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靜 江雪冰
基于分組協(xié)作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徐 靜 江雪冰
(合肥師范學院 體育科學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選定合肥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2017級體教、運訓健美操(主、副項提高)班學生為對照組、2018級體教、運訓健美操(主、副項提高)班學生為實驗組,每班15人,共30人。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相結合,實驗組學生運用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對照組學生運用自主練習教學法,經過教學實驗把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探究兩組之間的教學效果是否存在差異。實驗教學時間為2018年-2019年第一學期,即2018年9月-2019年1月,共16個教學周,每周3次課,一次課2學時,共32次課,96學時,教學時間為每次90分鐘。實驗評價指標由《全國全民健身操等級規(guī)定動作》二級規(guī)定套路。實驗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為主進行,對照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自主練習教學法為主進行。實驗結果表明:實驗組(男生)比對照組(男生)在學習動作的積極性和動作完成能力上都要更好,女學生在自主練習教學法和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學習的效果均比男生更好。實驗組(男生)和對照組(男生)在第一次期中測試和第二次期末測試的成績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而實驗組(女生)和對照組(女生)在第一次期中測試的成績P>0.05,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在第二次期末測試的成績P<0.05,存在顯著性差異。反映出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相較自主練習教學法,更適用于不同層次水平的同一教學班級,健美操專項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通過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中更好的幫助健美操專項技能水平中等及健美操專項技能水平較弱的學生,也能促進健美操專項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提高個人的學習認知和教學能力。
分組協(xié)作;混合式教學;高校健美操;應用研究
強化學校體育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對于促進教育現(xiàn)代化、建設健康中國和人力資源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對加強學校體育提出明確要求,指出:堅持培養(yǎng)興趣與提高技能相促進。遵循教育和體育規(guī)律,以興趣為引導,注重因材施教和快樂參與,重視運動技能培養(yǎng),逐步提高運動水平,為學生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奠定基礎。信息通信技術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高校教學的環(huán)境和條件,但從傳統(tǒng)教學到網(wǎng)絡教學,再到混合式學習,需要教師在教學理念上加以重新認識,進而自覺加以運用和實施。
新時代的社會發(fā)展趨勢下,高校盡可能讓學生多學習和掌握幾項運動技能,各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yè)和運動訓練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不斷改進,在大學體育健美操課堂中出現(xiàn)同一教學班級學生彼此之間的專項技能水平差異性非常明顯,如果在教學中還是像以前一樣用統(tǒng)一的標準要求學生,那么成績好的學生顯然會“吃不飽”,而成績差的學生卻導致會“吃不了”,因此,針對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學校的實際情況,實施分組協(xié)作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與作用。
選定合肥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2017級體教、運訓健美操(主、副項提高)班學生為對照組、2018級體教、運訓健美操(主、副項提高)班學生為實驗組,每班15人,共30人作為研究對象。實驗組學生以混合式教學模式+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為主要課堂教學手段,對照組學生以混合式教學模式+自主練習教學法為主要課堂教學手段,(每組男生6人,兩組男生共12人,每組女生9人,兩組女生共18人)。兩組受試者的基本情況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受試者的基本情況(男生N=12)
人數(shù)年齡(歲)身高(cm)體重(kg) 實驗組對照組6人6人20.26±1.2220.84±1.25176.72±10.60177.56±10.6569.35±4.1670.66±4.24
表2 受試者的基本情況(女生N=18)
人數(shù)年齡(歲)身高(cm)體重(kg) 實驗組對照組9人9人19.33±1.7419.88±1.79162.71±14.64163.46±14.7153.38±4.8054.62±4.92
1.2.1文獻資料法
通過翻閱學校圖書館、在中國知網(wǎng)上輸入關鍵詞:混合式教學、分組協(xié)作教學進行文獻檢索,查閱國內近十年來的相關文獻資料作為本研究的理論參考依據(jù)。
1.2.2 實驗法
由同一名健美操教師,根據(jù)體育教學專業(yè)健美操主項提高課程標準和運動訓練專業(yè)健美操副項提高課程標準(合班教學),制定相同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進行班級之間相較的教學實驗,對照組學生運用課上教師教授、學生自主練習、課下教師布置教學任務,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法的混合式教學法為主要教學手段,實驗組學生運動員課上教師教授、學生分組協(xié)作、課下教師布置教學任務,學生通過分組協(xié)作學習法的混合式教學法為主要教學手段。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實時收集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課堂關注度、技術動作學習進度、技術動作掌握能力以及期中成績和期末成績等數(shù)據(jù)進行梳理統(tǒng)計,對比分析不同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效果,驗證課下分組協(xié)作教學方法的積極性與有效性。
1.2.2.1實驗目的
通過教學實驗對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分析,探究兩組之間的教學效果是否存在差異,旨在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課上及課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中運用分組協(xié)作教學方法,以此提高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教學效果。
1.2.2.2試驗時間
2018年-2019年第一學期,即2018年9月-2019年1月,共十六個教學周,每周3次課,一次課2學時,共32次課,96學時,教學時間為每次90分鐘。
1.2.2.3實驗評價指標
(1)身體素質:俯臥撐1分鐘,健身球俯臥撐30秒,兩頭起1分鐘,肋木舉腿30秒,跳繩單搖1分鐘,連續(xù)團身跳1分鐘,柔韌性計分30分。(2)學生整個教學實驗過程中的學習積極性和動作完成能力。(3)《2013年全國時尚健身規(guī)定套路二級》成套動作。
1.2.2.4實驗地點及器材
合肥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體育館3樓健美操房作為授課地點,教學器材:音響一臺,同時建立各班級微信群并在課后隨時與學生進行指導與交流。
1.2.2.5學生自主練習方式
1.2.2.6學生分組協(xié)作練習方式
1.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統(tǒng)計,用SPSS軟件進行統(tǒng)計處理,對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
所謂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網(wǎng)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從教與學的角度來理解,混合式學習就是將傳統(tǒng)課堂中的面對面學習和和高校中學習者基于某種網(wǎng)絡教學平臺,在助學者的指導下有組織、有計劃、有明確學習目標的在線學習進行有機結合,實現(xiàn)二者優(yōu)勢互補的一種學習方式。
混合式教學就是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互聯(lián)網(wǎng)教學相結合,混合式教師模式既利于課堂中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系統(tǒng)知識的掌握、教學過程的組織管理、師生情感的溝通和人際交互等,又讓豐富的網(wǎng)絡學習資源得到充分有效的使用,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充分實現(xiàn)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是一種新穎而有效的教學模式。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均衡的分布在各個小組中,可以使小組的成員相互學習、啟發(fā)和補充,從中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充當不同層次的角色,引導學習小組各成員之間在這樣的氛圍中完成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實現(xiàn)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
結合實驗組學生的自身情況以及實際教學條件,按照班級學生的專業(yè)、性別進行分組,分組方式如下:小組由3人組成,3人小組中男女性別比例分配均勻,體育教育專業(yè)和運動訓練專業(yè)平均分配,3人小組中健美操專業(yè)能力上有1人是成績較突出的A類學生,1人是學習成績中等的B類學生,1人是學習稍有困難的C類學生。
身體素質是健美操專業(yè)學生基礎能力的保障,健美操學生需要的身體素質能力包括上肢力量、腰腹力量、下肢力量以及柔韌性這幾方面。
2.4.1實驗前身體素質情況統(tǒng)計
根據(jù)健美操專項的特點,按照身體素質的基本要求,設計俯臥撐60秒(動作要求:屈肘時肩肘位置平行)、健身球俯臥撐30秒(手撐地,腳放在健身球上面進行練習,動作要求:屈肘時肩肘平行)作為檢驗上肢力量的實驗指標,設計兩頭起60秒(動作要求:肩部和腳貼于地面開始,折疊時手碰腳踝位置,每次回到起始位置)、肋木舉腿30秒(動作要求:雙腳伸直,抬起時腳尖到頭的位置)作為檢驗腰腹力量的實驗指標,跳繩單搖60秒、連續(xù)團身跳(動作要求:膝蓋過腰)60秒作為檢驗下肢力量的試驗指標。
表3 兩組男生實驗前身體素質差異性(N=12)
測試項目實驗組(6人)對照組(6人)P 俯臥撐(60s)45.86±2.7546.35±2.78>0.05 健身球俯臥撐(30s)21.46±1.2922.53±1.35>0.05 兩頭起(60s)24.76±1.4924.44±1.47>0.05 肋木舉腿(30s)14.53±0.8713.86±0.83>0.05 跳繩單搖(60s)142.62±8.56143.70±8.62>0.05 連續(xù)團身跳(60s)24.82±1.4925.56±1.53>0.05 柔韌性(30分)13.72±0.8212.97±0.78>0.05
表4 兩組女生實驗前身體素質差異性(N=18)
測試項目實驗組(9人)對照組(9人)P 俯臥撐(60s)27.86±2.5128.35±2.55>0.05 健身球俯臥撐(30s)18.33±1.6518.83±1.69>0.05 兩頭起(60s)20.77±1.8720.44±1.84>0.05 肋木舉腿(30s)8.68±0.788.36±0.75>0.05 跳繩單搖(60s)148.30±13.35147.70±13.29>0.05 連續(xù)團身跳(60s)20.74±1.8721.12±1.90>0.05 柔韌性(30分)17.72±1.5918.73±1.69>0.05
從表3、表4可以看出實驗組(男、女生)與對照組(男、女生)在7項基本身體素質方面P>0.05,反映出兩組學生并無顯著性差異,實驗組學生和對照組學生在實驗前基本身體情況和素質能力條件方面相同,整個周期教學實驗才具有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2.4.2實驗后身體素質情況統(tǒng)計
身體素質練習總課時為16教學周,每周三次課,力量訓練時間20分鐘,每一次課著重練習上肢力量、腰腹力量和下肢力量三類的其中一類,練習內容以實驗項目為主,每次練習2-3組,柔韌性練習分配在一周的最后一次課中,練習時間為15分鐘。
表5 實驗后男生身體素質差異性(N=12)
測試項目實驗組(6人)對照組(6人)P 俯臥撐(60s)60.27±3.6259.85±3.59>0.05 健身球俯臥撐(30s)32.62±1.9624.26±1.46<0.05 兩頭起(60s)45.52±2.7344.82±2.69>0.05 肋木舉腿(30s)27.46±1.6519.14±1.15<0.05 跳繩單搖(60s)162.72±9.76154.08±9.24<0.05 連續(xù)團身跳(60s)46.34±2.7835.91±2.15<0.05 柔韌性(30分)18.22±1.0914.07±0.44<0.05
從表5可以看出實驗組(男生)與對照組(男生)俯臥撐和兩頭起的P>0.05,說明俯臥撐和兩頭起這兩項身體素質實驗指標兩組男學生并無顯著性差異,而健身球俯臥撐、肋木舉腿、跳繩單搖、雙搖和柔韌性這五項身體素質實驗指標的P<0.05,反映出健身球俯臥撐、肋木舉腿、跳繩單搖、雙搖和柔韌性這五項身體素質實驗指標在兩組男學生中存在顯著性差異。
表6 實驗后女生身體素質差異性(N=18)
測試項目實驗組(9人)對照組(9人)P 俯臥撐(60s)45.86±4.1346.35±4.17>0.05 健身球俯臥撐(30s)28.76±2.5923.13±2.08<0.05 兩頭起(60s)39.76±3.5832.44±2.91<0.05 肋木舉腿(30s)20.98±1.9716.16±1.45<0.05 跳繩單搖(60s)165.72±14.91158.86±14.29<0.05 連續(xù)團身跳(60s)48.22±4.3442.16±3.79<0.05 柔韌性(30分)21.12±1.9020.87±1.88>0.05
從表6可以看出實驗組(女生)與對照組(女生)俯臥撐和柔韌性P>0.05,說明俯臥撐和柔韌性這兩項身體素質試驗指標兩組女學生并無顯著性差異,而健身球俯臥撐、兩頭起、肋木舉腿、跳繩單搖和雙搖這五項身體素質實驗指標的P<0.05,反映出健身球俯臥撐、兩頭起、肋木舉腿、跳繩單搖和雙搖這五項身體素質實驗指標兩組女學生中存在顯著性差異。
對比統(tǒng)計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進行成套動作教學過程中,運用自主學習和分組協(xié)作兩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時,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學習動作的積極性、動作的完成能力等方面的區(qū)別。
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觀察并對學生課上、課下的學習態(tài)度、上課過程中的整體表現(xiàn)、課上個人展示課下自主練習、學習的內容、課上分組展示課下小組協(xié)作練習、學習的內容、課上、課下動作學習能力、課上、課下動作掌握能力等情況進行評價,并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課上及課下自主練習和分組協(xié)作練習學習內容時的積極性和動作完成能力。
表7 男生學習情況對比(N=12)
實驗組(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參照組(自主學習教學) 學習積極性非常積極比較積極 動作完成能力良好較好
表8 女生學習情況對比(N=18)
實驗組(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參照組(自主學習教學法) 學習積極性非常積極非常積極 動作完成能力很好良好
從表7、表8可以看出實驗組(男生)比對照組(男生)在學習動作的積極性和動作完成能力上都要更好,而實驗組(女生)和對照組(女生)在學習動作的積極性上面是一樣的,但在動作完成能力上運用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的實驗組(女生)要比運用自主學習教學法的對照組(女生)教學效果更好。
成套技術動作水平是反映健美操項目教與學掌握能力的主要考試內容,在整個教學實驗中,把成套動作分為兩次進行測試,第一次為期中測試。內容為《2013年全國時尚健身規(guī)定套路二級》套路的第一、第二動作組合,完整套路的前半套動作,第二次為期末測試,內容為《2013年全國時尚健身規(guī)定套路二級》套路的完整成套動作。在實驗過程中存在打分情況的均由三位專項健美操教師進行。
表9 男生成套動作測試成績(N=12)
測試內容實驗組(100分)對照組(100分)P 期中測試成績期末測試成績60.38±3.6281.95±4.9760.56±3.6376.15±4.35>0.05<0.05
表10 女生成套動作測試成績(N=18)
測試內容實驗組(100分)對照組(100分)P 期中測試成績期末測試成績67.33±6.0689.05±8.1468.17±6.1484.45±7.60>0.05<0.05
從表9、表10可以看出實驗組(男、女生)和對照組(男、女生)在第一次期中測試的成績P>0.05,并沒有顯著性差異,但在第二次期末測試的成績P<0.05,明顯存在顯著性差異。反映出運用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的實驗組(男、女生)和運用自主學習教學法的對照組(男、女生)經過8周的教學時間成套動作成績P>0.05,說明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經過16周的教學時間,兩組學生(男、女生)成套動作成績P<0.05,明顯存在顯著性差異。由此說明對于不同層次水平同一班級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整體比自主練習教學法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更佳。
3.1.1女學生相比男學生在自主練習教學法和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這兩種教學方法的運用過程中,學習的效果均比男生更好。
3.1.2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相較自主練習教學法,更適用于不同層次水平的同一教學班級,健美操專項技能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從學習積極性、動作的完成能力等方面幫助健美操專項技能水平中等及健美操專項技能水平較弱的學生。
3.2.1針對不同層次水平同一教學班級的健美操專項學生,可以考慮在教學過程中多運用分組協(xié)作教學法,適當減少自主練習教學法的運用,可以更好的在課堂中體現(xiàn)因材施教的的教學理念,同時也能更好的體現(xiàn)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的新時代教學指導思想。
3.2.2女學生在健美操課堂學習過程中比男學生普遍要更加積極,在進行分組時可以適當?shù)目紤]男女學生均衡搭配,這樣能讓女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影響到男學生,能夠更有效的提高整堂課的氛圍以及整個班級的教學效果。
[1]梁妙元,印敏,劉鳳,等.復合式教學法在本科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5(4):158-159.
[2]楊琪源.高校美育課程教學中混合式教學法的實驗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217-218.
[3]秦鑫鑫,馮曉麗.高校體育教育專業(yè)體操課程混合式學習應用研究的進展[J].運動,2017(4):90-91.
[4]馮佳,趙棲媛.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高校武術專修課程改革中的應用[J].延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2):115-117.
[5]馮志勇.“混合式”教學模式早高職體育中的教學研究[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15(9):90-93.
[6]李杰,尚香轉,趙新輝.混合式教學在高?;@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許昌學院學報,2019(1): 144-148.
[7]戴飛.基于優(yōu)學院混合式教學在高校籃球選修課中的實驗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7(7):76-78.
[8]徐雪霞,凌剛.體育院?!盎旌辖虒W”模式研究[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7(8):78-79.
[9]崔軼超.同伴教學法在中職院校翻轉課堂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8(4).
[10]劉鷹,譚分全.新媒體時代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式教學的應用[J].韶關學院學報(教育課科學),2019(2):104-108.
On the Application of Hybrid Teaching Mode in College Aerobics Teaching Based on Grouping Cooperation
XU Jing, etal.
(Hefei Normal College, Hefei 230601, Anhui, China)
合肥師范學院2017校級青年教師專項,課題號:2017QN46。
徐靜(1989—),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