弱風化層厚度9~14m,q≤5Lu界限在基巖面以下55~62m。
4.2.2 現(xiàn)代河床趾板段
河谷底寬125m,河床段覆蓋層厚度43~55m,基巖強風化層厚度2~3m,弱風化層厚度9~11m,q≤5Lu界限在基巖面以下13~18m。
4.2.3 右岸趾板
右岸山體高大雄厚,趾板線上不穩(wěn)定體總方量1500m3。基巖強風化層厚度3~5m,弱風化層厚度12~14m,q≤5Lu界限在基巖面以下45~50m。
(1)防滲體位于大壩內(nèi)部,防滲性能好,防滲體耐久性和抗凍性較高,可靠性較高。
(2)防滲體對地形適應(yīng)性比混凝土面板差。防滲體位于大壩內(nèi)部,防滲體的檢修及維護工作較為困難。
(1)防滲體位于大壩表面,防滲性能好,防滲體耐久性和抗凍性較高,可靠性較高。
(2)防滲體對各種地形的適應(yīng)性較好。
(3)防滲體位于大壩表面,防滲體的檢修及維護工作較為方便。
(1)施工工序較為復雜,施工工期較長。
(2)壩體與上游圍堰可以互相結(jié)合,導流及度汛費用較低。
(3)心墻開挖范圍較小,施工較容易,高邊坡范圍小,處理容易。
(1)壩體施工工序簡單,施工工期較短。
(2)壩體與上游圍堰無法結(jié)合,導流及度汛費用較高。
(3)左右兩岸趾板開挖高度較大,高邊坡范圍大,處理費用較高,具有一定的不可見性。
主要工程量及工程投資比選如表1。
表1 主要工程量及投資比選
(1)從地形、地質(zhì)條件、工程布置、防滲體耐久性、適應(yīng)性和可靠性比較,兩種壩型均合適。
(2)從工程施工比較,瀝青心墻壩導流及度汛費用較低,心墻開挖范圍較小,施工較易,混凝土面板壩左右岸趾板高邊坡范圍大,處理費用較高,高邊坡處理存在一定的不可預見性,因此瀝青心墻壩明顯優(yōu)于混凝土面板壩。
(3)從工程投資比較,瀝青心墻壩大壩投資少,瀝青心墻壩優(yōu)于混凝土面板壩。
綜上所述,瀝青混凝土心墻壩優(yōu)于混凝土面板壩,因此本階段推薦壩型為瀝青混凝土心墻壩。
通過對地形地質(zhì)、工程布置、防滲體耐久性、適應(yīng)性及可靠性、工程施工及工程投資等方面進行綜合比較,瀝青混凝土心墻壩、混凝土面板壩均有筑壩條件,但瀝青混凝土壩具有防滲性能好、施工工藝簡單、投資相對較少等優(yōu)點。綜上所述,瀝青混凝土心墻壩方案優(yōu)于混凝土面板壩方案。因此選定瀝青混凝土心墻壩為設(shè)計壩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