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衛(wèi)東
【摘? ?要】 本文以80個玉米雜交種組合為研究對象,對玉米雜交種的產量及主要農藝性狀進行了研究與分析。有利于選育出產量高的玉米雜交種,促進玉米高產型品種的選育理論水平的提高,為相關部門及工作人員提供詳實的參考資料,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 玉米雜交種;提高產量;糧食安全;農藝性狀;表現分析
玉米雜交育種工作的主要研究對象之一就是產量性狀,也是被農學育種界公認的重要性狀,通過研究玉米雜交主要農藝性狀與產量之間的關聯性,可以提高玉米雜交育種的效率及成效。本研究對玉米雜交種主要的農藝性狀與產量之間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分析各農藝性狀對玉米產量的重要作用,為促進玉米產量及育種工作提供理論參考[2]。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本研究選擇的對象材料為選育的80份優(yōu)良玉米雜交種作為實驗材料。
1.2? ?測定項目及試驗方法
驗種植實驗對象,重復3次。每個種植材料實驗區(qū)設計為長方形,田間提高隨機區(qū)組設計,行數是6行,每行種植長度是4.0m,行間距是0.6m,實驗玉米的種植密度是7.5萬株/hm。依據菏澤市玉米雜交種試驗方案執(zhí)行,以研究玉米的農藝性狀及產量為目的,記錄玉米的株高、穗位等特征[3]。具體的收獲方法:每實驗區(qū)收割中間的3行,玉米果穗自然風干后,選擇1O穗作為代表,測量選中樣品的穗長度、粗細程度、禿尖數量、穗行數、行粒數、千粒重、出籽率等參數,分析總結玉米實驗組合間的差異性,對玉米農藝性狀與產量進行關聯性分析,并依照水分含量14%折算出實驗玉米的畝產量。
1.3? 數據的統(tǒng)計與分析
利用軟件Excel及Spssl9.0對測得的數據進行分析,主要是玉米雜交種主要農藝性狀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玉米雜交種農藝性狀間關聯性分析
玉米農藝性狀與產量的測試結果見表1。
2.2? 重要農藝性狀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本課題通過對選育的80份玉米雜交種的重要農藝性狀進行分析,通過表1可知:雜交玉米的產量與穗粗、千粒重呈正相關的關系;雜交玉米的產量與玉米穗位、出籽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雜交玉米的產量與玉米株高、穗長、穗行數、行粒數呈正相關但不是顯著相關;雜交玉米的產量與玉米禿尖呈負相關關系。實驗結果說明,玉米雜交種中具有穗粗、千粒重高、穗位高及出籽率高等特點的玉米產量較高,此結論可以應用在高產型玉米品種的選育中,為選育出高產型玉米品種提供理論依據。因此,雜交玉米新品種培育過程中,可以多兼顧對產量相關性高的性狀要素,提高雜交玉米的產量。
2.3? 玉米雜交種主要農藝性狀間的相關性
對玉米雜交種的農藝性狀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可知:玉米的出籽率與穗行數具有明顯的正相關,而與穗長具有明顯的負相關,也就是可以通過增加玉米穗行數來提高出籽率,但是穗長也不是越長越好,過長的話反而會降低玉米出籽率;玉米千粒重與行粒數具有明顯的負相關,而與穗粗具有明顯的正相關,證實了玉米穗越粗千粒重越大,但并非玉米行粒數越多越好,過長的話反而會降低千粒重;玉米行粒數與禿尖具有明顯的負相關,與穗長具有明顯的正相關,與穗粗具有明顯的負相關,說明穗長越長行粒數越多;玉米穗行數與穗粗具有明顯的正相關,說明玉米穗越粗穗行數越多;穗粗與穗位具有明顯的正相關,玉米雜交種選育時選擇穗位合適的品種,也可以提高玉米收獲的效率。因此,在進行玉米雜交種選育品種時需要對多個農藝性狀進行兼顧,不能在選育時發(fā)生顧此失彼的現象。
2.4? ?玉米雜交種農藝性狀間的不同關系
玉米雜交種農藝性狀間的性狀關系相互制約,又是相輔相成。玉米雜交種的產量與玉米的株高正相關,與玉米籽粒含水量、玉米穗長、玉米出籽率負相關最顯著;玉米雜交種的產量與玉米粒長、玉米穗行數、玉米千粒重、玉米穗粗也具有明顯的正相關性;玉米雜交種的含水量與玉米出籽率呈現明顯的負相關。玉米雜交種的某一性狀的加強往往可能導致部分性狀作用的加強,而另外部分性狀可能變弱。因此,玉米雜交種進行選育時,為提高玉米雜交種的產量,需要對玉米的主要性狀進行分析,并進行玉米選種,同時也要考慮其它性狀特征。
3? 討論
本課題以80個玉米雜交種組合為研究對象,對玉米雜交種的產量及主要農藝性狀進行了研究與分析 ,結果表明:玉米的產量與穗粗、千粒重、穗位及出籽率呈明顯的正相關,玉米雜交種產量與其它性狀也有一定的關系,但沒有達到顯著水平。玉米雜交種各性狀對其產量及各性狀之間的相關性是玉米內部各性狀協調統(tǒng)一的表現,不同的性狀又受其它性狀的約束,玉米性狀的選擇需要考慮各性狀之間的關聯性。
玉米高產型品種的選育時,需要對玉米多各農藝性狀進行兼顧,不能在選育時發(fā)生顧此失彼的現象。應注重玉米千粒重、玉米穗粗、玉米穗行數及玉米行粒數等性狀,有利于選育出產量高的玉米雜交種,促進玉米高產型品種的選育理論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從玉米雜交種的主要農藝性狀入手,分析了針對性、科學性的提高玉米雜交種產量的選育思路,不斷完善玉米選育工作的技術理論,為相關農業(yè)育種部門及農民進行玉米選種提供詳實的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1] 劉建新,楊珊,李清超等. 玉米雜交種主要農藝性狀主成分分析[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4,10.
[2] 王蕾.玉米雜交種產量比較及主要農藝性狀的相關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4,7.
[3] 李安民.夏玉米雜交種主要農藝性狀的通徑分析[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