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心理學是將教學管理與心理學相融合的一個新型學科,與傳統(tǒng)心理學的區(qū)別在于,教育管理心理學是一個綜合學科,在這個學科中可以將高校的管理理念和科研管理理念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綜合性的學科。在高校管理中心應用心理學,能夠發(fā)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和日常的學習習慣,進而實現(xiàn)對學生的高效管理。教育管理心理學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管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更符合當代社會的追求。
每一個高校都會建立教學資源庫以此來方便教師和學生的學習。因此學校也可以建立學生信息資源庫,把信息資源庫與學生管理結合起來。在信息資源庫中可以加入學生的個人信息,教師可以在信息資源庫中隨時更新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及學習狀態(tài),實現(xiàn)對學生信息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根據教師在資源庫中錄入的信息,進行網絡集中化管理,方便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例如,教師可以每周都進行一次信息錄入,更新學生的動態(tài),在所錄入的信息中,教師能快速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也能發(fā)現(xiàn)問題學生近期的改變。此外,學生的數字化管理庫還需要不斷更新。
在新時期的教育環(huán)境下,學校要以學生為主體,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學生管理的工作要更加人性化,要及時掌握學生心理變化狀態(tài),深入分析學生的性格特點,做好高校學生管理的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引入新媒體平臺,通過網絡信息的形式,傳達心理學問題的解答反饋流程,能夠在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通過匿名的形式應用心理學知識了解每一位學生不同階段的需求,并在日常工作中積極引導,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與意識。
新媒體環(huán)境中,學生對信息的辨識能力有待提高,其正處于意識和行為正式形成的階段,這也就要求高校在注重知識傳播的過程中,需注意到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在日常的學生管理工作中,學校應該向學生傳達自信、平等、合作的教育理念,可以借用學生偏好的新媒體形式進行傳遞,例如在學校展示窗口播放積極向上的影音視頻,向學生征集有正能量含義的宣傳視頻,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組織的日常活動中。教師還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了解學生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比如有些沉迷網絡游戲的學生會出現(xiàn)社交恐懼的問題,此時教師就可以利用網絡搜集學生喜歡的集體活動,在課堂時間鼓勵、引導學生參與,讓學生初步走出網絡完成社交,完善自我的人格。
教師要想有效干預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yè)素養(yǎng),同時也要具有一定的溝通能力。教師要主動走進新媒體環(huán)境,了解新媒體時代學生社交的特點,從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高校要根據自身條件,積極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條件。教師要在不同的階段對學生建立不同的期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完善學生的學習目標,促進學生良好發(fā)展。對于高校而言,要盡力為學生營造和諧、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在對學校的管理中,教師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及時更新教育理念,靈活運用教育管理心理學促進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展開。
高校學生的管理工作是目前各高校教育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新媒體時期的學生不僅受到家庭的關注,同時也要接受來自學校和社會的關注。在學校的學習與生活中,學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而在心理學知識及教師的輔助下,能夠改善學生的心理問題,也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