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嵐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黨校,內蒙古巴彥淖爾 015300)
作為黨的理論宣傳陣地,當前,黨校的工作也提到了新的歷史高度,黨校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和授課質量要求就需要相應的提高,黨校教師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而基層黨校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黨校的培訓質量,內蒙古自治區(qū)是以蒙古族為主體,漢族居多數的少數民族地區(qū),提高少數民族地區(qū)黨校教師的自身素質,當好基層黨校教師,扎根基層,傳遞黨的好聲音,努力為祖國的基層黨校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貢獻,就顯得非常緊迫和必要。
作為基層黨校教師,我們要始終明白廣大基層干部的工作是直接面對廣大人民群眾,直接服務于成千上萬普普通通的農民和牧民,這就要求廣大基層干部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工作的干部還要結合黨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更好的開展基層工作,讓黨的民族政策落地生根。而基層黨校教師的任務就是培訓廣大基層干部和農牧民黨員同志,提高基層干部和黨員同志的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讓廣大干部更好的服務人民群眾,更好的奮斗于黨的事業(yè)。這就對基層黨校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基層黨校教師首先必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還要有過硬的業(yè)務技能,這樣才能更好的服務廣大干部學員,才能完成黨交給我們的教學任務。
黨校教師要想更好的傳播馬克思主義之道,就必須與時俱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武裝自己的頭腦,這也對黨校教師是否能夠應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針對實際的熱點難點問題加以分析;是否能夠用符合客觀情況的結論來指導干部的實際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這是黨交給各級黨校的重要任務,要想很好地完成這個任務,對黨校教師的素質就必須不斷提高,要本著“打鐵更需自身硬”的思想對待自身素質的提高,因此,從黨校的任務角度來說,對黨校教師的素質就必須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我們不能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實際問題,只會去念文件,只會用報告解讀報告,只懂得喊一些空口號,那么又如何去完成新形勢下新的歷史任務?我們黨校的地位又如何提升呢?為了當好黨委的助手和參謀,為了更好的完成黨交給各級黨校的任務,就必須擁有一支理論功底深厚、觀察力敏銳、知識廣博、熱愛黨的少數民族事業(yè)的基層黨校教師隊伍。
抓好基層黨建工作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要求,而黨校工作條例又為基層黨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時候,老師們依然是足不出戶,理論學習多實踐調研少,為了適應新時代大規(guī)模培訓干部的需要,基層黨校教師一定要理論聯系實際的去提高自身素質。
作為旗縣級基層黨校的教師在基礎理論方面呈現出薄弱的一面:一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底子薄弱,加強自身的理論水平,通過不斷地學習去充實自己;二是調研不能廣泛而深入,只有通過調研才能了解基層的工作和生活,沒有調研就不能掌握基層工作的第一手資料,就不能了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三是黨校教師大都沒有當過領導干部的,也沒有從事過行政管理工作,缺乏實際領導經驗,也缺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四是知識面狹窄,信息量小,雖然進入互聯網時代了,但是基層黨校教師的思維水平和學習能力相對于省市一級的廣大教師還顯示出強大的不足。
作為基層黨校教師要善于學習、勤于學習,深刻理解我們所面對的群體和所要達到的培訓要求,更好地完成培訓任務,讓黨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所以我們要廣泛利用互聯網,利用好“學習強國”平臺,積極主動深入學習黨的理論政策,結合時間去領悟,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去解讀政策,凝聚人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這給黨的民族政策描繪了更加美好的藍圖,作為少數民族地區(qū)黨校教師,我們要堅定不移跟黨走,針對區(qū)域特點,要深入農村、牧區(qū)第一線深入調查研究,積累寶貴的素材幫助自己教學,在開展教學工作時要緊緊圍繞黨的民族政策,讓廣大少數民族同胞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把黨的民族政策送達到每一個少數民族同胞內心,努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貢獻黨校人的力量。
(1)不能因為自己是最基層的黨校教師,就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一定要有豐富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針對自己要輔導的每堂課,面對的每一批基層學員,我們都要認真去鉆研理論源泉在哪里,思想旗幟在哪里,方向引領在哪里 這才是合格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者應該具有的理論素質,并能結合基層的教學的要求不斷深入一線去調查研究,走到老百姓身邊,感受他們對黨和政府的思想和情感,讓每一節(jié)課都既有理論的血又有實踐的肉,有血有肉,把基礎理論研究和調查研究緊密結合起來,還要結合黨史、國史,同時發(fā)揮教師個體的學科特長,與廣大干部群眾心心相映,開展培訓工作時既要貼近中央的要求,又要貼近學員的實際,還要貼近我國的國情及本旗縣實際情況,這就要求黨校教師不但要有適應學員、適應形勢、適應黨的政策變化的能力,還要有適應黨情、國情、世情變化的能力,真正讓黨的理論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
(2)要有終身學習的信念和不斷獲取新知識的信心。中國共產黨是靠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每一個偉大的時代都會呼喚和產生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論,這也給我們黨校教師的理論儲備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時代,我們更要提高運用和傳播知識的能力,因為我們的頭腦不僅是儲存知識的倉庫,更應該是加工知識的車間,作為教師,不僅要掌握知識,還要善于運用和傳播知識,要擅于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有機的融化滲透在每一節(jié)優(yōu)質黨課中,主動承擔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宣傳責任。
(3)一定要有堅定的理論自信。黨校姓“黨”,一切黨校教師都要首先具有堅定地政治品格,這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工作者們必備的政治素質者,也是我們理論宣傳宣講工作的底色。作為基層級黨校教師我們面對的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民群眾,所以我們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態(tài)度、政治理想和政治紀律,忠誠于黨,忠誠于國家,忠誠于黨的黨校教育事業(yè),要忠誠于黨的民族區(qū)域自治政策。
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留給我們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智慧:“子欲為事,先為人圣”,“德才兼?zhèn)?,以德為首”,“德若水之源,才若水之波”,由此可見,中華民族歷來講究做人的道理,如何把事情做好,關鍵是如何先做一個好人。什么樣的人才算是一個“好人”?這卻是很多人始終弄不明白的問題,做一個什么樣的人也是黨校每一位教師所必須面對的問題,黨校是一個神圣的殿堂,它代表的是正義、正直和高尚,而正義、正直和高尚并不是看你說的有多好,重要的是看你做得如何。做為一名黨校教師,我們就必須首先加強自身的黨性修養(yǎng),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講到的: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yǎng)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
黨校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不僅僅是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改進的問題,更多的是黨校的內部管理和教師如何練好內功、塑好形象的問題。對于一個黨校教師的要求不能僅僅局限于上完一堂黨課,而是如何上好一堂黨課,上好一堂黨課所需要的不僅僅是一個教師所應具備的知識水平,最重要的要求是這個教師必須是一個有崇高黨性的人,有高尚道德品質和修養(yǎng)的人,否則,會對黨的形象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
黨校隊伍建設的重點是教師隊伍建設,每一個黨校教師都要做到“學風嚴謹、品德高尚、為人師表”。作為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qū)基層黨校的教師,區(qū)域經濟的欠發(fā)達不會影響我們在講臺上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去引導學員,在講臺下用共產黨員的行動去感染學員。
黨校姓黨,當好少數民族地區(qū)基層黨校教師,就要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終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始終擁護黨的民族團結政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三尺講臺上講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說、不做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相背的話與事,用黨校人的情懷和實際行動為“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不斷作出新貢獻。
“實事求是”是當年毛澤東同志給延安中央黨校寫的校訓,也是我們各級黨校不論現在還是將來都必須堅持的思想路線。毛澤東同志同志還說過:真理只有一個,而究竟誰發(fā)現了真理,不依靠主觀的夸張,而依靠客觀的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在黨校教育工作會議上講到:對黨校教師來說,首先要做到自覺堅持黨校姓黨、黨校教師姓黨,時刻牢記自己黨校教師的身份,熱愛黨校,珍惜榮譽,在自身黨性鍛煉上更要嚴格,用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學員。
作為黨校人,我們要堅定“四個自信”,樹牢“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信仰黨的理論,忠誠黨的事業(yè),嚴守黨的紀律,為新時代的黨校工作貢獻微薄的力量,不能辜負黨的重托和廣大干部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