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澤博 李澤遠
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幼年聰穎過人。一日,他家喂養(yǎng)的小豬在后院拱竹根,塾師即景出聯(lián):
小豬拱小竹,小豬一動,小竹一動;
胡須花白的塾師品著名茶,眼乜斜著小之洞微笑。張凝望塾師出神,頓生靈感,即景道出下聯(lián):
胡嘴對壺嘴,胡嘴一噘,壺嘴一噘。
塾師聽罷,連聲夸妙。
廣西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有幾個少年才子聯(lián)對。其時,他們正圍坐一起津津有味地吃著牛肉、雞肉、羊肉、豬肉等食物,一少年出聯(lián)曰:
諸肉不如豬肉味;
大家相視黙然,一時無人能對。有個叫彭希商的少年,思忖片刻后,答曰:
百花怎比柏花香。
此聯(lián)對得極好,“諸、豬”“百、柏”同音同韻,對仗工整,堪稱妙趣佳構(gòu)。
清代四川才子李調(diào)元,學(xué)智過人。他性情剛直,得罪權(quán)臣而充軍伊犁。后得赦回家,舉家團聚,夫唱婦隨,常吟詠詩聯(lián)并書于紅綾之上。一日,其妻吟出:
羊毫筆寫紅綾紙;
李調(diào)元一時語塞,正在為難之際,忽見打雜的朱姓傭人,正狼吞虎咽吃著青海椒,神態(tài)可掬。朱生一張大嘴,唇向上翻,綽號“豬拱嘴”。李調(diào)元即景對曰:
豬拱嘴吃青海椒。
對句生動有趣,詼諧幽默,給李調(diào)元夫婦帶來滿臉喜悅之情。
舊時,長沙縣令朱某和善化縣令孫某共宴,盤觥交錯,熱鬧非凡,不覺雅興大發(fā)。朱縣令出聯(lián)曰:
園門不緊,跳出孫悟空,活妖怪怎能善化?
孫縣令聽罷,頓生憤慨,立即對曰:
湘水橫湍,浮來豬八戒,死畜生流落長沙。
聯(lián)語反齒相譏,針尖對麥芒,互不相讓,亦生諧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