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二孩政策讓很多家庭擁有了曾經(jīng)只敢想而不敢要的第二個孩子,讓原本溫馨的家庭更加快樂。很多當事人特別是女性,甚至把二孩當作改善夫妻關系的一種方式。然而,很多事不那么簡單,夫妻關系更是一種最為復雜的人際關系……
齊蕓進來的時候,和大多數(shù)理直氣壯的原告不太一樣,一臉的怯怯然,似乎做了虧心事。我是她的代理人。
齊蕓和對方有兩個孩子。老大在加拿大,老二還不到兩歲。兩個孩子相差了十六歲,老二應該是二孩放開后生的。但讓我不解的是:既然都決定生二孩了,夫妻感情應該是有的,為何在二娃不到兩歲時就要離婚?
齊蕓先生進來的時候,對齊蕓一臉的不屑。齊蕓是帶了調(diào)解方案過來的,在代理人陳述方案的時候,她先生似乎并沒有太多表情變化,雙方應該是沒有意見。
兩人在上海有一套房子,在老家有一套,上海的房子出售后齊蕓拿30%的房款,先生拿70%。但對于老家的房子,當先生說也要出售按比例分時,齊蕓弱弱地說了一句:“這房子還是放一放再賣,否則虧很多?!薄百u,虧本也要賣。我就是不想和你有任何關系了。”先生突然變得怒不可遏。
我和先生對話了幾句:“那么孩子撫養(yǎng)呢,你們怎么安排的?”“女兒給她,兒子我來撫養(yǎng)。女兒已經(jīng)給她教壞了?!彼f。
“那么撫養(yǎng)費呢?”“我不要她撫養(yǎng)費?!?/p>
“那她的探視權呢?”“我不想讓她來看?!?/p>
“這不行的。”齊蕓也乘機說一句,“孩子不讓母親看這算是怎么回事?!毕壬鷮χ艺f:“如果她要看,撫養(yǎng)費我是要的?!?/p>
“你目前工資收入多少?”我問齊蕓?!拔覜]工作,現(xiàn)在回老家生活了。”她回答。
“每月一千元,你們看怎樣?”我說道。
“一千就一千?!毕壬荒蜔┑卣f,“探視方式再說?!饼R蕓也點了點頭。
看得出來,先生完全沒有和齊蕓繼續(xù)磋商的意愿,只是希望越早和她解除身份關系越好,而齊蕓只有無奈同意。
我不是很清楚雙方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齊蕓提的離婚,而更迫不及待的是先生。訴狀中,齊蕓說先生對自己各種嫌棄,先生理直氣壯,倒是她表現(xiàn)得各種理虧。我還是好奇地多問了一句:“你們關系這么不好,為何要了二胎?”先生馬上跳起來,指著對方說:“還不是你,非要二胎!你看老大讓你養(yǎng)成什么樣了!”齊蕓低頭不語。
“關于房子,出售后分房款,你們可以今天另行簽署協(xié)議,雙方依據(jù)協(xié)議履行即可。除了房產(chǎn)你們還有其他財產(chǎn)嗎?”“存款80萬一人一半。”先生毫不含糊地說,“我這還有兩萬美元?!蔽覇枺骸澳沁€需要寫在調(diào)解書里嗎?”“不用了。”先生手一揮。
齊蕓欲言又止,代理人說:“可以的?!?/p>
代理人要來白紙,寫關于房子和存款協(xié)議時,我們也準備好了調(diào)解筆錄。先生簽完筆錄,頭也不回地走了,留給我們的是個傲慢的背影……
齊蕓和前夫的感情本來就岌岌可危,但仍然希望能通過生二孩來改善和對方的關系,維持這段婚姻,只是事與愿違。這段婚姻失衡的主要原因是前夫是家里的經(jīng)濟來源,齊蕓對這個家的貢獻在前夫眼里幾乎是一文不值,相反成了負資產(chǎn)。
經(jīng)濟決定話語權,這個規(guī)律即便在這樣一個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傳統(tǒng)家庭里也體現(xiàn)得一覽無遺。即便分工仍然傳統(tǒng),但人們對婚姻的觀點和彼此在婚姻中的價值衡量,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