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啟
近日,張女士在探視住院的丈夫時突然暈倒。多虧是暈倒在醫(yī)院,張女士得到了及時的救治。
參與搶救的徐醫(yī)生說,張女士今年39歲,基礎心率很慢,有心動過緩的癥狀,“我們在向家屬詢問病史的過程中了解到,她有十幾年的心臟病史,在家中也暈倒過數(shù)次,就醫(yī)時多次被建議安裝心臟起搏器,但她一直拒絕,也沒有按照醫(yī)囑到醫(yī)院定期檢查”??赡芤驗槟昙o尚輕,張女士沒有意識到心臟病的嚴重性。
心臟起搏器應用的初衷是防治緩慢性心律失常所致的各種臨床癥狀,恢復機體生理需要內的正?;蚪咏5难鲃恿W狀態(tài),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有癥狀的心動過緩是安裝永久起搏器最主要的適應證。目前,永久起搏器不僅僅只用于治療心臟傳導阻滯、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等嚴重心動過緩,也可應用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顫動、直立性低血壓和血管迷走性暈厥等。
根據(jù)在體內留置的時間,起搏器可分為臨時起搏器和永久起搏器。臨時起搏器適用于可逆性的心動過緩。如心肌炎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在心肌炎得到控制后,心動過緩會自行糾正。但在病重期間,為防止出現(xiàn)心臟意外事故,就要植入臨時起搏器,幫助患者度過危險期。另外,臨時起搏器還用于防止患者手術前后發(fā)生心動過緩,或在手術中對危重患者進行心臟保護。臨時起搏器的放置時間一般為1~2周,最長不超過1個月。
永久起搏器一般適用于不可逆的心動過緩,如心跳緩慢或有傳導阻滯,伴有頭暈、乏力甚至暈厥的患者。有時,盡管患者沒有什么癥狀,但心率很慢(<40次/分)或傳導阻滯很重,阻滯的部位很低,也要安裝起搏器。有時為了疾病治療需要,或治療藥物可能導致心率進一步下降,也需要安裝起搏器,如單純由心動過緩導致的頸動脈竇性暈厥等。盡管有些患者有心動過緩,但沒有癥狀,究竟有無以上嚴重的心動過緩或傳導阻滯,需要密切觀察,必要時再安裝起搏器。
植入心臟起搏器后早期(24小時內)應采取平臥位,盡量少活動。植入起搏器的3周內,植入側的手臂避免做劇烈活動。在手術2個月后,上肢活動可高舉過頭,以能摸到對側耳垂為度。出院后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體力進行體育鍛煉,只要不感覺過分疲勞、心慌氣短,避免劇烈的右上肢活動即可。
生活中,避免用起搏器植入側的手臂負重,如原發(fā)性心臟病嚴重,水溫過高可能對病情不利,所以需避免熱水浴;保證所有的常用電器接地,避免接觸漏電設備;駕駛摩托車或乘坐劇烈顛簸的汽車時,可能對起搏器有影響??傊唧w做法聽從醫(yī)生的建議。
植入起搏器早期,患者可能會有不適應,需經常找醫(yī)生隨訪。通常是安裝半年內,每1個月隨訪1次,半年后3個月隨訪1次,1年后半年隨訪1次。起搏器快到預計壽命期時,應增加隨訪次數(shù)。另外,還應堅持基礎心臟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