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星期一暴力示威者通過阻斷交通強行在香港制造“三罷”以來,香港局勢不斷形成新的焦點。星期二一些暴徒在港中大跨越一條公共道路的天橋上往下向道路投擲各種雜物,警方為確保路上過往車輛及行人的安全采取控制該天橋的行動,與激進示威者發(fā)生對峙。暴徒進入港中大倉庫拿出弓箭標槍等有殺傷力的體育器械,并將這些器械用于對峙。
事情的是非曲直再清楚不過了。激進示威者們要癱瘓香港的運轉(zhuǎn),他們采取的手段非常野蠻,像從港中大天橋上向道路上扔雜物,是很危險的事情,除了它們可能直接砸傷行人和司機,還可能導致開車人因為受到驚嚇而出致命性車禍。
警察的職責就是依法捍衛(wèi)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不讓脅迫市民參與“三罷”的野蠻做法得逞,或者盡量縮小這種脅迫的影響面。在這當中保護市民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警察這兩天在各處拆除路障,還是星期二采取控制港中大跨路天橋的行動,都充滿了法律和道義的正當性。
香港大多數(shù)市民希望城市陷入“三罷”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大多數(shù)市民愿意響應(yīng)激進示威者們的號召,主動停止上班上課并關(guān)掉商鋪,那么示威者也用不著設(shè)到處都是的路障了。讓城市停擺嚴重違背香港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其看得見和看不見的高額成本注定要由全體市民共同分擔。
既然如此,香港社會各界都應(yīng)表達譴責暴徒、支持警方阻止前者采取脅迫行動的堅定態(tài)度。很多市民和媒體的確在這樣做。然而讓人遺憾的是,面對如此大是大非,香港一些反對派人士和媒體人繼續(xù)把矛頭對準警方的執(zhí)法,不僅在星期一污蔑警察開槍是“濫殺無辜”,還在星期二指責警方“進入港中大”,盡管警方一再表示他們是去控制那座天橋,而不是要“占領(lǐng)港中大”。
在我們看來,少數(shù)極端暴徒把一些人唬住了,制造了每每發(fā)生對峙時都要支持同情他們的輿論慣性。港中大天橋事件完全不存在是非的模糊空間,但是有一些人還是被暴徒裹挾了他們的嘴巴,看著暴徒的臉色說話。當然,這期間會有一些人“比暴徒站得更高”,想利用此事?lián)谱约旱恼魏锰?。這次修例風波徹底過去之后,回望這一事件時,一些人今天的表現(xiàn)愧對他們的名望將會一目了然。比如,大學校長應(yīng)當在大是大非面前堅持最基本的原則,他們的這種堅守是學校在這個動蕩時期的道德之錨。但是我們看到,有的大學校長并非在所有重要關(guān)頭都做到了這一點。
香港無法以向暴徒妥協(xié)的方式走出困局,因為暴徒們沖擊的是法治這一香港核心價值。唯有重新圍繞法治建立起共識,恢復法律的權(quán)威,香港才可能實現(xiàn)自我修復。所有希望香港好的人都應(yīng)支持、珍惜警察頂著巨大壓力所做的努力,任何刁難警察、削弱警權(quán)的做法都是給香港的傷口抹鹽,實在要不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