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先平
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強項實驗學校
高中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要階段,而歷史作為高中階段學生必學的一門學科,在學生的學習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是高中歷史教師們必須要肩負起的一個重要責任和使命。然而,就目前高中歷史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卻遠遠達不到新課標的要求,所以探索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與途徑,就成為了每一個高中歷史教師必然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新課改強調(diào)“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提倡一切教學策略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中心。確實,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所以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學生非常有必要。其實,即便沒有“學生為本”這一戰(zhàn)略思想,僅僅從提高教學的有效性這一層面出發(fā),全面的了解學生也是一個重要的前提,因為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更具針對性,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至于如何才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教師可以從自我意識、思維特點、學習動機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在自我意識層面,因為高中生的身心發(fā)展已經(jīng)基本成熟,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可以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而教師便可以利用這一點,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從而讓學生在自我反思中實現(xiàn)學習效率的提升。其次,在思維特點上,有些學生偏于感性思維,有些學生偏于理性思維,而針對不同思維方式的學生,教師在指導的時候也要采取適合他們的方法。最后,在學習動機上,多數(shù)學生在高考的壓力下都具備一定的動機和壓力,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維持動機,紓解壓力,從而讓學生的那根弦能夠繃的恰到好處??傊?,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教師只有全面的了解學生,才能在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戰(zhàn)爭中取得更為全面的勝利。
教學方法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手段,所以方法的有效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學的效率,因此改變傳統(tǒng)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無疑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其實,對于高中生來說,無論是思維能力還是學習能力,都已經(jīng)趨于成熟,所以教師完全可以將教學的中心由“教”轉變?yōu)椤皩W”,從而讓學生在自主的探究中理解并獲取知識。例如,在學習必修一中有關侵略戰(zhàn)爭的內(nèi)容時,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書中的內(nèi)容之后,找出近代中國遭受過哪幾次重大的侵略戰(zhàn)爭,比如鴉片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等,并剖析中國在這些戰(zhàn)爭中失敗的原因。當然,有侵略就必然有反侵略,所以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找出有哪些較為典型的反侵略事件,同時總結出反侵略失敗的主要原因。這樣,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不能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更可以讓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這對于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無疑具有積極的意義。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工具,而通過對高中歷史的教材進行分析可知,它具有內(nèi)容精煉、層次清晰等優(yōu)點,但同時也存在整體性差、教材容量過大等缺點,所以要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做出大膽的突破,結合教材本身的優(yōu)缺點,對其進行整合。確實,就目前高中歷史必修的內(nèi)容去看,主要將其分成了政治、文化、經(jīng)濟三個板塊,這樣確實層次分明,但歷史的發(fā)展并不是單一因素影響的,三者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只有對歷史的背景有更為全面的認識,才能更好的理解一些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所以教材整合的一個方向就是在遵循目前教學內(nèi)容結構清晰的基礎上,將三個板塊進行適當?shù)拇┎?,從而使學生歷史的學習更具系統(tǒng)性和整體性,進而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
反思無論是對教師的教學,還是對學生的學習,都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及時補充一個反思不可或缺。首先,是針對教師層面的反思,教師要時刻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反思的對象,不斷對教育的觀念、教學的行為、教學的方法進行審視,并對在教學過程中取得的成敗進行總結,從而使自身的教學水平能夠不斷提升。其次,是針對學生層面的反思,雖說高中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反思能力,但真正能夠落實的學生卻并不多,這就導致很多學生重復性的犯一些不必要的錯誤,從而影響了成績,因此教師要引導并督促學生進行自我反思,從而提升其學習的效率。當然,反思不是簡單的回憶,還需要教師和學生將其落實到紙面上,這樣才能使教師和學生的反思更具實效性,也才能進一步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總之,教師要從多個角度著手,不斷探索提高歷史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從而促進高中歷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最終使高中歷史的教學質(zhì)量能夠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