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可新
俗話說:看報看題,題好一半文。
用專業(yè)術(shù)語講:標題是媒體上新聞和文章的題目,是新聞的濃縮,是新聞的眼睛。
一個好標題權(quán)威、準確、鮮活生動、簡潔凝練,能突出新聞主題思想,彰顯新聞價值、體現(xiàn)宣傳價值、吸引讀者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效果,從而提升新聞的傳播力、影響力、公信力、引導(dǎo)力。
近幾個月來,受境外敵對勢力的慫恿支持,香港一些反對派激進勢力以“反修例”為幌子持續(xù)進行暴力亂港活動,西方及香港某些無良媒體借機肆意歪曲,混淆視聽、火上澆油,企圖從輿論上搞亂香港政局、民心。 我官方媒體和其它一些負責任的境內(nèi)外媒體對此進行了有力回擊和客觀報道。一些文章標題新穎醒目,準確犀利,擊中要害。還原了事件本質(zhì),揭穿敵人的圖謀,增強了港人信心,為推動香港局勢由亂轉(zhuǎn)安,由危轉(zhuǎn)穩(wěn)指明了方向。
“亂港制華打錯算盤,香港依然是中國香港”。 (人民日報社評標題)
“陽光總在風雨后‘美國作品’成廢品”。(香港大公報標題)
新華社播發(fā)華春瑩答境外記者問:“把香港暴徒的抗議搬到美國去,你們展示民主吧”。
這些報道直指美英插手擾亂香港政局, 其陰謀終究要失敗,觀點鮮明有力。
勾魂的標題一定是與眾不同,牢牢吸引讀者。
鐺! 鐺! 鐺! “特朗普衰退”的警鐘再次響起……(解放日報 8 月 18 日)
“我拿你當同胞,你拿我當錢包”?明起,大陸47 個城市暫停赴臺個人游(京燕網(wǎng)2019-08-01 )
亂港分子不小心說了實話:沒有暴政 ,只有暴徒。(騰訊網(wǎng)2019-8-14)
這類標題思想觀點鮮明,語言詼諧活潑,雅俗共賞,達意傳神,耐人尋味,能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并留下烙印。
對核心新聞事實缺乏提煉的標題,空洞無力,也是違背新聞原則的。 好的標題就是要讓事實說話,讓事實活起來。
“無視美國壓力,拉美與中國認真做生意”。 (環(huán)球時報8 月1 日) 這則標題用明確簡潔的語言向世界傳達了一個鮮活的事實: 拉美各國政府不顧美國特權(quán)和地緣政治強力干預(yù)仍堅持與最大貿(mào)易伙伴認真做起生意來。
“讓河流自由呼吸,十堰恢復(fù)百二河自然河床”。( 湖北日報8 月1 日) 這則新聞反映十堰市恢復(fù)百二河自然河床既是南水北調(diào)核心水源地確保一庫清水永續(xù)送北京之需,也是十堰轉(zhuǎn)變生態(tài)理念和發(fā)展方式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核心事實一目了然。
這類標題用事實說話,有聲有色,新聞價值、宣傳價值凸顯其間。
文似看山不喜平。 巧用疑問、設(shè)問可勾起好奇,引人入勝。
如:習近平的自行車載過誰?這個標題看似平常但十分不尋常。 總書記誰不敬仰誰不關(guān)注?! 他的自行車上除了他的工作,還有他的家庭。從基層調(diào)研到治國理政,幾十年來,他的自行車和自行車上坐過的那些人,見證了他的成長、工作和親情……
“‘警察捉人、法官放人’,唱的究竟是哪一曲?”(人民日報客戶端8 月18 日)
相信人們看到這些標題一定懸念驟起, 忍不住去仔細閱讀這些文章一探究竟。
她來了!她來了!世界最小超級本帶著頂級配置來了(7月31 日鳳凰新聞)。 對一款超級最小筆記本電腦的問世報道用帶詩意的標題很有感染力,不是推廣勝似推廣。
“車讓人”讓出一片文明,“人守規(guī)”守住一份和諧(大秦網(wǎng) 2019-8-3)。
這類標題借用恰當?shù)男揶o手法,具有句式排列美,郎朗上口韻律美,增加閱讀的舒適感,令人賞析悅目,不經(jīng)意間提升了標題感染力和吸引力。
巧用名詞,化靜為動,可使人物栩栩如生,場景活靈活現(xiàn)。
如:江豚“游”上墻(長江日報 8 月 12 日)。 這是對江豚主題公益壁畫的報道,動感逼真,躍然紙上。
“沖呀!武漢早點軍團”。這是武漢媒體在軍運會前夕對武漢特色早點的宣傳標題,動感十足。
“高山‘菜籃子’,鼓起‘錢袋子’”(十堰日報 2019 年 8月 20 日)。
“百余林妹妹 ,不嫁寶哥哥”(十堰日報獲獎標題)。寫的是改革開放后農(nóng)村青年破除近親結(jié)婚陋習的事,十分形象。
“到一線曬曬健康黑 ”(人民網(wǎng) 3 月 26 日)。 標題樸實無華接地氣,揭示基層干部沉到一線真抓實干,很多人曬得黝黑發(fā)亮。干部曬黑了,換來家鄉(xiāng)的美顏,換來群眾的點贊,這應(yīng)當是基層干部的最美底色,這種“健康黑”折射出基層干部只有在第一線磨礪成長的大義。
正反對照,使真者更顯其真,假者更顯其假,善者更顯其善,惡者更顯其惡。 襯托出深刻的道理,從而給人以鮮明的印象。
“兩黨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中國青年報2005 年4 月29 日 )。 國共兩黨跨越60 年歷史性的握手。 細節(jié)生動又與眾不同,看后甚覺意味深長。
“萬物皆漲,就是薪水不漲! ”臺勞工團體向低薪說不,要求基本工資至少漲5%(海峽導(dǎo)報 2019-08-13 )。
上級不能“溜肩膀” 基層不是“背鍋俠(湖北學習平臺2019-08-01)。
這類標題采用對比等修辭手法襯托主題, 表達鮮明觀點。 一語中的,文字活潑寓含深意又不失嚴肅,往往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飽含激情或贊美或欣賞或激憤或惋惜……引人愛讀,使人讀之有興、思之有趣、過目難忘。
“七常委參觀《復(fù)興之路》出門不封路”(2012-12-6 長江日報)。 此稿反映敏銳。 在中央八項規(guī)定出臺之際反映中央政治局常委率先垂范的事實,傳遞政治清明新氣象,小中見大,寓意深遠。
“行李箱再大也裝不下一個家”(人民日報2017 年好標題)。 每年春節(jié)過后,我們會看到很多人拖著沉甸甸的行李箱返回工作崗位,里面裝的不僅僅是一樣樣的具體實物,更是一份份濃濃的親情。象征著離家遠行的行李箱空間再大,都裝不下遠行人對家的思念與依戀, 標題準確地擊中了讀者內(nèi)心的柔軟之處,有力地激發(fā)起讀者的共鳴。
“希望對抗只在賽場上”(人民日報標題)。 2017 年中印邊境對峙時迎來中印在“國際軍事比賽”上同場較量,人民日報用了這則標題報道。 一語雙關(guān),意涵深刻,耐人尋味。
標題雖小學問大。標題的制作藝術(shù)技巧千變?nèi)f化,但萬變不離其宗。 概括起來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立意要高遠,政治要敏銳,導(dǎo)向要準確,文字要凝練,語言要生動,題文要一致,文風要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