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xué)者崔衛(wèi)平說:“你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我們生在同一片土地,長在同一個國度,“愛國”就如同孩子對母親的依賴和維護(hù),是一種再自然不過的情感。這份情感,既崇高又簡單,它自然地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財富。不同年代,不同崗位,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人們,擁有不同的愛國方式。本期,讓我們一起,看看繽紛多姿的愛國方式!
書蟲
有一位學(xué)霸,他原本可以在大洋彼岸享受富裕安穩(wěn)的生活。但當(dāng)他聽聞新中國成立,正是用人之際,他便放下優(yōu)厚的待遇,回到祖國。為此,他被威脅過,被監(jiān)視過,也坐過牢。最終,他沖破層層阻礙,拿到了回國的船票。
下船之時,他感慨:“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夠回到祖國的。今天,我終于回來了!”此后,他一頭鉆進(jìn)沙漠戈壁,無怨無悔,隱姓埋名數(shù)十年,直到“兩彈一星”橫空出世,人們才知道他的名字。
他叫錢學(xué)森,這是他的愛國打開方式。
科普俠
有一位長者,他的企業(yè)原本做代工生產(chǎn),業(yè)績不錯,但他不甘居于國外同行的低端和下游。為此,他勇敢挑戰(zhàn)堅固的行業(yè)格局秩序,決心做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品牌。
他失敗過很多次,甚至瀕臨破產(chǎn),但他終究沒有放棄。今天,他創(chuàng)立的品牌的廣告遍布世界,他掌管的企業(yè)的產(chǎn)品,讓很多國家的人民享受了更便捷的信息生活。他曾對員工說:“我們每打贏一仗,就會讓我們的父老鄉(xiāng)親多一碗飯,也可能多捐一點(diǎn)錢給希望工程,讓更多的孩子多讀一點(diǎn)書?!?/p>
他叫任正非,他的企業(yè)叫華為,這是他的愛國打開方式。
有一群孩子,他們背著書包走進(jìn)校園。突然,操場上響起了國歌,所有人自發(fā)地停下了腳步,目光齊刷刷地望向操場升旗處——畫面仿佛在瞬間靜止了,孩子們站得筆直,向緩緩升起的國旗行注目禮,直到國歌奏完,整個過程保持了將近50秒。
還有一個遲到的小男孩,背著書包快速向?qū)W校跑去。當(dāng)他來到校門前,聽到學(xué)校正在播放國歌,立即停在原地敬隊禮,直至國歌放完才繼續(xù)奔跑。
我們不知道這些孩子的姓名,但我們知道,這是他們的愛國打開方式。
小櫻
有一個“富二代”,本來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但他不忍看山河破碎、國弊民窮,于是,他決定加入一支隊伍來改變家國。他不幸被俘,但他沒有屈服投降,而是決心獻(xiàn)身理想。他在監(jiān)獄里寫詩,這詩歌也是他的遺書:“……歡歌將代替了悲嘆,笑臉將代替了哭臉,富裕將代替了貧窮,康健將代替了疾苦,智慧將代替了愚昧……而生育我們的母親,也會最美麗地裝飾起來,與世界上各位母親平等的攜手了?!?/p>
他叫方志敏,這是他的愛國打開方式。
桃子
有一個大哥哥,他從小就喜歡漫畫。在買了十多年日本漫畫之后,他希望中國也能有讓人們喜歡的動漫。于是他用心去塑造了一只胸前有紅五星的兔子形象。他說:“我一定要做好這部作品,然后到日本去播,去掙日本人的錢。”這部動漫,叫做《那年那兔那些事》。
桃子第一次知道《那年那兔那些事》,是在一個視頻網(wǎng)站上,動畫以《追夢赤子心》為背景樂,而音樂一響起,整個屏幕就被“那兔”“國漫”“那年那兔”“種花家”“高燃”等紅色字詞布滿。
這部動漫的作者叫林超,這是他的愛國打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