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詩人和他的海邊生活

      2019-11-12 19:52:18
      綠洲 2019年3期
      關(guān)鍵詞:詩人詩歌

      寫詩需要原因嗎

      三十歲那年,一位女士問我:究竟是什么原因?qū)е履@把年紀(jì)了還繼續(xù)寫詩?

      我老了嗎?我有點生氣地反問女士,因為她也差不多有二十七八歲了。

      她告訴我:一個人過了三十歲還繼續(xù)寫詩,肯定是另有原因。

      說完,她神秘一笑,扭著細(xì)腰消失了。

      她所說的另有原因是什么意思呢?

      是指我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太正常?是指我的精神狀態(tài)有反常規(guī)?

      還是指,造物主對我有所偏寵,額外給了我一些秘密的軟件配置?

      以至于我的顯示器上出現(xiàn)了一些不該出現(xiàn)的圖像?

      我覺得寫詩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固然有不少人在三十歲以前就匆匆結(jié)束了寫詩的生命,比如拜倫、雪萊、蘭波、葉賽寧,還有唐朝的李賀,當(dāng)代的海子、駱一禾和顧城,

      但是也有不少老家伙盤踞在詩歌的菩提樹上居高不下:歌德、泰戈爾、葉芝、赫爾曼·黑塞。

      不管是早逝的還是長壽的,我從不認(rèn)為年齡是個問題。

      歌德六十歲還在寫情詩。托爾斯泰七十多歲了還在為《復(fù)活》而苦惱。

      而有些人換了不知多少異性朋友并發(fā)生肉體關(guān)系,但卻沒寫一句詩歌。

      我認(rèn)為這才叫反常,這才算真正的“另有原因”。

      記不清哪位哲人說過:沒有思與詩的生活就算不上人的生活。

      我太欣賞這句話了!我之所以不愿意跳進(jìn)豬圈加入豬的生活

      主要原因就是,我看不見豬的生活里有什么思考與詩意的成分。

      而我重視這些。

      也許作為一個人,不應(yīng)該小看豬,不應(yīng)該帶著人的局限性低估豬的生活,眾生平等嘛!但我就是拐不過這個彎兒,不愿意加入豬的行列,過那種

      在污泥中打滾、放屁、進(jìn)食、交配、撕咬、搞笑的所謂生活。

      這就是我為什么寫詩到46歲依然不知疲倦的原因吧。

      老友張鋒

      俗話說,衣服是新的好,朋友是老的好。

      我有幾位三十年以上的老朋友,張鋒算是其中一位。雖然他的資格不算最老。

      大約是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中期。有一年烏魯木齊天降凍雨,整個城市瞬間變成一座巨大的溜冰場。當(dāng)時我在新疆科技報社當(dāng)記者,受命去氣象局采訪相關(guān)專家,以便解釋那令人驚悚的詭異天氣。張鋒隨我同往,他是編輯部新來的見習(xí)記者。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張鋒來報社之前,是自治區(qū)科委星火計劃辦公室的項目官員,那可是個掌握基金的肥缺。據(jù)說此人因為個性太強,眼里容不下沙子,得罪了領(lǐng)導(dǎo),一氣之下,跳槽到報社。

      但我知道張鋒是個攝影迷。八十年代,在自家地下室搭建攝影暗房的人,雖然有,但還是比較稀缺。那時,攝影師吳印咸老先生撰寫前言的《美國紐約攝影學(xué)院攝影教材》,算是最豪華最頂尖的攝影教程。張鋒有一套,幸好我也有一套。后來我開玩笑說,我們都是紐約攝影學(xué)院的函授生。

      時間真是萬能的膏藥。所有的明瘡和暗疾,都會在時間里慢慢痊愈。現(xiàn)在我最感親切的,往往是早年遭遇過的那些人,哪怕其中有人小小地傷害過自己。

      而且,命運給每個人的活動半徑和交集人群,似乎都是有定數(shù)的。你走不出命運安排給你的,那些人和事。真是,世界廣大,眾生蕓蕓,而我們有幸成為朋友的,不過十來個人。

      這就是為什么,有人比鄰而居,雞犬之聲相聞,卻老死不相往來;而有人相隔萬里,或十年八年不見,卻情同手足,親如兄弟。

      再次見到張鋒,是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他在一篇似乎是給年輕記者講課的文章里,提到了我。大意是,當(dāng)年北野老師曾教導(dǎo)他,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础秴⒖枷ⅰ罚憔椭佬侣剤蟮涝撛趺磳懥?。因為我不記得我曾經(jīng)教導(dǎo)他,所以他的這段話令我頗為感動。

      再后來,他來威??次?。實際上,是他們報社來威海公費旅游。因為我們有一些共同的記憶,時空穿越的感覺就十分美妙。

      再后來,我去北京參加一些文學(xué)活動,順便去看張鋒。他剛好辭職了。真是太好了,他開車帶我到處亂轉(zhuǎn)。車是一輛鐵云雀,掉頭或見縫插針都很方便。因為他精通網(wǎng)絡(luò)、電子、機械設(shè)備和各種美食,精通都市生活的每一門功課,讓我從機場到翟克(另一位老友)的出租屋,從新疆辦事處到圓明園,從人民大學(xué)到潭柘寺,總之海麥斯,到任何地方,都很方便,都很放心。

      一個人為什么對你那么好,這是需要認(rèn)真思考的。不光是好,還得有趣味。也就是說,完全放松。你和誰在一起完全放松,心智系統(tǒng)不受任何壓抑,甚至遭到明貶暗褒,那么,這個人,就是你的朋友。

      一個人,如果完全接納你的天性,根本不計較你天性中的缺陷,只用贊賞不斷激發(fā)你天性中美好的部分,鼓勵你不斷向上完善自己,(當(dāng)然偶而也毫不客氣地指出你的某些具體的、明顯的錯誤)那么這個人,就是你的良友,就是你命中的貴人。

      張鋒于我,差不多就是這類良友或貴人。雖然他聽到這話,會罵罵咧咧一笑了之。

      “隨鋒逐影”在北野墨坊連載了9期,作為墨坊主,我總得向各位尊敬的讀者朋友正式介紹一下我的這位老友。我曾寫過一首和張鋒有關(guān)的詩,題目是《張鋒來了又走了》,《詩刊》發(fā)過,張鋒的女兒彤彤從英國留學(xué)回來看到了,對父輩們的生活很感滿意。就讓我用這首詩結(jié)束這篇短文:

      張鋒來了又走了

      他從出站口來。

      又從進(jìn)站口去。

      火車站擋住了我的視線。

      谷歌地球也看不清一個人一輩子的行蹤。

      他的故事只有天知道。

      有時他在火車上睡覺,夢游的靈魂卻在樹梢上奔跑。

      或者急速墜落,醒來一看火車已經(jīng)到站。

      人世間的一切

      只向我們顯露一小段細(xì)節(jié)。

      就像張鋒來了又走了

      只顯露相聚的快意,不涉及獨行的寂寞。

      騎著毛筆穿越時空

      用毛筆,寫漢字,是近年來我應(yīng)邀開設(shè)的一門選修課。面向外國留學(xué)生的,叫“中國書法”,面向中國學(xué)生的,就叫“書法”。

      我喜歡這門課。喜歡毛筆、水墨、竹子稻草檀樹皮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紙。紙漿凝固成紙,來到桌面,接受我們的胡涂亂抹,這是大自然對機化度的一種恩德。

      有時我也用報紙練字。報紙已經(jīng)被印刷得體無完膚,上面的圖文散發(fā)著文化工業(yè)的氣味。常常也有熟人的名字或照片出現(xiàn),但我知道那不是他們本人,我照寫不誤。

      從前我們用報紙卷煙,卷莫合煙,混合著報紙的油墨味,吞云吐霧。現(xiàn)在我用它們練書法。

      不是所有的紙張都適合卷煙或?qū)懽帧CP和水墨,喜歡纖維柔韌質(zhì)地厚樸的紙,不喜歡油光滿面的類似于畫報之類的紙。畫報也不適合卷莫合煙。甚至都不能充當(dāng)衛(wèi)生紙的替代品。

      用稻草或其他谷類作物的秸稈制作的毛邊紙,是我最喜歡的寫字紙。用竹子制作的毛邊紙,感覺溫度不夠,有點偏涼。摻了檀樹皮的宣紙當(dāng)然高級,但過于昂貴,不忍肆意涂抹。

      有些所謂書法家,字如其人,品相丑陋,但糟蹋起紙張來卻揮灑自如,毫不心疼。我看在眼里,痛在心頭。怎么能那樣糟蹋白紙呢?書圣王羲之也不至于那么鋪張浪費吧?

      看看《三希堂法帖》里為乾隆皇上所至寶至愛的那幾件墨痕,哪一件不是寫在小紙片上?楊凝式的“韭花帖”,陸機的“平復(fù)帖”,還有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東坡的“寒食帖”,有哪一位是大呼小叫暴殄天物的?

      敬惜字紙,是我小時候接受的基本家教。這個傳承,可能是我爺爺留給我父親的遺產(chǎn),我父親原封不動又轉(zhuǎn)交給我。

      報紙,也叫新聞紙,纖維柔韌,粗細(xì)適中,受墨效果極佳,甚至超過有些毛邊紙。你忽視印刷其上的圖文,用毛筆在那里仗劍遠(yuǎn)游,可真是一種享受。

      當(dāng)然,我不會要求學(xué)生在報紙上寫作業(yè)。我要求他們購買6元或8元一刀的毛邊紙。毛邊紙上沒有字,更沒有圖像,因而沒有視覺干擾。如果允許學(xué)生們在報紙上練字,萬一被報紙上密密麻麻的圖文所吸引,他們讀開報紙了而忘記寫字了,那可不符合我的教學(xué)目標(biāo)。

      用毛筆,寫漢字,慢慢寫,在我看來不僅是修煉一門藝術(shù),也是應(yīng)對時代加速度使人擺脫焦慮與緊張的一個有效法門。

      一截竹管,一撮毫毛,一張白紙,一點水墨,如此簡單的設(shè)備,卻可以將人的思想和情緒或曰精氣神,痛快淋漓地傾注到紙面上,其豐富的表現(xiàn)力不亞于醫(yī)生給人體檢時動用的心電圖。這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么?

      有人還從接受美學(xué)的視角,對書法作品的神奇功效做過比較研究。比較的參照物是音樂作品和繪畫作品。研究發(fā)現(xiàn),欣賞繪畫作品,只能“從結(jié)果到結(jié)果”,你無法想象畫家作畫的整個過程;欣賞音樂作品,只能“從過程到過程”,音樂有多長你就得花多長時間聽一遍;而欣賞書法作品,可以做到“從結(jié)果到過程”。

      比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從“永和九年”開始,筆墨的運行過程,其中的輕重緩急和抑揚頓挫,歷歷在目;你甚至可以想象王羲之寫到某個地方,筆墨離開紙面在硯臺里重新蘸了一下,在某個地方他又停下來自我糾錯??傊偃缒銓ㄋ囆g(shù)稍有經(jīng)驗,你就可以透過一件書法作品的“結(jié)果”,還原整個“創(chuàng)作過程”。

      然而,我們不能面對一張唱片或一頁樂譜完成對音樂的欣賞,而必須讓唱機轉(zhuǎn)起來或者讓樂隊演奏一遍。這就是所謂的“從過程到過程”。

      至于繪畫作品,我們只能從結(jié)果看結(jié)果。比如達(dá)芬奇的《蒙娜麗莎》,那微笑女人的背后究竟鋪墊了多少層顏料,畫家的第一筆在哪里涂抹,整個作品消耗了多少筆觸、顏料和時間,我們無從破解。

      能夠把人從結(jié)果帶到過程中,從一片紙上的一堆字痕帶到一個遙遠(yuǎn)的特殊情境中,讓受眾產(chǎn)生身臨其境穿越時空的感覺,這種藝術(shù)功能似乎為中國書法所獨有。

      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越來越多的人認(rèn)同中國書法,不僅是“最中國”的藝術(shù),而且是一個能夠緩解焦慮,能夠把人從當(dāng)代加速度的緊張中轉(zhuǎn)移到另一個時空的簡單易行的神奇法門。

      小狗

      小狗每天都忙于它的業(yè)務(wù)。

      它的業(yè)務(wù)就是鼻子貼著地面搜索,遇到拐角、樹根、或水泥樁子之類的異物,抬起后腿兒斜刺幾滴尿,以為標(biāo)記或?qū)?biāo)記的刷新。

      它的業(yè)務(wù)類似于有的部門抓典型,似乎只要把那些不同尋常的地方,刺上自己的尿騷味兒,普天之下就莫非王土了。

      它不知道在主人眼里,它的業(yè)務(wù)等于零。

      它不知道這個世界除了主人,還有一些專門屠狗為生的人。有時我逗斯丹玩兒,扶著它的兩只前爪,看著它的眼睛說,“紅燒狗肉”,它不知所云,居然還歡快地?fù)u尾巴。由此可見,它對這個世界的了解,極其有限。

      但它似乎,不因為世界廣大人心叵測而懷疑自己的業(yè)務(wù)。它投入的工作熱情,真可謂,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人以為自己比狗高明,站得高,看得遠(yuǎn),想得開,活得明白,其實也差不多吧:爭一點名聞利養(yǎng),每日對著一堆電路板,刷屏,按鍵,唯恐自己被同類遺忘。

      然而在大自然的眼里,一場地震,海嘯,颶風(fēng),或暴風(fēng)雪,就足以毀滅一切,包括狗尿和人跡。

      空性老師再次勸我戒狗

      戒就是戒煙的戒,也包含警惕的意思。

      他在長途電話中,說了很多我似懂非懂的道理,其中的關(guān)鍵詞包括“畜生”“熏染”“習(xí)氣”“來生”“純潔”“智慧”“無明”等。

      我問,是不是玩物喪志的意思?

      他說,是,但不盡然。

      他說:“你倒在其次,因為老繭包裹,畜生的習(xí)氣對你傷害不大。關(guān)鍵是女兒,女兒純潔的阿賴耶識一塵不染,長期與狗親密接觸,定會蒙受熏染?!?/p>

      他說,狗畢竟是畜生,淪為畜生道定有前因。狗會釋放它的畜生因子,在孩子毫無防范的心靈潛移默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我說,我還以為與狗為伍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呢。金剛經(jīng)上不是說不要有分別心嗎?不是說菩薩不住于相嗎?不是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嗎?

      空性老師說,那是菩薩明光普照的境界。我們普通人若不睜大眼鏡,進(jìn)入黑屋子會碰到墻上的。

      他說,普通人很容易受到熏染。比如,大家都不喜歡豬和豬圈,初臨豬舍,往往會捂住鼻子,因其臭也。但是假如因緣所致,一個人不自覺落入豬舍并長期與豬為伍,便不覺得豬臭了,反倒其樂融融。

      這話對我刺激很大。

      狗不是豬,但狗畢竟也不是人。

      狗住在人的客廳或臥室,這和人住在豬圈里有何不同?

      這時,我的自負(fù)為我遞臺詞:

      難道說我們作為人,不可以熏染狗嗎?

      假定狗低人一等,優(yōu)越的人不可以對狗施加一點向上的引力嗎?

      也許通過這個引力,狗的下一生會轉(zhuǎn)化為人?這不是行善嗎?

      空老師笑了。

      顯然,他評估了我們與狗的能量對比:他不看好我的自負(fù)。

      不過他切換了話題。

      他的意思是,他不在乎我,好像我朽木不可雕矣;我也承認(rèn),我就這樣了。

      他強調(diào)孩子。他說孩子太純潔,純潔的總是易于染污的。而狗,攜帶者無量劫以來的強大習(xí)氣,狗不會輕易被改變。

      天氣炎熱。

      空性老師的遠(yuǎn)程開示,令我更加汗流浹背。我懷疑自己是否身處無明而渾然不知。

      他好像看透了我,而我看不懂他。

      但我愿意努力理解他的開示。

      空老師畢竟在色達(dá)五明佛學(xué)院接受過金剛灌頂,素食布衣幾十年如一日。

      而我,俗人一個。

      早年在天山一帶放浪形骸。

      如今在海邊,喝茶,遛狗,望洋興嘆。

      隱居者

      1.

      隱居者并沒有埋名隱姓,他只是聽任灰塵蓋住他的光而已。

      并且美其名曰:和光同塵。

      2.

      人們只知道他叫某某,但并不確知某某是誰,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并且看樣子也不想知道。

      這種蒙昧心態(tài)大大促進(jìn)了隱居者的隱居。

      3.

      蒙昧主義盛行的地方絕對適合一個人銷聲匿跡。人們坐井觀天,瞎子摸象,竹籃打水,擊鼓傳花。這種集體無意識足以掩護(hù)一批偃旗息鼓的兇犯。

      4.

      武裝直升機盤旋于海岬的上空。

      刺耳的響聲忽遠(yuǎn)忽近,如手扶拖拉機拖著犁鏵在圖書館犁地。

      5.

      天空被閃電撕裂,被雨水擦洗,又被云霧縫合。

      飛機上的抽水馬桶呼嘯著大漩渦,瞬間吞沒醉酒者吐出的綠色膽汁。

      6.

      隱居者說,我們是白菜,是辣椒,是毒生姜,是活生生的棱角分明的鹽,而不是泡菜!

      但是,他給人的印象是:釉色黯黑氣味曖昧的一只瓷壇子。

      7.

      并且是亞光的,年代久遠(yuǎn)寒酸無用的。

      捏他的手已死,燒他的火已滅,他腹中的酸水無人問津。

      8.

      隱居者以麻木的人群為材料,以時代的膿瘡為水泥,以黑暗為指路明燈。

      白天他扒在網(wǎng)上休息,夜晚他懸在洞穴里唱歌。

      動車開向威海北

      C座的姑娘一直在看手機。

      A座的姑娘中途上車,剛一落座,就掏出手機開始刷屏,直到兩站以后急匆匆下車。

      她們年齡相仿,衣著和長相各不相同,但有兩點完全一樣:

      一直看手機,不看B座上枯坐的我。

      仿佛她們中間,不存在我這個人。

      另外,她們兩人也互不相看。

      這就是當(dāng)時我經(jīng)歷的人世間:

      衣服包著肉體,肉體包著靈魂,靈魂包著手機,手機包著電路板,電路板包著虛空。

      我想起一首老歌:

      “為了生活,人們四處奔波,他們在追尋什么?”

      老歌流行的時候,我大約二十出頭,和兩位姑娘一樣年輕。

      那個時候沒有智能手機,也沒有配置電源插座的動車。

      我們坐在燒著黑煤的綠皮火車上喝啤酒,吃燒雞,讀英雄挽歌與瘋狂的石榴樹,看窗外幅員遼闊的祖國,偶爾談?wù)搻矍?、詩歌與哲學(xué)。

      “當(dāng)我赤身裸體自然主義,單腿站著

      寫作,或思考

      愛我的女子遍布人間”

      我還記得當(dāng)年我寫下的諸如此類的詩句。

      她們?yōu)槭裁醇炔豢次乙膊换タ茨兀?/p>

      假如從某個空間突然發(fā)射核彈擊中了這輛動車

      她們會不會放下手機,相互看上一眼

      在患難之間,或臨死之前?

      她們究竟是誰?

      出生的那天和死亡的那天,我都不在現(xiàn)場。只有此刻,她們先后,落座于我的兩邊。

      機緣多么稀有,而她們不肯,相互看上一眼。這讓我沮喪。

      這讓我想起佛經(jīng)上的句子:

      “凡有所相,皆為虛妄?!?/p>

      這些皮毛、脂肪、骨骼、碳水化合物和大腦細(xì)胞,此刻確實,皆為虛妄。

      手機里的電路板皆為虛妄。

      我正在寫的這些文字,皆為虛妄。

      人類啊,我真替你們擔(dān)心

      一只蚊子足以毀掉一夜

      雖然通常不至于

      毀掉一生

      一生據(jù)說相當(dāng)漫長

      比一只蚊子盯上的一個夜晚

      漫長十萬倍

      而且通常難以預(yù)測

      你想窺探,觀察,或捕捉一生

      必須首先過完這一輩子

      往往到那時

      你連記憶的碎片都所剩無幾

      一輩子就好像一場夢

      但是一只蚊子在耳邊嗡嗡

      翅膀甚至撞擊到

      你的毛孔

      黑燈瞎火

      蚊子不需要任何照明

      目標(biāo)明確,降落沉穩(wěn),聲音高清

      你能感覺到蚊子來了

      它的腦容量那么小,卻能嫻熟操控

      一架神出鬼沒的飛行器

      貼近地球上最危險的動物

      他們智力發(fā)達(dá),擁有核彈,經(jīng)常相互殘殺

      并且愛放狠話:捻死你就像捻死一只蚊子!

      蚊子不在乎這些

      蚊子知道疲勞駕駛的人會變成一灘血

      酣睡的活人和死人沒有區(qū)別

      蚊子的飛行速度

      超出了人腦的跟蹤能力

      它謹(jǐn)慎降落,察覺稍有異動,便瞬間蒸發(fā)

      蚊子絕對不是普通生物

      更不是一般的吸食人血的寄生蟲

      蚊子采集人血,秘密研究人類的基因

      蚊子將自己的芯片設(shè)計得那么小

      將族群賴以升級換代的能量液存放在人體中

      人類對此一無所知

      人類啊,我真替你們擔(dān)心

      你們關(guān)心美國大選和星球大戰(zhàn),卻從不思考

      蚊子吸食人血的技術(shù)進(jìn)步和秘密法案!

      最好的伙伴

      一些人只在你的童年露個臉,從此再不出現(xiàn)。

      TA們或者死了;或者嫁到你想不到的地方過著難以想象的日子;或者隨風(fēng)飄到了遠(yuǎn)方。

      每當(dāng)你想起TA們一絲不掛或亭亭玉立的樣子,想起TA們臉上的斑點或空空的眼神,然后想到你再也見不到TA們了,你就會感到人生如夢。

      一些人過了幾十年又重新出現(xiàn)了。你會想,這么長時間TA們?nèi)チ四睦??為了什么?/p>

      你看見TA們穿著入時,心情也像新出鍋的包子,冒著時尚的蒸汽。

      但你不知道誰包了TA們,用什么餡兒;誰蒸了TA們,用什么鍋。

      你們交談,但懶得交談用過的舊時光,只是浮皮潦草地說說各自的概況。

      甚至連概況也不說。大家都興奮于久別重逢,完全忘了重逢的基礎(chǔ),是那需要好好回味一下的共同時光和分別時光。

      一些人久別重逢仿佛大夢初醒,緊緊抱住對方相約再不分離。

      一些人久別重逢形同陌路,那感覺正如俗話所說:人不能兩次進(jìn)入同一條河流。

      大部分重逢的人還會再次天各一方,因為各人有各人的軌跡和慣性,重逢不過是偶然的錯車。

      半路上還會遇到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新面孔。

      這些新面孔絕非剛剛來到人世,也不是為你而準(zhǔn)備的新人;TA們閱人無數(shù),在遇到你之前。

      TA們是別人失散的熟人,漫游在可能重逢也可能永不相見的宇宙。

      那么,誰是你此生不離不棄終身相隨的伙伴呢?

      你會想到連體嬰兒,雙胞胎兄弟,孿生姐妹……等等。

      你還會想到執(zhí)子之手白頭偕老的夫妻。

      你還會想到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結(jié)拜兄弟。

      此外,你還能想到什么呢?

      然而,假如你享受了連體嬰兒的特殊待遇,也許你不會感到幸福,也許你巴不得離開對方。

      人最好的伙伴大約是自己的影子:

      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

      你躺下,它便像一塊綿軟的毯子悄無聲息鋪在你身下。

      而最后,當(dāng)你消失它也消失。

      一天中陽光最好的時候

      早晨十點,一天中陽光最好的時候,我通常在小花園遛狗。

      與狗為伍,就是親近自然。

      我不知道,除了大自然,詩歌,藝術(shù),還有什么事情,值得我們浪費生命。

      親朋好友,各有各的興奮點和郁悶處。

      除非他們召喚,我絕不主動趨前討嫌。

      養(yǎng)家糊口的營生,我當(dāng)然不能回避。

      受人錢財,為人做事,這是我一貫的原則。

      剩下的,真的沒有什么事情,值得我親自出手。

      許多人孜孜以求的,我看不出有什么價值。

      我從未羨慕過任何人。

      我覺得做自己就挺好的。我安居于我的肉身。我的肉身不好也不壞。

      不好是因為,它不像赫拉克勒斯那樣強壯。

      不壞是因為,它從未發(fā)瘋,也基本聽話。

      聽從靈魂的管教,是肉身比較好的標(biāo)志。

      出賣靈魂的肉身,在我看來,就是瘋了或行尸走肉。

      我當(dāng)然不會在人群中,指著某人說:

      瞧,那就是一具行尸走肉。即便那人確實就是。

      做人要厚道。說話要有根據(jù)。

      另外,我們又不是搜尋腐尸的禿鷲,有什么必要

      對著某個行尸走肉指指點點呢?它已經(jīng)很不幸,何必雪上加霜。

      大部分人只是過于驕縱肉身,而故意無視靈魂的存在。其實他們的靈魂還在。

      比如當(dāng)他們睡著了,肉身癱在床墊上,靈魂趁機跳出來表現(xiàn)一下自己。

      當(dāng)肉身醒來了肉身就會說,我做了一個夢。其實那是靈魂,趁著肉身睡著了偷偷跑出去逛了一圈。

      把靈與肉分開談?wù)摚坪醪煌住?/p>

      盡管人們談?wù)撾娔X的時候,可以分開說,硬件和軟件:

      硬件看得見摸得著,軟件則看不見也摸不著。

      我覺著吧,所謂的靈魂,就是一個人所得到的先天配置的最高級部分。

      一個人的先天配置,當(dāng)然包含智商系統(tǒng)和情商系統(tǒng)。

      但這兩個系統(tǒng),僅僅相當(dāng)于電腦的操作系統(tǒng)。

      然而,我們評估一款電腦的配置高下,固然要看硬件和操作系統(tǒng),但最為主要的,還是要看它的功能更加神奇的原裝獨家配置。

      好了,這個話題,我只能說到這個程度了。

      據(jù)說一切類比都是拙劣的。

      我畢竟僅僅是個,在花園里遛狗的人。

      狗真正做到了心無掛礙。而我扯得太遠(yuǎn)。

      詩人和他的生活——在瑪珈詩社詩歌沙龍上的講話

      詩人必須有別于普通人。

      詩人和普通人的區(qū)別,主要是他的詩。

      如果一個人的詩表明,他或她不過是個寫分行文字的普通人,那他或她就依然是個普通人。

      如果一個人的詩表明,他或她,迥異于普通人,那他可能就是個詩人。

      評估詩的主要指標(biāo)包括但不限于:語調(diào),情緒,思想,修辭,審美傾向,價值取向,觀察世界的角度,方式,習(xí)慣,等等。

      這些指標(biāo)的背后,潛藏著一個人的:

      天賦,生活經(jīng)歷,教育背景,特殊經(jīng)驗,審美觀,價值觀,人生觀,宇宙觀。等等。

      鐵匠和普通人的區(qū)別主要是他打制的鐵器。殺人犯和普通人的區(qū)別,主要是他的殺人。

      職業(yè)殺手肯定不是普通人。

      但這種人通常低調(diào),寧愿隱沒于普通人中間。(這一點和大多數(shù)詩人不太一樣)

      一個人的個性,還沒有顯著到特別突出的程度,那他就是普通人。

      特別突出指的是,在某些方面,這個人的稟賦、行為及其結(jié)果,和普通人拉開了距離;而這種距離,除了有目共睹或有證可查,還必須有遙不可及感。

      我得到的話題是:詩人和他的生活。

      關(guān)于詩人,我能說的就是以上這些話。

      關(guān)于詩人的生活,我的理解大體是這樣的:

      詩人擁有兩種生活:

      詩人的生活和普通人的生活。

      詩人的生活,主要存在于詞語當(dāng)中。也就是說,詩人活在他的詩句里。沒有詩篇的詩人,就如同沒有案件的兇手,很難自證有罪。

      有一些普通人寫過一兩篇順口溜或標(biāo)語口號,便設(shè)法加入了作家協(xié)會,從而以詩人自居,這是沒有意義的。他只能算是個有本事的附庸風(fēng)雅者。難聽一點說,是個糟蹋行當(dāng)者。

      真正的詩人并非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呆在詩句里。他很可能從事著一件普通人的職業(yè),若無慧眼,單憑外表很難識別。

      許多偉大的詩人都是這樣的。比如惠特曼,弗羅斯特,德里克沃爾科特,艾略特等。

      他們或者伐木,或者割草,或者教書育人。

      然而,詩人之有別于普通的伐木者,割草者或教師,除了他們寫詩,還有一點值得特別強調(diào):他們所寫的詩歌,沒有第二人能寫;換言之,他們是無可替代的。

      赫爾曼·黑塞說過,世界上有各類學(xué)校培養(yǎng)各類人才,唯獨沒有一所詩歌學(xué)校培養(yǎng)詩人。

      認(rèn)真一點說,詩人是天生的。除了自我培養(yǎng),沒有什么人配得上培養(yǎng)詩人。

      威廉布萊克說過,狐貍供養(yǎng)自己,上帝供養(yǎng)獅子。我想,如果用詩人一詞置換威廉布萊克的獅子,這句話依然成立。

      向植物致敬 一次與狗和樹有關(guān)的詩歌講座

      1.

      穿過黑松林,去廣場的旗桿下會見一個人。

      黑松林亮著幾眼地?zé)?,如曠野的磷火?/p>

      旗桿下的那人,是個大二女生。

      2.

      是我選擇了圖書館廣場的旗桿下。

      那兒空曠,醒目,唯一,不易產(chǎn)生誤讀。

      詞與物對應(yīng)得嚴(yán)絲合縫。

      3.

      她代表一個學(xué)生社團(tuán),請我做一場講座。

      “動物伙伴與詩歌的暢想”

      這是TA們?yōu)槲以O(shè)置的話題。

      4.

      我喜歡這個話題。

      雖然我的伙伴不限于動物和詩歌。

      除了一只小狗,我還保護(hù)或供養(yǎng)著七棵樹。

      5.

      這些年我?guī)Ч忿D(zhuǎn)山,寫了一些詩篇。

      空老師擔(dān)心我玩物喪志,墮入輪回的深淵。

      學(xué)生們問我是不是懷疑人生,轉(zhuǎn)而與狗為伴?

      6.

      關(guān)于人類,我置身其中,不便多說什么。

      至于小狗斯丹,據(jù)說它的壽命只有十七年。

      而它毫無保留,似乎要全部奉獻(xiàn)于我們身邊。

      7.

      它是盲目地跟著我們,穿越它的神秘旅程。

      就像青藏高原上搭便車的背包客。

      還是認(rèn)定我們家,就是它此生的香格里拉?

      8.

      一年又一年,它繞著我們轉(zhuǎn)。

      一天又一天,它隨著我們的夜晚進(jìn)入它的睡眠。

      又隨著我們的白晝,在戶外陽光下撒歡。

      9.

      難道就沒有別的牽掛了么?

      難道除了我們,再沒有別的更好的生命寄托?

      難道說陪葬于我們身邊,就像磕長頭的佛教徒往生在神山?

      10.

      樓下的七棵樹,與狗有所不同。

      它們是:香椿,葡萄,棗樹,桑樹,杏子,洋槐,無花果。

      它們植根泥土,從不嗚嗚亂叫,也不相互打鬧。

      11.

      它們的枝葉花果各不相同,好像來自不同的種族。

      除了葡萄須子喜歡胡亂攀援,大部分樹冠都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空間。

      12.

      各有各的葉片。

      各有各的基因序列。

      各有各的文化傳承和生命尊嚴(yán)。

      13.

      除了共享陽光的熱量和泥土中寶貴的水分。它們看上去相安無事。

      宛如一群古代的君子,比鄰而居,和而不同。

      14.

      沒有哪棵樹優(yōu)越到,妄想同化或消滅其它樹的地步。

      就像人類社會發(fā)生的種族滅絕或極權(quán)主義現(xiàn)象。

      樹的自律,大概是接受自然教化的結(jié)果吧。

      15.

      “樹木把身子固定在大地上

      而它的葉片在四季里行走

      而它的芳香被鳥兒傳唱”

      16.

      這是二十多年前我寫下的與樹有關(guān)的幾個句子。

      的確,樹木不會在地面上移動。

      但是樹木未必就比兩條腿或四條腿的動物目光短淺。

      17.

      樹木看上去沒有煩惱。

      春天生出干凈的葉片,四處追尋陽光和雨水。

      秋冬葉落歸根,仿佛掙了錢的游子,歡歡喜喜回家過年。

      18.

      超越了貪,嗔,癡。

      那是佛經(jīng)里所說的困惑大部分動物的業(yè)障。

      無始以來,樹木都行走在心無掛礙的波羅蜜境界。

      19.

      樹木的慈悲,也不亞于以身飼虎的高僧大德。

      人類需要伐木,樹木給他刀柄。

      人類需要取暖和造飯,樹木給他火焰和熱灰。

      20.

      樹木不需要住房,社保,生日蛋糕,或結(jié)婚典禮。

      樹木也不需要貨幣,理財,和人壽保險。

      樹木戀愛,但無需交配。樹木圓寂,也無需葬禮。

      21.

      樹木實在就是,活在我們身邊的活菩薩。

      飲食簡單,氣定神閑。

      一輩子只穿一套衣衫,多半還掛著補丁窟窿眼。

      22.

      以上就是我的“動植物伙伴與詩歌的暢想”。

      更多的篇幅我說了植物。這是因為:

      我們都是動物。我想吁請大家,向植物致敬!

      2016年夏天答學(xué)生問

      回避媒體采訪已經(jīng)有些年頭了。這主要歸因于我的消極避世。我越來越懶于向別人介紹自己。而且常常,話一出口就開始后悔。但是請求采訪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的學(xué)生,新聞系學(xué)生,他們要拿你練手,你還能斷然拒絕嗎?況且學(xué)生們辦個刊物也不容易,既有刊物就得有稿件,作為老師能不放下自我見義勇為?這就是這篇電子郵件訪談的來由。

      是我選擇這種方式的。以下就是尚穎惠和王玉曉同學(xué)發(fā)給我的問題,以及我的書面回答。

      選題說明:

      選擇您作為人物專訪對象的原因真的不難理解。我們是您的學(xué)生,您是詩人是作家也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在大學(xué)四年里會遇到很多不同領(lǐng)域十分優(yōu)秀的老師,可是或許在整個人生中,都很難有第二次機會能把一位杰出的詩人作為自己的老師。您的氣質(zhì)與眾不同,是我們之前從未接觸從未見過的,有種令人憧憬的神秘感??墒乔皫兹漳辜钡貙ふ壹依镒呤У奶┑闲」返臅r候,又讓我們知道您也有這樣貼近生活的煩惱和困擾。所以您的世界到底是怎樣的,我們真的很想知道。

      問題1.

      平時見到您的時候您時常會面露笑容,讓我們感覺親近不少,可是在我們看到的您的照片里,無論是校網(wǎng)站還是百度上的照片,您都不是微笑著的,時而神情肅穆,時而眉頭深鎖,好像在思考著什么。您在鏡頭前的樣子和我們?nèi)粘=佑|時的樣子仿佛很不同,這是為什么呢?我們看到的您的照片大都是黑白的,承載您影像的往往是黑白灰這樣分明的3種色調(diào),自有一種沉靜、莊嚴(yán)的美感,您對這樣的風(fēng)格有所偏愛嗎?

      北:

      謝謝你們注意我。你們觀察很細(xì),我沒有注意到這些。我不太上鏡,面對鏡頭比較緊張。面對朋友和熟人,尤其是我的學(xué)生們,我比較放松。

      問題2.

      您在2005年3月離開了新疆日報社轉(zhuǎn)業(yè)到山東大學(xué)(威海)并移居威海。在來威海之前您曾經(jīng)長期生活在西部而且供職于媒體。西部的風(fēng)土人情和威海這樣的海濱城市有很大的不同,媒體工作也與教師的工作存在很大差異,在我們看來這樣的遷居和工作轉(zhuǎn)變給您整個的生活帶來的變動是巨大的,您自己也這樣認(rèn)為嗎?其實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對于新疆、西藏這樣的西部地區(qū)總有一種特殊的帶有探索和挑戰(zhàn)欲望的情感,參加媒體工作也是我們很多人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biāo),因為覺得充實而有趣,相比之下教師的工作可能要乏味許多,您當(dāng)時為什么會選擇來到威海成為一名教師呢?在做這個決定的時候您的心情是怎樣的?對這里的生活有什么特別的憧憬和期待嗎?

      北:

      新疆的遼闊主要體現(xiàn)在文化的多元性。其中的游牧文化習(xí)慣于在大地之上自由移動,不喜歡定居。對我來說,從報社到高校,無非是一種稀松平常的轉(zhuǎn)場,類似于逐水草而居的游移。大約是2003年,我參加完詩刊社在深圳舉辦的第19屆青春詩會,應(yīng)仵從巨教授的邀請來山大威海做了一場“我的詩歌傳承”的詩學(xué)報告。氣氛很熱烈。有鮮花,有朗誦,有歌唱,還有美酒。那是我離開校園二十余年后首次重返校園。仵老師又是我極其尊敬的師長和朋友。當(dāng)時我被告知,這所大學(xué)的新聞系剛剛設(shè)立,急需有媒體工作經(jīng)驗的“人才”加入,而那時我已經(jīng)在報社當(dāng)了二十多年記者編輯。我的祖墳埋在陜西,我的青春卻浪跡于五族雜陳的廣袤西部。既然如此,為何不可以再來一次從雪山大漠戈壁草原到大海之濱的大遷徙呢?我的家人很喜歡威海這座濱海小城,我們就決定轉(zhuǎn)場。

      問題3.

      我們發(fā)現(xiàn)來到威海后您的詩歌作品里增添了很多以海為寫作對象的詩,比如《在海邊的風(fēng)聲里》,在您的詩歌還有博文的最后也經(jīng)??梢钥吹侥鷮懴隆氨币皩懹诤_叀边@幾個字。對于海您有什么特殊的情感寄托嗎?您仿佛喜歡上了在海邊完成自己的創(chuàng)作,看著海能讓您感到內(nèi)心的平靜和安寧嗎?

      北:

      據(jù)說烏魯木齊是地球上最遠(yuǎn)離海洋的城市。烏魯木齊離威海有一萬華里。新疆是典型的內(nèi)陸氣候。我熱愛泥土,不擅水性,對海懷有恐懼?!昂0。惚砻嫫教箙s不能行走,你收集雨水卻使它變咸!”我在海邊已經(jīng)居住了十年?,F(xiàn)在只要有空,每天都要繞瑪珈山轉(zhuǎn)一圈,順便看一眼大海。你離它那么近,它就是你的生存場域,你怎能無視它?但我不能肯定我是否喜歡海?!昂B?,液體的沙漠,吃人的水。誰要是渴死在海水里,海不會感到抱歉?!鼻皟商煳疫€寫了幾句:“關(guān)于海,我能說些什么?海風(fēng)吹疼我的眼,流了一點淚。但我豎起衣領(lǐng)居住下來?!?p>問題4.

      您在《在海邊的風(fēng)聲里》曾寫道:“這是2006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它距離我最初‘把思想寫在紙上’的沖動,至少有二十多年時間了。在海邊的風(fēng)聲里,我漸漸意識到二十多年來我所熱愛的詩歌,正像今夜這惡浪滔滔的大海:它只適合:茫然和沉沒。”您仿佛對于當(dāng)代詩歌發(fā)展的未來十分悲觀,是這樣的嗎?陜西作家楊爭光說:“現(xiàn)在讀詩的人越來越少了,所以詩人越來越少了?!睂τ谠姼铦u漸“茫然和沉沒”的原因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北:

      十多年前,我曾提出“轉(zhuǎn)基因詩歌”這個概念。許多美好的東西,都被悄悄地轉(zhuǎn)換了基因。詩歌也不例外。讀詩的人是不是少了,我沒做過統(tǒng)計。我?guī)缀醪蛔x那些濁流上漂浮的東西,不管它們被包裝得多么鮮亮,一如我拒絕食用轉(zhuǎn)基因產(chǎn)品。大眾拋棄轉(zhuǎn)基因詩歌是對的。轉(zhuǎn)基因詩歌的主要特征是沒心沒肺。有人說當(dāng)代漢詩擺脫了工具化,隨即進(jìn)入玩具化。這話我基本同意。

      問題5.

      我們大多數(shù)人對于詩人生活狀態(tài)的認(rèn)知還停留在茅盾在《子夜》中描寫的那樣,有時為了作詩而放下身邊一切的事情,甚至刻意營造適宜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仿佛那樣才是真正的詩人生活。您在之前的訪談中說過“真正的詩人并不一定居住在詩壇上。他們好像大都隱居在詩壇之外。當(dāng)然,當(dāng)他們死去的時候,他們的遺體往往被運到詩壇上加以安葬”,您也在自己的詩中寫道:“我常常被人們稱作詩人,而我感到生命和生活中的詩意正在消失或已經(jīng)蕩然無存!”在您的生活里,詩歌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對于詩人來說,生命和生活中的詩意應(yīng)該是怎樣的?

      北:

      這個問題可以參閱我的一篇文章《詩人合一》。前些年《詩刊》發(fā)過。(附后)

      問題6.

      您在您的新浪微博“北野自治區(qū)”中寫道:“在我所有的身份中,我最看重詩人這一身份——雖然它不能帶給我實惠。詩人的光榮,不是隨便什么組織或機構(gòu)可以胡亂冊封的,誰也休想拿走?!痹娙说纳矸菽顬榭粗?,可相對詩歌,大學(xué)評價體系卻更加看重科研論文,您曾經(jīng)從事的媒體工作重在客觀,您熱愛的詩歌卻是感情充沛的,在這種情況下,您的內(nèi)心是否也經(jīng)歷過矛盾和掙扎呢?您是怎樣處理這些情緒的?

      北:

      這個問題問得好。我做過二十多年記者,又做了十余年教師,這些都是我謀生的職業(yè)。受人錢財為人做事,這是我做人的道德自律。我會盡力做好別人付我薪水的任何一件事。但我要薪水干什么?養(yǎng)家糊口。養(yǎng)家糊口干什么?生活并詩意地生活——那就是做一個詩人。沒有詩意的人生還值得一過嗎?詩人需要詩篇支撐。但詩篇僅僅是構(gòu)成詩人的必要條件,并不是充分條件。一個園丁按照他的愛心和善意和天然的審美情愫,把一個花園打理得令人舍不得與世長辭,難道這個園丁不是一個用植物寫詩的詩人?

      問題7.

      在您的經(jīng)歷中,游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您曾“廣泛穿行于中國西部各種宗教、語文和部落之間”,也去過北京、溫州那樣和西部風(fēng)格迥異的城市,之后又來到威海。那么您覺得行走對您的詩歌創(chuàng)作有何影響呢?您在詩中說“從前我四處流浪/帶著短劍和詩行//如今我一片荒涼/青春和才華已快用光。當(dāng)我顧影自憐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面目全非的不僅僅是從雪山到海洋的物理空間的變化,也不僅僅是從青春年少到英雄遲暮的歲月流逝的變化”,隨著年齡的增長,您現(xiàn)在渴望安定嗎?

      北:

      你說對了,現(xiàn)在我渴望安定。我很慶幸生命力最旺盛的時候,我擁有一份記者職業(yè),得以懷揣一本記者證在祖國大好河山之間狼奔豕突。那時這個國家剛剛撥亂反正,天空高遠(yuǎn),大地寧靜,西部邊疆更是詩意盎然。俱往矣,現(xiàn)在我確實渴望安靜。

      問題8.

      最近幾年沒有看到您的新書出版,但是看您的博客還是在一直寫作筆耕不輟。那么您下一步還會繼續(xù)寫下去嗎?還會出版作品嗎?您對將來的寫作有什么規(guī)劃嗎?

      北:

      當(dāng)然要寫。我別無所長嘛。記者和教師,誰都可以干,只要他經(jīng)過一番專業(yè)訓(xùn)練。但是寫詩,無可替代。你的課別人完全可以替代,因為那是一種貌似個體的集體勞動。但是你的詩,假如你死了,這件事就到頭了。續(xù)寫《紅樓夢》就是一個失敗的例子。至于出版與發(fā)表,早年比較在乎,現(xiàn)在完全不在乎。也許突然有個屬于我的編輯和出版商,他終于出現(xiàn)了,我們相互都認(rèn)出了對方,那將另當(dāng)別論。

      【提問:尚穎惠(新聞系14級)王玉曉(新聞系15級)】

      2016年5月10日星期二,北野書面應(yīng)答

      附:詩人合一

      大約有二十年時間,我的詩歌比我更默默無聞。

      我白天到處閑逛,或者幫別人干點他們認(rèn)為很重要的事情——他們稱之為工作或事業(yè),并十分仁慈地付給我一份工錢,像是一種鼓勵。

      到了晚上,尤其是后半夜,我開始干自己喜歡干的事:傾聽——沉睡的人世間滴答滴答走動的時間;斗轉(zhuǎn)星移所引發(fā)的風(fēng)雨雷電和生老病死;想象中的地軸發(fā)出的嘎吱嘎吱的生銹的喘息聲;以及越過墻頭鐵絲網(wǎng)的野貓所攜帶的春天的繁殖的氣息……

      這種生活習(xí)性,使我的詩歌寫作長期處于一種半隱蔽的自得其樂的業(yè)余狀態(tài)。

      而我白天的表現(xiàn),除了偶爾心血來潮弄出點動靜被朋友們稱贊幾句外,基本上也乏善可陳。我的懶散的名聲一度遠(yuǎn)遠(yuǎn)大于我夜里寫下的那些不為人知的詩篇。

      但這并不意味著我是一個缺乏社會責(zé)任感的遁世者?!拔覑勰銈?但愿你們能夠領(lǐng)會我那永垂不朽的詩歌精神”——這是我在十多年前就悄悄寫下的對周圍人群的真摯感情。

      我之所以未能在社會上混出個名堂,主要是由于我對大多數(shù)人干得起勁的那些事情缺乏興趣和價值認(rèn)同——我僅僅是出于溫飽的需要、出于不被人指責(zé)為“游手好閑”的考慮(就像某位俄羅斯詩人被人指責(zé)的那樣)、出于給家人和左鄰右舍一種穩(wěn)定感的責(zé)任,才把自己捐獻(xiàn)出去的。

      這就應(yīng)了一句老話:人的命運取決于自己對世界的認(rèn)識。

      同樣的道理,一個詩人的命運也取決于他對詩歌的基本理解。

      從一開始,我就不相信“詩到語言為止”。因此當(dāng)紙上擁擠著許多或伶牙利齒或油腔滑調(diào)或故弄玄虛的“能指游戲者”的時候,我只能像個鄉(xiāng)村啞巴一樣遠(yuǎn)遠(yuǎn)地躲在牛羊中間,空有內(nèi)心的激動!

      “零度寫作”的主張也令我懷疑?!皼]有靈魂,先生們,所以產(chǎn)生不了文學(xué)!”俄羅斯詩人洛扎諾夫的這句話,倒是十分合乎我的心意。

      至于“身體寫作”或“下半身寫作”,我想誰又能比得上草原上和野地里那些發(fā)情的牲口呢?我曾經(jīng)寫過一篇《拒絕交配的馬》,我認(rèn)為馬的“下半身寫作”比人的那點事來得更自然、更扎實、更健康、更壯美、甚至更高級——一句話,更加可歌可泣;而馬,大美不言、大壯不語、大音稀聲。我不是一個弗洛伊德主義者。但也不是一個柏拉圖主義者。

      我崇尚原始的偉力,但并不主張把人降低到實驗室里唧唧喳喳的老鼠的層面。

      我傾心于靈魂的自由翱翔,但并不贊成靈魂與肉體的故意分離——尤其在詩歌寫作中。

      如果說應(yīng)招女郎可以摒棄情感與靈魂,只攜帶商業(yè)化和技術(shù)化的肉體出場,詩人和詩歌也可以如法炮制嗎?我反對。

      我不僅反對拒絕靈魂的肉體與詩歌,甚至還要反對排斥道德義務(wù)的文學(xué)批評理論——社會對每一個行業(yè)都提出了一定的道德要求,文學(xué)界憑什么可以公然拒絕“道德評判”的社會要求呢?

      “文學(xué)只需要審美評判!”有人這樣說。這是特權(quán)思想。

      如果一個行當(dāng)公然地宣稱不需要靈魂也不需要道德,這個行當(dāng)受人尊敬的程度不可能高于妓院。我主張:

      詩人合一。靈魂與肉體合一。詩意、美德、智慧與情感合一。

      猜你喜歡
      詩人詩歌
      新銳詩人
      椰城(2023年8期)2023-08-24 08:53:14
      遇見一名詩人
      詩歌不除外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fù)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詩歌是光
      海峽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44
      曬娃還要看詩人
      我理解的好詩人
      中華詩詞(2018年6期)2018-11-12 05:28:18
      詩人貓
      詩歌島·八面來風(fēng)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詩歌論
      詩選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2
      安宁市| 卢龙县| 兴山县| 宝山区| 阿拉善盟| 化隆| 新余市| 遂宁市| 宝丰县| 河西区| 廉江市| 天门市| 清苑县| 加查县| 塔河县| 毕节市| 镶黄旗| 连平县| 江达县| 大安市| 湘潭县| 南投市| 互助| 塔城市| 邢台市| 清流县| 项城市| 大邑县| 丘北县| 聂拉木县| 赤城县| 邮箱| 津南区| 佛学| 岐山县| 福泉市| 易门县| 北碚区| 娄底市| 会昌县| 扶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