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槐蔭區(qū)人民檢察院未成年檢察辦公室/田佩瑩
孫冉冉(女,15歲)是一名在校初中生,平時喜歡出入娛樂場所,其間認識了社會無業(yè)人員齊向東(男,19歲),二人聊得火熱,遂成了男女朋友。從此,孫冉冉經常曠課與齊向東一起出入網吧、KTV等場所,在孫冉冉看來,這樣的生活才算精彩。但是,孫冉冉和齊向東都沒有收入,零花錢很快就捉襟見肘。經過“縝密思考”,齊向東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搶劫單身女性,孫冉冉也同意了。
二人為了便于搶劫,準備了黑色的帽子和口罩,還有膠帶、捆繩及水果刀等作案工具。一天傍晚,在被害人張某某下車買東西回來再次上車時,二人竄入張某某的車內,對張某某實施了捆綁,并將張某某移至轎車后座,由孫冉冉持刀威脅。齊向東將車開至無人處,二人搶劫了張某某現(xiàn)金、手機、黃金首飾等物品共計20000余元。在張某某報警后,孫冉冉、齊向東即被抓獲。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shù)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孫冉冉、齊向東采取暴力、脅迫的手段實施搶劫,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之規(guī)定,應當以搶劫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檢察官的話:
搶劫罪是一種嚴重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犯罪,歷來是我國刑法打擊的重點。俗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代價往往極其沉重,不僅會改寫自己的人生,更會埋葬自己的前途。未成年人對外界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在缺乏良性誘導的情況下,就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隨心所欲,甚至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有些未成年人根本不知道所犯罪行的嚴重性,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隨其他成員;有些未成年人講排場、講穿戴、講吃喝,好逸惡勞,走進了盲目攀比的怪圈;還有的未成年人沒能及時調控自己的逆反心理,一味追求刺激,導致犯罪。
中學生應學法、知法、守法、用法,認識到不良行為與違法犯罪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如果任不良行為發(fā)展,必然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我們實施每一個行為時,都要冷靜思考,違法即止步,切記“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