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選梅
摘 要:紫薇是一種常見的種植植物,針對其生長特性和開花特征進行了大量的科學研究,為紫薇的科學種植與養(yǎng)護提供了依據。本文將3年生紫薇雜交作為研究對比對象,通過不同對紫薇加工處理方式對其生長和開花的影響進行分析。得出以下的結論:修剪強度的不同對于株高和冠幅等都有很大的影響,修剪強度的增加與花密度呈現出正相關的趨勢。通過對比分析,發(fā)現在進行2/3強度修剪時,可以讓新樹梢的數量明顯提高。但是修剪對于花序的長寬并沒有太大的影響。最終通過綜合的比對,2/3強度修剪在促進紫薇生長、控制開花密度、有效控制株型等方面都有十分顯著的效果,應該在實踐過程中加強應用。
關鍵詞:紫薇;生長狀態(tài);開花性狀
紫薇,拉丁文為Lagerstroemia indica L.,為千屈菜科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主要產自我國的中南部地區(qū)。紫薇作為常見的種植植物,具有花期長、萌發(fā)能力強極耐修剪等方面的優(yōu)點。矮冠紫薇開花茂密,可以進行成片的景觀設置,對于紫薇的觀賞性來說具有十分突出的優(yōu)點。為了讓紫薇具有良好的觀賞性,需要對其進行修剪處理,但是對紫薇的修剪,目前相關研究還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本文通過對比試驗的手段,將3年生紫薇雜交作為研究對比對象,通過不同對紫薇加工處理方式對其生長和開花的影響進行分析,希望為實現紫薇的科學修剪做出貢獻。
一、紫薇修剪試驗的材料選用與試驗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3年生紫薇雜交作為試驗材料,試驗樣本共計128株。修剪時間選在春季紫薇還未萌發(fā)的時節(jié)。在試驗過程中對紫薇進行重度、中度、輕度和不修剪四種不同的處理狀態(tài),分別對紫薇的樣本進行剪除株高的2/3、1/2、1/3枝條以及不修剪,保持紫薇原有的狀態(tài)。本試驗采用如下的指標進行測量:
1.新梢數。在每個紫薇上隨機選3個主干,然后將以上新萌發(fā)的大于20厘米的枝條數量進行統(tǒng)計。
2.新梢長度。同上描述,在隨機的3個主干上,然后將以上新萌發(fā)的大于20厘米的枝條長度進行統(tǒng)計。
3.花序的長度與寬度。花序長指的是花序頂端到底部中心的長度?;ㄐ虻膶挾冗x取橫截面最寬的部位進行統(tǒng)計。
4.著花密度。開花的枝條占紫薇所有枝條的比率。
5.試驗時間。在當年6月進行新梢數量與長度的統(tǒng)計。同年7月進行花序長度與寬度以及著花密度的統(tǒng)計。
二、紫薇修剪試驗結果分析
按照以上的試驗計劃進行科學的紫薇修剪試驗,得出相應的數據,現將試驗結果進行分析。
1.不同修剪方式對紫薇生長性狀的影響
通過對不同修剪方式的數據統(tǒng)計和對比,得出以下的數據:
在采用輕度修剪(修剪1/3枝條)方式時,株高為133.25±26.74厘米,冠幅為140.23±15.34厘米,新梢數為11.28±4.76枝,新梢長度為42.16±9.13厘米。
在采用中度修剪(修剪1/2枝條)方式時,株高為132.15±17.17厘米,冠幅為133.51±15.86厘米,新梢數為10.12±4.05枝,新梢長度為45.26±6.15厘米。
在采用重度修剪(修剪2/3枝條)方式時,株高為124.36±15.52厘米,冠幅為138.26±15.21厘米,新梢數為10.83±3.02枝,新梢長度為50.53±6.46厘米。
在采用不修剪的方式時,株高為149.05±25.63厘米,冠幅為147.62±14.49厘米,新梢數為8.17±3.26枝,新梢長度為45.33±11.78厘米。
通過以上的對比可以看出,使用修剪的方式可以明顯的對株高和冠幅起到降低的作用,在使用重度修剪時,株高為124.36±15.52厘米,可以看出較之其他的修剪方式有顯著的降低。修剪對于新梢數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都比不修剪時新梢數增加較多,輕度修剪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修剪對新梢的長度也會造成較大的影響,重度修剪可以達到最大的新梢長度,輕度修剪會低于不修剪的新梢長度。
2.不同修剪方式對紫薇開花性狀的影響
通過試驗數據對比,同樣將輕度、中度、重度修剪與不修剪的情況進行對比,發(fā)現著花率分別提高了11.3%、12.3%、13.6%,同時花序的長度和寬度都有所提高。
三、結論與展望
修剪對于紫薇生長過程和開花過程都有重要的影響,好的修剪措施可以保證紫薇生長的健壯,因此,應加強對紫薇修剪工藝方面的研究。通過試驗對比分析,得出了以下的結論:
使用修剪的方式可以明顯的對株高和冠幅起到降低的作用,當進行重度修剪(修剪2/3枝條)時,紫薇可以實現1-1.2米的理想株型,同時其在開花密度以及新梢生長等情況下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通過文獻研究發(fā)現,在基部對紫薇進行修剪操作,可以讓新梢生長更加粗壯,開花也就越多。本文主要是通過試驗研究,找出了使用2/3枝條修剪時,可以達到紫薇生長的最佳效果,可以在實踐中加以運用。
紫薇的修剪并不是單一條件下可以完成的試驗,需要綜合考慮年齡、樹形、密度、水肥等多方面的條件因素,同時為了避免無性系間存在差異,還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控制。本試驗使用了雜交品種,為了保證試驗的準確性,首先依據紫薇品種的株型、株高等方面進行了相應的篩選,但是紫薇樣本在生長和開花特性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本文得出的修剪2/3枝條的方式還應與施肥等其他種植養(yǎng)護方式結合,否則難以取得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郭俊強,宋建偉,劉俊年.不同修剪程度對紫薇新梢生長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40(31):15310-15311.
[2]陳偉平.小花紫薇一年開花三次管理技術[J].農家之友,2010(9):72,75.
[3]楊彥伶,李振芳,徐紅梅,等.紫薇與福建紫薇種間雜交F1代遺傳性狀分析[J].東北林業(yè)大學,2018,46(9):19-22.
[4]姜艷霞,李素喬,邸艷君.紫薇修剪和養(yǎng)護技術[J].城市建設,2009(40):355-356.
[5]妻鹿加年雄.庭院花木修剪[M].湖北: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124-125.
[6]肖青,李紀元,李錦明,等.不同強度修剪對幼齡期油茶無性系生長及結實的影響[J].江西林業(yè)科技,200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