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桃
外觀奇特的建筑常常頗具爭議,例如失去了實用性、建筑的內(nèi)里設計并不人性化等等。從2008年底開始概念設計,到2013年建成,昆山花橋游站一直受到建筑界很多關注,各種爭議也紛至沓來。但是在經(jīng)歷爭議之后,人們也逐漸理解了昆山花橋游站的建筑理念,意識到它所蘊含的創(chuàng)新性和人文關懷。
昆山花橋游站總建筑面積將近13萬平方米,相當于18個標準足球場大小。它的設計緊扣現(xiàn)代城市建筑標新立異的理念,采用大膽的設計手法,突破了常規(guī)思維的禁錮,將幾種不同的建筑形態(tài)揉合在一起,錯落有致,形成了一個氣勢磅礴的地標性建筑。昆山花橋游站采用層層退臺式的設計,由三幢山體式建筑聯(lián)合構成,方正的退臺像是由積木隨意搭建而成;然而細看之下,冷峻現(xiàn)代的幾何外型,又如時下年輕人冒險運動的“跑酷”場地。單獨來看,每幢建筑又是獨立的金字塔式造型,平添一份神秘感。正是由于如此耐人尋味的建筑外形,昆山花橋游站也被譽為“令人驚艷的建筑”。游人紛紛前往“打卡”,甚至有網(wǎng)友在看到照片之后懷疑是科幻電影的特效場景。
盡管受到關注是因為奇特的外形,但昆山花橋游站的有趣之處也體現(xiàn)在它的建筑理念上。著名建筑師貝聿銘曾說:“建筑師必定是偉大的雕塑家和畫家。如果他不是雕塑家和畫家,他只能算個建造者。”而昆山花橋游站的設計團隊絕非是僅僅以建造者心態(tài)來完成建造過程的。它的建筑設計由日本一級建筑事務所M.A.O.完成,其創(chuàng)始人就是毛厚德,日本東京國際時裝中心、日本東京品川新干線大廈、日本東京迪斯尼海、上海五角場萬達廣場都是他的代表作。這些建筑都蘊含了“人性化”的建筑概念,毛厚德也曾以“作為建筑師和城市建設者,我們要回歸到普通人的視角去思考”一句來表達自己的設計理念。
昆山花橋游站的設計理念也與此一脈相承,強調(diào)建筑對人的考慮和關照,追求耐人尋味的人性化空間和細部。“游”字即英文的“you”,強調(diào)個性、自我、自由,這也是昆山花橋游站整個建筑設計的追求。住戶或游客都能產(chǎn)生“昆山花橋游站是為‘我而建”的想法,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商業(yè)化空間,同時也充滿了人文關懷。例如,每一幢建筑并不是以簡單的形式并列,而是錯落著排列,這樣的設計使得退臺能最大程度地被陽光照射;建筑的內(nèi)部因外形設計而形成的無效空間,被建造為垂直高度近百米的大堂空間,大堂中還形成了多元的功能區(qū)間供游人和住戶享受。
建筑的最終目的是適應人的需求,昆山花橋游站的建成是一次將人文關懷融入商業(yè)化建筑的成功嘗試,也完美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城市建筑的創(chuàng)新精神。