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上海戰(zhàn)役中的“文戲武仗”

      2019-11-11 01:53郭潔宇
      黨史博覽 2019年10期
      關鍵詞:解放軍國民黨上海

      郭潔宇

      1949年4月20日晚,人民解放軍發(fā)起渡江戰(zhàn)役。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后,第三野戰(zhàn)軍主力乘勝追擊,將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麾下的5個軍8萬余人全殲于安徽的郎溪、廣德山區(qū),隨后兵鋒直指上海,準備奪取國民黨重兵把守的這座東方大都市。

      “文進”和“武進”的艱難抉擇

      郎(溪)廣(德)圍殲戰(zhàn)之后,湯恩伯集團一部分逃往福建,主力8個軍25個師共20余萬人退守上海。當時的蔣介石雖然已經“下野”,但仍以國民黨總裁的身份抓住軍權不放。這時候,他也知道上海形勢緊張,趕緊離開溪口老家坐軍艦駛往上海,親自指揮 “保衛(wèi)大上海”戰(zhàn)役。

      1949年“五一”節(jié)剛過,鄧小平、陳毅等從南京轉到江蘇丹陽,籌劃接管上海的工作,并會同第三野戰(zhàn)軍副司令員粟裕等謀劃解放上海的作戰(zhàn)。此時第三野戰(zhàn)軍的指揮機關已進抵蘇州。上海近在眼前,連戰(zhàn)連捷的指戰(zhàn)員士氣高昂,摩拳擦掌。在很多人眼里,打上海就等于是抓俘虜,所以都急切地盼望著迅速拿下上海。

      就在三野大軍撲向大上海的時候,在蘇州前線指揮部里調兵遣將的粟裕、張震等人,突然接到了身在北平的毛澤東下達的命令。毛澤東指示:“三野暫時不要進攻上海,而且也不要靠近上?!保劣凇昂螘r占領上海,要等我們的命令”。軍令如山,近20萬大軍緊急剎車,就地轉入戰(zhàn)前準備。官兵們很快就知道了原因所在。原來,中共中央考慮的是上海在中國所有城市中的特殊地位。

      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和經濟中心,戰(zhàn)略地位極為重要。當時,上海全市共有500多萬人口,有1.2萬多家工廠,6萬多家商店,工業(yè)總產值和貿易額各占全國一半。陳毅指出,在上海這樣的城市作戰(zhàn),好比“瓷器店里打老鼠”,如果打爛上海,新中國的經濟建設就會蒙受重大損失。而一旦解放軍接管工作做得不好,導致上海停工停電,發(fā)生混亂,變成一座“死城”,解放軍就可能在上海立不住腳。更為重要的是,上海是帝國主義利益最為集中的地方,外國資本占在華總投資額的80%以上,列強也輕易不會放棄上海。

      西方列強為了自身的政治和經濟利益,在上海常年駐有艦隊等武裝力量。中央軍委決定,要估計到美國出兵占領中國若干個城市的可能,要先有思想準備。但是,毛澤東也看出了美國人的猶豫,他說:“如果我們力量越強大,作戰(zhàn)越堅決,相反美國進行直接軍事干涉的可能性就越小?!?/p>

      早在渡江戰(zhàn)役前,中央軍委對是否會發(fā)生帝國主義武裝干涉這一問題作出了布置:第一,在兵力部署上要有所準備;第二,要盡可能避免直接的武裝沖突。但是如果對方先打第一槍、第一炮,就要堅決還擊。雖然沒有同美國人交手,解放軍的確先和英國人打起來了,就在解放軍百萬大軍即將渡江的緊張時刻,發(fā)生了“紫石英號事件”。

      4月20日,長江上突然開來了兩艘英國軍艦——“紫石英”號和“伴侶”號,橫在解放軍與國民黨軍中間。英方對解放軍的警告信號置若罔聞,最終爆發(fā)了雙方的炮戰(zhàn),被解放軍擊中的“紫石英”號后來在雙方談判期間趁夜暗逃走。丟掉了長江防線后,此時的上海成為了蔣介石全部的希望。他妄圖憑借湯恩伯集團的20余萬兵力在上海堅守6個月,以便利用這段時間,繼續(xù)搶運儲存在上海的黃金、白銀和其他重要物資到臺灣。同時,尋機挑起國際事件,促成美英出兵干涉。

      湯恩伯是浙江人,早年留學日本,先后畢業(yè)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在老鄉(xiāng)關系盛行的國民黨軍隊里,湯恩伯頗受蔣介石的賞識,從一個連長開始,直至升為國民黨陸軍副總司令,并與陳誠、胡宗南分掌重兵,獨當一面,成為軍事三巨頭之一。湯恩伯與中共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他在率軍“圍剿”革命根據(jù)地時,執(zhí)行蔣介石的旨意最堅決,在雙手沾滿了紅軍的鮮血后,一次次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

      毛澤東緊急叫停大軍前進,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解放軍在打下上海后,能不能管好上海,這對當時的中共來說是一道極其復雜的難題。解放軍在占領南京之后,發(fā)生了士兵擅闖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住宅的外交事件,引起了毛澤東的高度警覺。解放軍指戰(zhàn)員長期戰(zhàn)斗生活在農村,對城市生活不習慣,對市民多有階級偏見,鬧出了不少笑話。因此,毛澤東要求全軍各部隊利用進攻上海前的“十天內”學習政策和接管城市事項,不想讓勝利之師重演明末李自成驕兵必敗的悲劇。江南小城丹陽突然熱鬧起來,數(shù)千干部從解放區(qū)、北平、香港日夜兼程趕過來,投入接管上海的集中整訓。

      這次進駐上海不僅是對共產黨的生死大考,也是對中國革命的生死考驗。陳毅在丹陽提醒接管干部時強調:“必須強調入城紀律,入城紀律是入城政策的開始,是和市民的見面禮。”為確保上海能夠完整地回到人民手中,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高瞻遠矚,為上海戰(zhàn)役制定了指導方針:既要殲滅敵人,又要保持市區(qū)完整;既要攻占上海,又要接管好上海;既要奪取軍事斗爭的勝利,又要擴大我黨解放軍的政治影響,打一個軍事政治全勝的漂亮仗?!拔膽蛭湔獭背蔀榱松虾?zhàn)役典型的特征。

      此時上海的國共雙方兵力旗鼓相當,但是在武器裝備上,國民黨軍擁有數(shù)十艘艦艇和上百架飛機。上海周圍歷史上多次遭遇戰(zhàn)火,修筑了大量的防守工事,僅一般炮火和炸藥包奈何不了的鋼筋水泥碉堡就有4000多座。這些工事,抗戰(zhàn)前是美國人、德國人修,后來是日本人修。此時的國民黨軍在原來的基礎上又修筑了大量鋼筋混凝土的地堡,構成了圍繞上海地上和地下相結合的子母堡式交叉火力網。上海四周的要塞工事是由國內專家設計,并參考斯大林格勒塔基卡原理,用最堅固的材料,擇最有利的地形修筑的。湯恩伯斷言,上海郊外“必為共軍之墳墓”。

      湯恩伯在防御計劃中把上海分為三道防御陣地。第一道為外圍陣地,分為浦西和浦東兩大塊,主要為上海市遠郊一線。在瀏河、羅店、嘉定等地構筑浦西外圍陣地,川沙到北蔡之間構筑浦東外圍陣地。第二道陣地為主陣地,也分為浦東和浦西這兩大塊,主要為上海近郊一線。在月浦、楊行、劉行、大場、真如、北新涇、虹橋、龍華直到黃浦江邊構筑了浦西第二道防線主陣地,在高橋、高行、洋涇、塘橋線構筑了浦東第二道防線主陣地。第三道為核心陣地,利用上海市內多高大堅固建筑的特點,作為最后的防線。為了掃清射擊區(qū),國民黨軍將陣地前1000米范圍內的所有建筑、墳包、農作物一律拆除或夷平,命令對阻攔者一律格殺勿論,強制趕走的百姓就達80萬人。

      面對眼前的上海,三野指揮部曾制訂了三個方案:一是圍困,這是在戰(zhàn)爭中不費槍彈,從物質上和精神上摧垮對手的有效戰(zhàn)法,但是上海有近600萬的市民,又是國際上關注的焦點,國民黨軍又控制了海上通道,此方案弊多利少。二是選擇敵人防守薄弱的蘇州河以南展開主攻,攻其不備。這符合兵法,但是會把國民黨軍主力吸引過來,使市區(qū)成為主戰(zhàn)場,市民的生命財產也將遭受損失。三是從兩翼迂回,重兵鉗擊吳淞口,從而封鎖敵人正在緊鑼密鼓搶運上海物資的通道,“攻其所必救”。毛澤東的看法與粟裕相同,選擇了第三種方案,他起草了命令:“封鎖吳淞江口,斷絕上海敵人逃路……并迫使用和平方式解決上海問題成為可能。”

      粟裕、張震等三野領導按照上海地下黨轉出來的上海守敵防御部署圖,將部隊分為兩個主攻方向。以葉飛、韋國清指揮的第10兵團從蘇州、常州由西向東突擊,目的是攻占吳淞、寶山,封鎖江口。以宋時輪、郭化若指揮的第9兵團,從硤石、桐鄉(xiāng)向北突擊,協(xié)同第10兵團封鎖江口,斷敵海上退路。隨后共同從四面向市區(qū)突擊,解放上海。5月12日上午10時,戰(zhàn)斗首先由進抵王家市、牌樓市的第10兵團第29軍打響,國民黨軍第一道外圍防線被解放軍順利突破。

      5月14日凌晨,第29軍從三個方面包圍了淞滬守敵第二道防線上的重要據(jù)點月浦鎮(zhèn)。然而麻煩終于來了。位于上海北面的月浦鎮(zhèn),被國民黨守軍視為吳淞、寶山防御陣地的西大門,要想拿下吳淞口首先必須從這里下手。從渡江戰(zhàn)役開始,解放軍官兵只看到國民黨軍拼命逃竄,部隊上下洋溢著“打著背包進上海”的樂觀情緒。一些指揮員甚至連上海守軍是否有工事都不知道,在“文進”還是“武進”問題的判斷上,從中央到部隊,多數(shù)人選擇的是前者。

      東西對進殲滅外圍頑敵

      此時在月浦擔任防守任務的是遼沈戰(zhàn)役中從營口撤回來的國民黨第52軍,該軍在抗戰(zhàn)中因軍長關麟征在臺兒莊戰(zhàn)役中被譽為“關鐵拳”而聞名。第52軍由于沒有經過大戰(zhàn)的直接消耗,裝備與人員都相當完整,又曾與東北野戰(zhàn)軍多次作戰(zhàn),有戰(zhàn)場經驗。該部進駐上海后,揚言要打出個樣子來看看。

      5月的上海提前進入梅雨季節(jié),沒完沒了的雨水將大戰(zhàn)前的陣地攪成了一片泥濘。許多天來以逸待勞的國民黨士兵在成百上千個水泥地堡中,扣著各種武器的扳機等待著。由于很多前線戰(zhàn)士沒想到國民黨軍會有如此堅固的工事,以至當夜晚進入對方的地堡陣中,還以為是進入了墳場,而霎時各種“墳頭”噴出的密集槍彈,將毫無準備的指戰(zhàn)員們卷入了一個個死亡的漩渦。

      解放軍一開始采用的還是運動戰(zhàn)的傳統(tǒng)戰(zhàn)法,以突擊隊為先導的集團式沖擊、穿插、分割、殲滅,但在對方堅固設防的陣地面前,這種打法顯得力不從心,陷入了國民黨軍交叉火力網中。在蒙蒙的細雨里,冒著濃密炮火發(fā)起沖擊的戰(zhàn)士們前仆后繼,很難沖破對手縱深達3000米的防線。奪取一座地堡要傷亡近百人,消滅對手一個營竟要付出1000人的代價。一天的戰(zhàn)斗下來,進攻部隊中一個上千人的戰(zhàn)斗團只剩下120人,許多人都帶傷掛彩。

      在那幾天中,攻勢受挫的還不止月浦一個方向。西線第10兵團第28軍另外兩支主攻楊行、劉行方向的部隊先后撞在了對手嚴密設防的陣地上。按照湯恩伯的“大上海保衛(wèi)戰(zhàn)”計劃,月浦是抵御解放軍進占吳淞的門戶,而劉行則是抵抗解放軍直插蘇州河進入上海市區(qū)的門戶。國民黨守軍在充分利用本地的水溝、河流等自然屏障,修筑大量地堡的同時,又層層設置了密密麻麻的鹿寨、竹扦、陷坑、高低鐵絲網、地雷區(qū)等復雜的副防御設施,讓人無法下腳。進攻部隊官兵暴露在敵炮火和飛機的轟炸掃射之下,只能借助稻田、壟埂、河壩藏身,在對方優(yōu)勢炮火的覆蓋下,一次就傷亡幾十名甚至數(shù)百名官兵。

      解放軍攻擊部隊不斷和對方反擊部隊扭絞在一起。在飛機和坦克配合、一次又一次的反沖擊下,敵方一些陣地失而復得。三天下來,西線兵團傷亡已達8000多人。這時的三野指揮部里氣氛越來越沉重。事先的計劃與現(xiàn)實的差距讓粟裕、張震等陷入了對破敵之策的苦苦思索中??偳拔l(fā)來了“應做充分準備”的電報,要求轉告每一名前線的軍師團首長“攻滬戰(zhàn)役不要急”。這個時候上上下下都看出,上海戰(zhàn)役將成為繼濟南戰(zhàn)役后的又一場攻堅戰(zhàn)。

      5月15日,粟裕命令東線兵團加快作戰(zhàn)節(jié)奏,連續(xù)突擊,攻占吳淞口東岸,為對岸的西線兵團減壓。同時改變了原先猛插猛打的作戰(zhàn)方式,改為“小群動作為主,火炮抵近直瞄,奪取一點,鞏固一點,逐步推進,相機出擊”的新戰(zhàn)法。5月16日以后,前線指戰(zhàn)員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經驗,終于使血火中的戰(zhàn)場出現(xiàn)了轉機。

      1949年5月初,上海戰(zhàn)役打響前幾天,國民黨上海守軍一輛滿載炸藥的卡車開至浦東奉賢縣柘林地段的海堤邊,這是湯恩伯在“大上海保衛(wèi)戰(zhàn)”中走的一步狠棋。在解放軍上海戰(zhàn)役的地圖上,畫著一個被稱為鉗形攻勢的作戰(zhàn)計劃,位于黃浦江東岸的是三野伸出的另一個刀口——第9兵團。第9兵團司令員宋時輪領受的任務是,打開浦東戰(zhàn)場,與鉗子的另一頭正大戰(zhàn)浦西的第10兵團共同夾擊吳淞口。宋時輪在大部隊急行軍的途中接到了三野前委要其加快行動的電報,他對正在急行軍的部隊下達了命令,必須于5月16日24時前攻占位于上海浦東的江岸城鎮(zhèn)川沙、白龍港。

      浦東位于縱貫上海市的黃浦江東面,西臨黃浦江,東瀕大海,北接長江口。今天的浦東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一片繁榮景象,但當年的浦東還只是一片河流交錯水網縱橫的平原。為了擋住洶涌的海潮,當?shù)刂泻5獭鞑烙嫷?月18日將有一次大的海潮,即提前部署工兵計劃到時爆堤,給解放軍來個“水漫金山”。這對于既沒有飛機,又缺少船只的解放軍來說,將是災難性的。

      15日,三野命令第9、第10兵團截斷敵人一切逃路,同時為避免敵人提前逃走,正面各軍不要向上海逼得太緊。而這個逃路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黃浦江航道和吳淞口。此時在黃浦江上的8艘美國軍艦已經全部撤走,國民黨軍艦正在大肆搬運金銀物資準備外逃。湯恩伯為了保障吳淞口出海航道,從市區(qū)抽調了第51軍增防浦東。當他得知解放軍東線兵團正在日夜兼程挺進,又急令第54軍軍長闕漢騫趕到高橋組成浦東兵團。同時命令第75軍增援高橋,又命令第21軍以及第99師自市區(qū)增援月浦、楊行和劉行防線。

      被調到浦東防守川沙的國民黨第51軍預計解放軍趕到還需要兩三天的路程,認為他們還有時間防御。誰知道他們剛到川沙,解放軍就從天而降,幾個小時就攻占了縣城,迅速包圍了倉促應戰(zhàn)的第51軍及暫編第8師。緩過神來的國民黨軍發(fā)現(xiàn)對面的解放軍因急行軍炮兵并沒有跟上,在進攻中沒有重武器,攻擊部署也沒來得及就緒,于是組織起3個團在重炮掩護下發(fā)動反擊,計劃一舉突破包圍,與相隔不遠的國民黨第12軍會合。一撥一撥的沖鋒部隊撲向立足未穩(wěn)的解放軍陣地。

      解放軍則一面抗擊對手的攻擊,一面使出巧計,派部隊繞過國民黨守軍的陣地,大規(guī)模向前穿插迂回。深知解放軍厲害的第51軍軍長王秉鉞為保存實力,急召兩位師長下令臨陣后撤。5月14日,解放軍即攻占了國民黨軍已經安放了炸藥的奉賢,湯恩伯原定18日爆堤的計劃隨之破產,那滿滿一車的炸藥也成了戰(zhàn)利品。解放軍向北一路猛進,直抵浦東腹地。然而,與西線兵團同樣沒有思想準備的東線兵團,很快就陷入星羅棋布的碉堡防線中,被阻在了高橋以南的守軍防線前。

      此時,西線的月浦、楊行、劉行一線仍在血戰(zhàn)之中。同以往的多次作戰(zhàn)一樣,國民黨軍把士氣與經濟掛上了鉤。在湯恩伯簽發(fā)的作戰(zhàn)賞罰條令中明碼標價,注明了守住陣地和繳獲大到大炮、小到手槍以及抓獲解放軍軍長到士兵的詳細賞金,其中還特別注明如抓住解放軍一級司令員價格面議,而凡被認為是作戰(zhàn)不力者均交到軍事法庭審判或就地正法。在月浦的21.7高地上,敵軍用坦克撞開了解放軍防線并向縱深沖擊。眼看著那么多人犧牲才奪來的陣地就要復失,戰(zhàn)士們在子彈打光的情況下,用上了刺刀、鐵鍬甚至木棍。在近乎原始的肉搏戰(zhàn)中,那些用慣了美式武器的國民黨軍碰上了更強硬的對手。

      在此之前,守衛(wèi)月浦的國民黨軍從街區(qū)敗退后,就一直據(jù)守在鎮(zhèn)東南的25.32高地上。凸立在江南水網上的這一高地,作為控制該地區(qū)和屏障吳淞、寶山的最后一個支撐點,成為解放軍向前突進的巨大障礙。解放軍奪取高地后,這里立即成為國民黨軍反撲的重點,縱深的遠程炮、近處的坦克炮,天上的飛機、江面上的軍艦,都把射擊鎖定了這個高地。25.32高地直到上海戰(zhàn)役結束時一直在解放軍手中。

      解放軍上海攻堅的膠著戰(zhàn)況是毛澤東始料未及的,他從北平發(fā)來電報催促:“攻城的時間似不宜拖得太長?!蔽骶€正在苦戰(zhàn),東線也步步艱難。在浦東作戰(zhàn)的解放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拾了國民黨第51軍之后,將攻勢逐步推進到位臨吳淞出??诘母邩颉?/p>

      高橋是國民黨軍浦東防御體系中最重要的核心,與黃浦江西岸的吳淞隔江相對,據(jù)守進出上海的門戶。這里早就修筑了一道道永久性防御陣地,以確保上海物資和守軍的撤退。對攻方來說,這一地區(qū)面積狹小,水網交叉,部隊很難運動展開。而且國民黨軍先前已經破壞了公路橋梁,解放軍的火炮和彈藥都很難跟上。當時又逢陰雨連綿,水位升高,開挖的工事很快就被水淹沒,成為一片沼澤。武器經常因堵塞而無法打響,壕溝里的水到了膝蓋以上,戰(zhàn)士跑來跑去,水就和成了泥湯,每個人都像泥人一樣。那些日子里,解放軍官兵因每天臥泡在泥水里,不僅手腳變了形,而且不能睡覺,一睡覺就有被淹死的危險,頭上還有時時尖嘯而過的炮彈。

      國民黨軍躲在水泥地堡里,周圍設置了大量的防御障礙,火器配備齊全,并能得到大炮和軍艦炮火以及飛機、坦克的支持。戰(zhàn)場情況對解放軍相當不利,國民黨軍的不斷反擊,解放軍陣地得而復失,失而復得,而這一過程每輪回一次,都會有一批士兵永遠倒在那里。戰(zhàn)至5月23日,解放軍還沒有攻下高橋外圍,三野指揮部令第31軍軍長周志堅統(tǒng)一指揮兩個軍,沿海岸、江岸奪取高橋,切斷國民黨軍的海上退路。當時的實際情況是,部隊連續(xù)幾天在惡劣環(huán)境下作戰(zhàn),傷亡很大。于是部隊采取了一個大膽的做法,集中兵力從中央突破。5月25日,已在敵人眼皮底下的稻田泥水中泡了4天的解放軍官兵向高橋之敵發(fā)起總攻。由于攻擊發(fā)起點距敵很近,對手幾乎沒有反應時間,在解放軍一浪高過一浪的沖擊中,對手的防線很快被突破。隨著一個個碉堡被炸上了天,解放軍全線攻入了高橋。高橋一垮,浦東國民黨守軍全線崩潰。

      眼看大勢已去,湯恩伯于5月24日將司令部從市區(qū)搬到了吳淞口外,以便隨時能登上軍艦拔錨起航。就在兩天前,三野司令部收到了毛澤東“你們即可總攻上海”的電報。隨后,一道向上海攻擊的命令從指揮部隨著電波飛向各級指揮所,在這份作戰(zhàn)命令的第七條寫著“進入市區(qū)作戰(zhàn)的部隊須嚴格遵守與維持城市政策紀律”。

      軍政共濟贏得全勝

      在10天的外圍戰(zhàn)中,解放軍的主攻方向一直指向國民黨軍撤退的必經之路吳淞口和高橋。湯恩伯只好拆東墻補西墻,市區(qū)防守的兵力大大減少,而圍繞出??诘膽?zhàn)斗卻日趨激烈??偳拔囆∑?、陳毅等鑒于接管上海的準備工作業(yè)已就緒和攻城戰(zhàn)況,指示三野“多面攻擊,才能分敵之勢”。三野復電,準備從“四面八方向市區(qū)發(fā)起攻擊”,但前提是應不再受原計劃規(guī)定的“只能先打吳淞”的限制。身在北平的毛澤東下令,只要軍事條件許可,你們即可總攻上海。他明確指示對吳淞陣地可放棄部分不攻,讓守敵留有一條海上退路。至此,解放軍的上海戰(zhàn)役計劃發(fā)生了重大變化。

      戰(zhàn)斗開始后,乘火車從丹陽抵達蘇州的陳毅本欲在當?shù)厮逘I,但聽說國民黨軍在閘北的守將劉昌義可能有變,當即命令列車直駛上海。

      1949年5月23日,三野于夜間發(fā)起總攻,四路大軍同時從東、南、西三個方向打入市內。天亮時浦東已被解放軍占領。國民黨軍且戰(zhàn)且退,戰(zhàn)斗逐步進入市中心。到晚上路燈放亮時,解放軍官兵已行進在南京路上。街區(qū)激戰(zhàn)的槍聲震蕩在城市的上空,總攻發(fā)起兩夜一天之后,占上??偯娣e一半的蘇州河以南街區(qū)已在解放軍的控制之下。

      三野于夜間發(fā)起進攻。與以往攻打的城市不同,在夜間的市區(qū)追擊戰(zhàn)中,彈雨中上海市內的燈光依舊大放光明。街道兩旁的路燈成為解放軍的路標,這也要歸功于“第二戰(zhàn)場”中的地下黨。為了落實上級“不停電、不停水、不停交通”的要求,許多人都日夜奮戰(zhàn)在反拆遷、反破壞的第一線。

      為了在戰(zhàn)斗中真正做到戰(zhàn)前動員中說的,使上海完好地保存下來,交回人民手中,部隊規(guī)定,市區(qū)攻擊只準使用輕武器,禁止使用火炮和炸藥?,F(xiàn)場的實際情況證明:不用火炮,對面的火力點就難以摧毀;而火力點不消滅,要想過河過橋則是難上加難。情緒激動的官兵請求軍長聶鳳智:“就讓我們開炮吧,哪怕只打一炮,就讓我們用炸藥吧!”

      看著流淚的戰(zhàn)士,聶鳳智左右為難:“大樓塌了可以重蓋,人犧牲了,縱有回天之力也無法讓他們復生,可是只要有一炮在蘇州河北岸炸開,普通市民就不可避免在炮火中喪生。”聶鳳智思前想后作出了決定:炮彈仍一發(fā)也不準打。事后他講,這是當時唯一的選擇。后來指揮部決定天黑后主力拉出市區(qū),在西郊涉水過河,再繞到敵人背后攻擊。在上海地下黨的幫助下,解放軍繞道找到兩只小船,架起一座船橋,解放軍沖過岸打亂了對手的陣腳,奪取了高橋。

      軍事進攻的同時,中共地下黨組織正按計劃在國民黨軍隊中進行策反活動。湯恩伯眼看著親手打造的防御體系不日就被瓦解,只能被迫從吳淞口撤退。臨走前,湯恩伯將指揮權交給了臨時任命的淞滬警備部副司令劉昌義,卻不知這位國民黨軍中將心中另有打算。

      劉昌義出身西北軍,曾經擔任過國民黨暫15軍中將軍長和第19集團軍副司令、第一綏靖區(qū)副司令,抗戰(zhàn)后手中一直沒有實際兵權,在國民黨中一直是個閑人。他心里明白:湯恩伯要逃,讓自己來當這個替死鬼。

      臨危受命的劉昌義迅速行使了剛到手的權力,但上任僅一天的他成為這次戰(zhàn)役中最短命的司令。面對解放軍強大的攻勢,劉昌義在中共地下黨組織的爭取下,25日與解放軍接洽后,于第二天率手下4萬余人宣布戰(zhàn)場投誠。在解放軍的全線猛攻之下,對手精心部署的蘇州河防線土崩瓦解。27日拂曉,解放軍占領國民黨軍淞滬警備司令部。隨后,解放軍迅速肅清了其他拒不放下武器的守軍殘部。上海最終獲得完全解放。

      上海戰(zhàn)役中,國民黨軍除湯恩伯及從海上逃脫的5萬人外,約15.3萬人被殲。16個戰(zhàn)火紛飛的日日夜夜,在解放軍官兵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水、電、煤氣、通信一刻未停,交通基本正常,大多數(shù)工廠機器照常運轉,商店照常營業(yè),學校照常上課,社會秩序井然。

      毛澤東曾指出:“打上海,要文打,不要武打。不僅要軍事進城,而且要做到政治進城。”解放軍在戰(zhàn)役發(fā)起之初提出的“打得好”的目標已經完成,剩下的是如何“進得好”。在上海地下黨的密切配合下,攻占市區(qū)的部隊,嚴格遵守入城紀律,露宿街頭,贏得了廣大群眾的贊揚。年輕的民族資本家榮毅仁原本準備從上海遷往香港,當解放軍進城后的第二天凌晨,榮毅仁推開家門一看,只見馬路上疲憊的解放軍戰(zhàn)士和衣躺在馬路上睡覺,沒有一個進民房的。他感嘆:這樣的部隊真是古今未見!后來,榮毅仁曾擔任國家副主席。他回憶說:“正是從這一刻起,我認定共產黨定能坐穩(wěn)天下,自己也就決心站在新政權的一邊?!?/p>

      新中國首任上海市長陳毅領導軍管會日夜緊張工作,對原有的市政、財政、文化、軍事等單位進行全面接收。面對上海舊經濟勢力的頑固抵抗,黨領導人民先后打贏了“銀圓之戰(zhàn)”“棉花之戰(zhàn)”“糧食之戰(zhàn)”“煤炭之戰(zhàn)”,實現(xiàn)了對上海市的完全有效接管。上?;貧w人民的懷抱,在政治、軍事和經濟上宣判了蔣家王朝的滅亡,為繼續(xù)肅清華東、華南、西南國民黨軍殘部和解放全中國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也為保衛(wèi)東南沿海國防,以及恢復國民經濟奠定了堅實基礎。

      猜你喜歡
      解放軍國民黨上海
      上海電力大學
      上海之巔
      快過關了
      上海諦霖鄒杰 Hi-Fi是“慢熱”的生意,但會越來越好
      解放軍來了
      第一次見到解放軍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
      憶和平改編國民黨第16軍第94師
      國民黨軍曾大量使用過化學武器
      國民黨軍“五大主力”簡介
      兴业县| 中山市| 砚山县| 昭平县| 建始县| 菏泽市| 许昌县| 容城县| 阳曲县| 岳池县| 政和县| 黄大仙区| 徐水县| 饶阳县| 洛川县| 邹平县| 嘉义市| 泰顺县| 苏尼特右旗| 德惠市| 昌吉市| 东乡县| 阆中市| 平陆县| 元谋县| 西吉县| 桦南县| 志丹县| 广宁县| 永康市| 萨迦县| 渝北区| 万盛区| 灵台县| 天柱县| 荥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东山县| 关岭| 兰考县|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